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领悟这个词——“起心动念”。很多人可能听过相近的词“念头”、“念想”、“初心”等等。那“起心动念”是什么含义,出自哪里的呢?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这个词是出自《地藏菩萨经》,原本的经文是:“南阎浮提众生,起(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这句经文的意思是:天下所有众生,起的任何一个心念,都是业障、都是罪过啊!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都是空啊。在这里,不是要给大家讲佛,也不是传播佛教的。是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关于“起心动念”这个词的一些思考与总结,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起心动念是多么的重要(起心动念是什么)(1)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在讲之前,我先讲几个真实的故事。我亲自听过罗大伦老师讲过一个事情,他在自己讲解《道德经》的音频中提到:凤凰卫视主持人、前百度创意品牌副总裁梁冬。他之前一直在想很多策划案子,希望别人给赞助或带来一些实惠的东西,完成自己想要的策划案子,但却很难谈,很少会有人愿意参与其中。后来他脑子一转,他自己想要为大家做一些事情,为社会做一些事情,希望无偿的去推广和传播中医文化。当他的发愿是为了大家、为了别人的时候,所有的资源都往他那里汇聚,而且很多人脉及资源关系都是之前都没有接触过,但却愿意来一起做这样的事情。所以,他总结了一点:当您是为了自己、存私心来做事情的时候,很难得到回应,当你心念是为了众人、为了大家、为了别人做有利于大道之事时,事情就很容易办成。最终他领悟到一点:心念一动,八方震动!

还有一个故事是罗大伦都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他在讲解《道德经》的音频中提到,他在考取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之前,37岁还跟父母住在一起,没有好的工作,收入不高,经常跟父母要钱花,放到现在就是啃老一族。但现在的罗大伦却是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他讲由于在读博士的时候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里经常学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他感到以前自己为了赚钱、取成世人认为的成功所做的种种,感到惭愧不已。而且之前自己为了赚钱,为了成功,只要别人说有什么好的赚钱法子,他都去尝试,结果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还被骗了不少钱。所以在快毕业的时候,他发了个“愿”——要将中医知识无偿的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所以人都能受益。为了坚定自己发的这个“愿”。他特意到北京雍和宫,在每座佛像前跪拜发愿。由于雍和宫佛像众多,当他跪拜完后,差点走不动。当他刚刚迈出大门时,一只脚还在雍和宫里面,这时手机就响了。是北京养生堂栏目打给他,邀请他去当节目的主编。改变的事情还没有结束,当罗博士回到家门,打开门,刚刚放下钥匙和包,手机响了,是北京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邀请他去试讲。

起心动念是多么的重要(起心动念是什么)(2)

一念之间万物生化

罗博士每每讲起自己人生经历的这两次改变的故事,他浑身都起鸡皮疙瘩,感觉都不可思议。所以,起心动念给我们自己带来的改变是非常大的,小小的念头一旦不注意,后果不堪设想。

李开复,这个名字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是曾经任职Google、微软,担任全球副总裁,是华人里在这两家世界知名500强公司中担任的职位级别最高的打工者。2009年离职后创业,任职“创新工厂”CEO。是很多大学生的职场偶像,也是很多职场人士比较推荐一个职场精英,人们都向往李开复先生取得在成就,以他为奋斗的目标及前进的动力。但是,2013年9月5日22时许,李开复在微博中发布消息,暗示自己患有淋巴癌,此消息随后得到创新工场的证实,称李开复或因“熬夜多压力大”患淋巴癌。随着这条消息的爆出,无数的人都为他献上祝福,希望他早日康复过来。此时的李开复内心也是无比煎熬,他不断的在内心反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为什么会是我?我才51岁,正当壮年,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的创新工厂怎么办?我的家人怎么办?……”,但是医院的诊断摆在面前,而且已经不是第一次复诊了。

起心动念是多么的重要(起心动念是什么)(3)

死而不亡者寿

李开复毕竟是一个厉害的人物,他不想等死,他不希望自己被动的去听众医生的治疗,他开始查阅全球关于淋巴癌康复的方法,但是淋巴癌的死亡率很高,真正能完全康复的少之又少。他听从医院的建议,放下他所有的工作,静心在医院参与治疗,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他开始去探讨长寿之乡巴马,希望了解那些居民为什么能长寿。在他复出后所写的《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书里,记录了一段他与台湾星云法师的对话:

有一天,早课刚过,天还没全亮,我被安排跟大师一起用早斋。

饭后,大师突然问我:“开复,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大化影响力’、‘世界因我不同’!”

这是我长久以来的人生信仰: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世界,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影响力;影响力越大,做出来的事情就越能够发挥效应……这个信念像肿瘤一样长在我身上,顽强、固执,而且快速扩张。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它的正确性。

大师笑而不语,沉吟片刻后,他说:“这样太危险了!”

“为什么?我不明白!”

“我们人是很渺小的,多一个我、少一个我,世界都不会有增减。你要‘世界因我不同’,这就太狂妄了!”

