JackieYu 先有吉林市,后来才有的吉林省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吉林省省会城市为什么不是吉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吉林省省会城市为什么不是吉林(为什么吉林省有个吉林市但吉林省省会不是吉林市)

吉林省省会城市为什么不是吉林

JackieYu

先有吉林市,后来才有的吉林省

清顺治十年(1653年)设宁古塔昂邦章京。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吉林建城,史称“吉林乌拉”,吉林由此得名。

清代初期吉林版图(1683年后)

1740年(乾隆五年)颁布了“流民归还令”,对山海关以东地区施行封禁政策。但清政府的封禁政策并未能阻止为生活所迫的华北大批汉族农民流入吉林省中部一带,并向北、向东、向西扩展。

1757年,宁古塔将军改为吉林将军,“吉林”由原来城邑名称扩大为行政区称谓。

1907年,正式建吉林行省,设吉林巡抚(吉林省第一任巡抚为顾肇熙),省会设于吉林市。光绪帝尝试通过政治改革挽回清朝内忧外患的局面,他首先发布谕旨:裁撤东北三将军,设立奉天(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

而吉林省会最终改为长春,地理状况是主要原因。

先贴地图

吉林市四面环山,曲水中分,虎踞龙盘。此地易受难攻,在古代是极好的城邑,而在现代,交通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吉林市复杂的地理环境就成了减分项。

反观长春,地处东北平原腹地,一马平川,四通八达,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最最重要的是,长春位于东北主干线沈阳与哈尔滨的连线上,能够最大程度降低物流成本。

竞争省会,吉林市完全不是长春的对手,倒是四平可能能和长春较量一番。

宇一

吉林市在历史大部分时期都是东北的最主要城市之一。西汉时吉林市是扶余国的首都,直至东晋时被鲜卑攻占。其后1000余年几经战乱易手,明朝时女真三大部之一的海西女真在此兴起。明万历年间,海西女真被建州女真兼并,满洲一统,后金立国。吉林市也自然被清朝视为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清顺治年间设立宁古塔昂邦章京和盛京昂邦章京(也即后来的盛京将军)统领满洲事务,康熙十五年(1676)宁古塔昂邦章京驻守地迁至吉林乌拉(满语,意为沿江的城市),也即今天的吉林市。乾隆二十二年(1757),宁古塔昂邦章京更名为“镇守吉林乌拉等处将军”,简称“吉林将军”。此后直至九一八事变吉林市都是吉林地区甚至东北的中心。

而长春是近代才兴起的,清嘉庆五年(1800)才有建制。在俄国和日本相继统治之前,长春还只是隶属于吉林将军的小城。清朝末年,俄国蚕食东北,修建中东铁路,长春成为俄国人的据点之一。日俄战争之后,俄国将建设经营的南满铁路长春至大连段转交给了日本。日本视满洲为生命线,设立南满铁路株式会社进行经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投入大量人才参与伪满洲国建设,伪满洲国首都长春(当时称新京特别市)更是作为重点建设对象。而此时吉林市虽然仍是吉林省省会,但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伪满洲国末期,长春成为了当时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东北也形成了以长春,沈阳,哈尔滨为中心的经济圈与交通网。苏联劫掠东北以及长春围困战后,长春虽元气有伤,但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仍然世界领先。作为首都十余年,此时长春市在各个方面都已经超过了吉林市。长春市变为吉林省的中心也是理所当然了。

简而言之,吉林的历史比长春悠久,并且近代以前一直是吉林省的代名词,长春是后来居上的城市,其发展得益于日俄在东北的铁路建设和伪满洲国时期的经济繁荣。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工业,文化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达,长春市自然而然地取代了吉林市,成为了吉林省省会的最佳选择。而由于历史原因,吉林市的名称也得到了保留。

面对日俄侵略者时,清朝统治者不愿意妥协沈阳,齐齐哈尔和吉林市这类“故乡城市”的权利,他们倾向于把一些文化上不是特别重要的小城割与殖民者。日俄殖民者便以这些小城市为节点规划了东北的交通网络和经济圈,这间接导致了长春,哈尔滨,大连等一批殖民城市的兴起和后来居上,最终也促进了现代东北城市交通版图的形成。

柚子味的大发糕

我是吉林人。吉林有一句老话,“先有永吉州后有吉林厅,先有吉林厅后有吉林府,先有吉林府后有吉林省。”而永吉州就是现在的永吉县,在吉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