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飞机出行的乘客,你们可能很快需要重新买一个随身行李箱了。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9日发布一个新指南,将缩小允许乘客随身带入客舱行李的最大尺寸,腾出头顶行李架空间。

《赫芬顿邮报》说,这个指南不具约束性,实施细节还需要确定,且在不同航空公司间会有所区分。不过,这可能会足以让乘客被迫重新考虑随身行李的尺寸:要么购买更小的手提箱,要么多付钱转托运。

行李箱不超重可以带上飞机吗(你的行李箱可能不让带上飞机了)(1)

现在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最佳尺寸”建议,随身行李尺寸不大于55×35×20厘米,这略小于易捷航空、瑞恩航空、维珍航空、英国航空等公司所允许的尺寸。比如,美国航空公司、达美航空公司和美联航目前规定随身行李最大不超过22×14×9英寸(约合56×36×23厘米)。

目前,全球各大航空公司对可携带进客舱的行李的最大尺寸有不同规定。根据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官网,每件随身携带物品的长、宽、高分别不超过55厘米(21英寸)、40厘米(15英寸)、20厘米(7英寸)。根据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官网,每件随身携带行李三边总长不能超过115厘米。

有什么好处?

空间论:行李体积缩小 让每位乘客都放得下

IATA表示,制定这项指导的目的是让每位乘客都能得到放行李的空间。

坐过飞机的乘客都有这样一种经历,当你排在队伍前面时,机舱里有足够的空间给你摆放行李。但当你排在最后几个进机舱时,你的行李很可能会没有摆放的空间。

美国《华盛顿邮报》9日报道,在和空客与波音公司等飞机制造商合作后,IATA的新规定将允许带上客舱行李的最大体积缩小,根据各公司不同,最多可达约21%。

当然,《赫芬顿邮报》援引国际航协发言人戈特指出,这项新指导不具约束力,航空公司可以选择忽略这一新尺寸,继续使用现行尺寸规定。“很多航空公司有现行的手持行李尺寸建议,不会受我们今天宣布的影响。”他说。

IATA表示,他们是依据假设120个座位以上的飞机每名乘客都带行李箱上机,而行李柜也能摆得刚刚好不会有人没得放的情况,来制定这个建议尺寸的。

IATA机场、乘客、货物与安全部门资深副主席温穆勒表示,此项改变“有助解决不一致的情况,乘客的感受也会比较好”。

时间论:节省处理机舱行李时间

人们常常在机场看到乘客办理登机手续前满头大汗地把随身行李硬塞到测量体积的测量箱中,以免尺寸不符航空公司规定而被罚款的情况。由于各家航空允许的尺寸又不太一样,乘客总是不明白自己的行李是否达标。

英国广播公司10日报道,这个标准尺寸能免除那种多个规定反而导致乱糟糟让乘客无所适从的情况。

《飞行全球》(Flight Global)杂志编辑雷蒙表示:“革命已在发生,低成本的短程航班对大型行李收费,许多人因此会把他们需要的东西全都带上机舱,而不是丢给托运,然后再到机场领行李。”

雷蒙说,虽然IATA只是贸易组织,它的规范没有强制性,但限缩乘客带上机的行李可节省处理机舱行李的时间,“而时间就是金钱”。

那么,还有什么好处?

转嫁论:飞机塞了太多座位 压缩行李把问题转嫁给乘客

航空专家认为,头顶行李架空间不足的部分原因在于航空公司在飞机内塞了太多座位,而他们用压缩随身行李的方式把这一问题转嫁到乘客身上。

目前,全球各大航空公司对可携带入客舱行李的最大尺寸有不同规定,因此被有些公司接受的随身行李可能会上另一些公司的黑名单。国际航协说,新指南未必会取代每个航空公司对行李尺寸的规定,但是会给他们一个统一的测量标准,有助于消除分歧。

国际航协还表示,他们正在与新秀丽、法国大使等大型行李制造商洽谈,但尚未签约。满足新规定的标有“可以入舱”的行李箱有望在年底上市。

猫腻论:新规定符合制造商利益 强制旅客换新?

听到这个消息,旅行者联盟的联合创始人查理原本很开心:如果有足够多的航空公司执行该指南,对乘客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不用再去查不同公司对行李尺寸的规定啦。不过当他测量了陪伴自己十余年的随身行李箱后,立刻改变了想法:航协跟行李制造商有猫腻吧?这尺寸也太疯狂了!

报道指出,对于行李制造商来讲,这项新规定符合他们的利益,因为世界主要航空公司将会调整行李尺寸的要求,换句话说就是强制让旅客购买新的行李箱。航空公司已经开始与行李制造商合作,在满足新规定的行李上标注“Cabin OK(可进客舱)”。

中国公司会执行这项标准吗?

克里斯·戈特的话称,包括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南方航空、卡塔尔航空在内的9家主要国际航空公司将很快采用该指南。

戈特表示,“我们当然将宣布更多的大型航空公司(采用这项指导)。”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告诉新华社记者,目前国内航班可入舱随身行李的最大尺寸为20×40×55厘米,国际航班的长宽高总和不超过115厘米,暂时还没有收到任何有关更改最大尺寸的通知。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东方早报、环球时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