大师说得很轻、很慢,但一个字一个字清清楚楚。“什么是‘最大化影响力’呢?一个人如果老想着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你想想,那其实是在追求名利啊!问问自己的心吧!千万不要自己骗自己……”

听到这里,简直像五雷轰顶,从来没有人这么直接、这么温和而又严厉地指出我的盲点。我愣在那里,久久没有答话。

因为李开复先生起了这个心,发个这个念,所以他在患病之前,都拼命的工作、写作、参与演讲,给自己规划一个又一个目标。为了完成这些目标,他不断的加班、熬夜、喝咖啡提神,让自己都能快速的回应别人的需求。当你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时,那就是最大的错误,灾祸离你就不远了。《道德经》里有句经文写到:不知常,妄作凶。意思是指:不知天地大道运化、变幻的规律、准则,妄动、妄作为就会遭遇到危险。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地球自转,有了白天黑夜的区分。人的生物钟是让我们白天工作,晚上睡觉休息。但很多人经常熬夜,经常加班,认为自己身体好没问题。长久积累下去,身体会慢慢变化。当真正的表象出现时,就已经是大病之时了。所以现在大家看他很多新闻,心脏病突发猝死的年轻人很多,什么原因?很多年轻的企业家往往都是倒在工作台上、在见投资人的路上,是多么可惜。26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提到"喜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惊伤胆"。而这些情绪的发动,都是我们的心念啊!身体的健康与否,工作顺利与否,家庭和睦幸福与否,“起心动念”之时,就是你面临不确定性危险之时。那很多人就会问,那怎么办?什么样的“起心动念”才是最佳选项呢?

起心动念是多么的重要(起心动念是什么)(4)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在2500年前写下的《道德经》,对整个宇宙本源有一个探讨,认为万物都是道运化而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部书籍里,探讨了“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是老子在告诉我们:天、地为什么能长久的存在呢?是因为天地不是为了考虑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所以能永生永存。所以真正悟道、得道的人往往是先考虑别人,但却往往自己的愿意或目标也自然而然的实现、满足了。正是因为圣人(悟道、得道)的人无私心、私念,天地大道才满足了圣人的“私”。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很多科学都在探索世界的起源,还想到外太空去寻找另一个“地球文明”。而这些的科学探索也是源于轴心时代的诞生的伟大哲人:苏格拉底、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等人的思想。而在这些思想当中,对宇宙、万物规律、准则的大道探讨最深、最有用、最简单易懂的就是《道德经》。大道的德或者说大道比较倡导的是:无为、不争、柔弱、上善若水、不居功等等。当我们有一个心法、念头时,你就要认真考虑一下,你的这个心念是不是合道的。若不合道,那就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不然,就是“妄作凶”。很多人都说“人生无常”,其实是有“常”的,只是这个“常”您不知。不要认为人定胜天,而是在有想法时,要符合天地大道,不然你谁都胜不了,最后是被遗弃在时间与空间的横纵轴中。

我们再在自己内心好好回想一下,您这么多年来的所作所为?苦的、乐的、得到、失去、荣耀时刻等,你当时的“起心动念”是什么?人的一生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若动了厌世之念,那可能生命就马上终结。若动了偷盗之念,等待你的就是牢狱之灾。回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一大早,我们驾驶着自己的汽车上班,此时在等红绿灯。正当红灯变绿灯之时,你后面快速驶来一辆汽车想要插到你前面。此时你的心念有:1、X的,怎么能让你呢,我也赶上班啊,不让;2、算算了,他可能有什么急的事情,让一让,也没事。当您选择1的时候,你一脚油门也往前冲,砰,两车撞到一起。你们两个下车大骂,搞不好还会相互打在一起。然后等着警察来处理。你今年上班就泡汤了,一天的心情也不好了。车可能还要修几天。往往就得等公交上班。当您选择2时,对方的车辆快速驶过,你的车也紧接着过了红绿灯,一点没有变化,你正常到公司上班。生活在东北的人,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两伙年青上在逛街,其中对面一个小伙看一眼另一伙的人,另一伙就叫起来了“你瞅啥,没见你大爷啊!”对面一伙人也叫起来了“瞅你咋地?我就瞅了”三言不搭两语,两伙在开干,最后头破血流。“心念一动,八方震动”真的就是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他们都是来为你解决轻困难的,你的一个念头影响了更多人不能好好过一天。

起心动念是多么的重要(起心动念是什么)(5)

动与不动全在一念之间

所以,我们回到开篇《地藏菩萨经》讲的: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在我们面对领导的批评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想着是:感谢领导指出我的不足之处,今后我就会得到成长了。当婆婆说自己懒、衣服都不洗、地也不拖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心是这样想:婆婆也很辛苦,还要帮助带小孩,她年纪也大了,应该让她轻松一点,不能让她太累。那你心中就不是委屈与报怨。命运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你想往左还是往右,想争吵还是和平,想打架还是微微一笑的离开?都在一念之间。

最后,再次给大家一个建议,当您有任何的一个念头时,好好想想你的“起心动念”,然后再付出行动,不要让自己回想时后悔不已。

起心动念是多么的重要(起心动念是什么)(6)

修心悟道在独处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