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蒸东西(看看如何蒸出来)(1)

从元代开始,蒸馏酒在文献中已有明确的记载,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我国蒸馏酒形成了几大流派,有 清蒸清烧二遍清的清香型酒(以汾酒为代表),有混蒸混烧续糟法老窖发酵的浓香型酒(以泸州老窖为 代表),有酿造周期多达一年,数次发酵,数次蒸馏而得到的酱香型酒(以茅台酒为代表),有大小曲并用, 采用独特的串香工艺酿造得到的董酒,有先培菌糖化后发酵,液态蒸馏的三花酒,还有富有广东特色的 玉冰烧,有黄酒糟再次发酵蒸馏得到的糟烧酒。

此外还有葡萄烧酒,马乳烧酒。

该怎么蒸东西(看看如何蒸出来)(2)

上图为民间保留的土蒸馏办法。

我国蒸馏酒的蒸馏工艺技术有 (1)液态蒸馏和固态蒸馏 最早的蒸馏方式可能是液态蒸馏法,也可能是固态蒸馏法,但在元代的《饮膳正要》、《乳赖机酒赋》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所记载的蒸馏方式都是液态法,因为液态法是最为简单的方法。元代时的葡萄烧酒、马奶烧酒都属于液态蒸馏这一类型。

固态法蒸馏烧酒的历史演变情况不详,但固态法蒸馏花露的最早记载是在南宋《游宦纪闻》。另外据考古工作者分析,挖掘出来的金代铜烧酒锅是采用固态蒸馏法的。 (2)冷却和酒液的收集 蒸馏时,酒汽的冷却及蒸馏酒液的收集是重要的操作。我国传统的蒸馏器有两种冷却方式:一种是把蒸馏出来的酒蒸汽引至蒸馏器外面的冷却器中冷却后被收集,或让蒸馏出来的酒汽在蒸馏器上部内壁自然冷却。

该怎么蒸东西(看看如何蒸出来)(3)

该怎么蒸东西(看看如何蒸出来)(4)

该怎么蒸东西(看看如何蒸出来)(5)

最古老的冷却方法见于元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的“南香烧酒法”,另一种是在蒸馏锅上部的冷凝器(古称天锅,天湖)中冷却,酒液在蒸馏锅内的酒槽中汇集,排出后被收集,如《调鼎集》中记载:“天湖之水,每蒸二放,三放不等,看流酒之长短,时候之冷热,大约花散而味淡即止。

” (3)看酒花与分段取酒 我国人民起码在16世纪就懂得在蒸馏时,蒸馏出来的酒的质量是随蒸馏时间发生变化的。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道:“烧酒,……面有细花者为真,小便清者,以头烧酒饮之,即止。”这里所说的“酒花”并非酿造啤酒时所用的香料植物酒花,而是在蒸馏时或烧酒经摇晃后,在酒的表面所形成的泡沫。

由于酒度不同,或由于酒液中

该怎么蒸东西(看看如何蒸出来)(6)

其他一些成分的种类含量不同,酒的表面张力也有所不同,这会通过起泡性能的差异而表现出来。古人通过看酒花就可大致确定烧酒的质量,从而决定馏出物的舍取。在商业上则用酒花的性状来决定酒的价钱,因此酒花成了度量酒度酒质的客观标准。

该怎么蒸东西(看看如何蒸出来)(7)

该怎么蒸东西(看看如何蒸出来)(8)

《调鼎集》中总结道:“烧酒,碧清堆细花者顶高,花粗而疏者次之(名曰‘朝奉花’),无花而浑者下之。”传统的茅台酒的酒花可分为:鱼眼花、堆花、满花、碎米花和圈花。汾酒的酒花则分为:大花、小花、云花、水花和油花。虽然名称各异,有一些内容实际上却是相同的。

在古代,还没有酒精度的概念,至到民国时,由于当时科技并不发达,酒度计的使用不普遍,为了便于民间烧酒作坊统一看酒花的标准,当时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方心芳先生创造了一种方法,力图把酒花与酒度联系起来,这套方法规定了酒花的定义、测验方法及单位,并明确了测量时的标准条件,得到了计算公式。

该怎么蒸东西(看看如何蒸出来)(9)

古代由于掌握了看酒花的方法,分段取酒便有了可靠的依据。《本草纲目》中所说的“头烧酒”就是蒸馏时首先流出来的酒。“头烧酒”的概念与现在所说的“酒头”稍有不同。古代取酒,一般为二段取酒,头烧酒质量较好,第二段取的酒,质量明显较差。头烧酒和第二次取酒的数量比为3:1。

该怎么蒸东西(看看如何蒸出来)(10)

如《沈氏农书》中的大麦烧酒,头烧酒为15斤、次酒为5斤。现代一般分为三段,中间所取的部分作为成品酒,酒头、酒尾不作为成品酒,即所谓的“掐头去尾,中间取酒”,酒头可作为调味酒或重新发酵,酒尾也重新发酵。

下图为现代简易蒸馏设备原理图

该怎么蒸东西(看看如何蒸出来)(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