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哀帝刘欣跟他的称号是很像的,一生都比较悲哀。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亲生父亲,所以在三岁时继承了父亲的王爵。后来汉成帝没有儿子,索性就将刘欣给接到了宫中抚养,当成自己的儿子来看待。
刘欣对汉成帝没什么感情,反倒是觉得汉成帝窝囊。
早就听手下人说过,汉成帝刘骜是一个窝囊废。刘欣入朝以后,发现果然是这样,因为王政君太后的外戚亲戚们几乎占领了整个大汉王朝。这让刘骜很不爽,可是刘骜太懦弱了,只能任由这些外戚放肆。刘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如果像刘骜这么搞下去,大汉可就完蛋了。
之前汉元帝刘奭就比较喜欢刘欣的父亲刘康,认为刘康是有天子之相,而且聪慧过人。可惜群臣表示反对,再加上当时的皇后王政君并没有什么过错,所以刘奭也就打消了废掉太子的念头。也就是说,在刘欣看来,这个皇位本来就是他老爸刘康的,现在由他来继承,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刘欣登基以后,开始对王氏外戚力量下手。
汉哀帝刘欣在刚登基的时候,还是比较有气势的。当时王家最强大的两个人王凤和王音都去世了,所以正好是汉哀帝下手的好机会。所以汉哀帝不断将王氏外戚往城外调,只要不在京城,什么都好说。而王政君又不是傻瓜,她直到汉哀帝想干什么。所以她在王氏外戚中选出了王莽作为代表人,以此来抵抗汉哀帝的进攻。
绥和二年三月,成帝崩。四月丙午,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大赦天下。---《汉书》两者相持不下很长时间,最终汉哀帝还是妥协了,没有对王氏外戚斩尽杀绝。而王莽也获得了喘息的机会,虽然不能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但是至少是留在京城了。留下来就有机会,这是王莽自己的心得。那个时候的王莽孝顺的很,他是王政君的侄子,算起来还是汉哀帝的叔叔,他基本上天天来看望王政君。
汉哀帝心有余能力不足,只好沉溺于酒色之中。
我觉得汉哀帝在刚刚上台的时候,还是想要有一番作为的,而且一直都在努力。可是在遭遇到奶奶王政君集团的反抗后,汉哀帝逐渐丧失了奋斗的信心。他的亲祖母傅太后和母亲丁太后都有一大帮子外戚即将涌入朝中,汉哀帝对改革吏治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他知道大汉的天下迟早会被外戚力量所毁掉。
这一刻他才体会到叔叔汉成帝刘骜,当年有多么痛苦。他并不是好色之徒,可是为了麻醉自己,他开始了声色犬马的一生。这一点跟汉成帝刘骜是非常相似的,刘骜也是因为对外戚力量失去了掌控权,所以索性就躲在了后宫吃喝玩乐,最终一命呜呼。
汉哀帝独宠董贤,甚至要将皇位传给他。
汉哀帝对女人的兴趣,并没有对男人那么强烈。他十分宠爱自己的男宠董贤,董贤是个美男子,却也是一个懂得进退的人。汉哀帝对董贤痴迷上了以后,甚至要将大汉的皇位传给董贤。当时群臣表示反对,董贤也自知不能这么办,这才作罢。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真的是难以想象,将大司马的职位留给了董贤,董贤本人就是汉哀帝最大的一个外戚。
五月,正三公官公职。大司马卫将军董贤为大司马,丞相孔光为大司徒,御史大夫彭宣为大司空,封长平侯。---《汉书》当时朝中重臣们准备实行改革,想要限制封赏的田地和奴仆。一切都制定好了以后,汉哀帝却公然违背了制定的规则,一口气赏赐给了董贤两千顷土地,是限制额的七十倍之多。因为汉哀帝这种态度,使得那个时期的变法遭到否定,也是汉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汉哀帝早早离世,王莽彻底掌握汉朝命脉。
说实话汉哀帝刘欣还比不上汉成帝刘骜,刘骜虽然懦弱吧,还活了四十多岁,而刘欣本人却因为纵欲过度,二十六岁就过世了。他空有满腔治国的热情,却被打败了一次以后,再也没有站起来,最终向命运低头,向各路外戚势力低头,沉湎于酒色之中。
他去世以后,大汉王朝算是彻底沦落到了王莽手里,在王政君的带领下,王莽带着大军赶走了丁家和傅家的外戚力量,从此王家一家独大,成为西汉王朝最大的一家外戚力量。而王政君此刻还不知道,他这个孝顺的小侄子,现在只是大司马,将来就是篡汉夺权的新朝皇帝了。
总结:汉哀帝有心无力治理国家,沦为了外戚掌权制度的牺牲品。
,
- 汉哀帝刚刚入朝的时候,就觉得王家外戚的力量太大,常常威胁到汉成帝刘骜的地位。所以他甚至觉得刘骜比较窝囊,认为外戚势力必须要消除。
- 汉哀帝上台以后,的确也开始对王家外戚力量下手,可是王政君老太后表示反对,只好折中处理这件事。而同时汉哀帝母亲和祖母这边的外戚力量也相继入朝,准备掌权。
- 这让汉哀帝彻底丧失了对付外戚力量的想法,沦落到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他没有能力管这件事,终于知道汉成帝的辛苦,所以他学着汉成帝再也不管朝政。
- 汉哀帝在声色犬马的生活中,独宠男宠董贤,要不是群臣反对,董贤不答应的话,汉哀帝就将皇位传给董贤了。
- 汉哀帝玩的太嗨,二十六岁就早早去世了,王莽集团迅速掌权,消灭了其他外戚力量,而王莽也因此为自己登基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