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很重视皇子的教育。每一名皇子,到了6岁都必须送到上书房,接受各种教育。

上书房设一名总师傅,由满汉大学士兼任。在总师傅以下,设置若干名汉文师傅和若干名满蒙师傅。总师傅不用每天都来上书房,有事才来。师傅则轮流入值。

清朝皇子们的课表(清朝皇子的汉文师傅有一个特权)(1)

汉文师傅负责教授汉文,以及四书五经之类。满蒙师傅又被叫做“谙达”,分为内外谙达。内谙达负责教授满蒙文,外谙达教授骑射。《啸亭续录·谙达》记载:“凡皇子六龄入学时,遴选八旗武员弓马、国语娴熟者数人,更番入卫,教授皇子骑射,名曰‘谙达’,体制稍杀于师傅,盖古保氏之责。”

皇子们的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他们每日寅时(凌晨3:00-5:00)来到书房早读,卯时(凌晨5:00-7:00)开课,午时(11:00-13:00)下学。下学后,还得在谙达的指导下,学习步射和马射。

清朝皇子们的课表(清朝皇子的汉文师傅有一个特权)(2)

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不管是婚娶还是封爵,皇子们每天都必须前来上书房学习。只有元旦节、端阳节、中秋节以及皇帝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才能够休息一天。全年加起来只有5天假。

古代讲究“尊师重道”,皇家也不例外。清朝等级森严,可是在上书房里,皇子与师傅相见时,师傅不用下跪磕头,仅以捧手为礼。皇子还得给师傅作揖还礼。

有意思的是,虽然上书房里既有汉文师傅,又有满蒙师傅,可汉文师傅的地位明显高于满蒙师傅。汉文师傅有一个特权,就是他们在授课时是坐着的,不用站立。

清朝皇子们的课表(清朝皇子的汉文师傅有一个特权)(3)

《听雨丛谈》记载了皇子与师傅一起读书的情景:“皇子冲龄入学读书,与师傅共席向坐,师傅读一句,皇子照读一句,如此反复上口后,再读百遍,又与前四日生书共读百遍。”

满蒙师傅没有这个特权,他们上课时要站着,而皇子坐着。所以,满蒙师傅虽然嘴里不说什么,心里一定会感到很憋屈吧。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呢?这与雍正皇帝有关。

我们知道,清朝入关之初,满人的地位远远高于汉人,他们瞧不起汉人读书人。康熙皇帝深知要使大清王朝能够“长治久安”,必须笼络和重用汉人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于是,康熙皇帝在南下视察时,专门来到山东曲阜,在孔庙里三跪九叩。

清朝皇子们的课表(清朝皇子的汉文师傅有一个特权)(4)

雍正皇帝即位后,深受父亲的影响,继续重用汉人知识分子,规定必须为皇子延请汉文师傅。汉文师傅在授课时,可以坐着。

皇子们对自己的汉文师傅非常尊重,长期的共同学习,使得他们之间培养了一种特别的师生之谊。

乾隆时期,朱珪入值上书房,成为嘉亲王颙琰的师傅,长达10多年。颙琰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病逝,嘉庆皇帝将时任安徽巡抚的朱珪紧急召到北京,握住师傅的手,痛哭失声。

清朝皇子们的课表(清朝皇子的汉文师傅有一个特权)(5)

在那以后,嘉庆皇帝将朱珪当作自己的左臂右膀,对他言听计从。1806年,朱珪病逝,享年76岁。嘉庆皇帝如丧考妣,亲自到朱珪家中祭奠。由于朱珪宅邸大门太窄,嘉庆皇帝的御驾都抬不进去,他便步行进入,哀悼自己的老师,并赐予文臣最高等级的谥号——文正。

晚清时期,翁心存做过上书房总师傅,是同治皇帝的老师。后来,翁心存的儿子翁同书由于处理苗沛霖事件不当,又在守城时两次不战而逃,被两江总督曾国藩弹劾到朝廷。经过王大臣审议,拟定了一个“斩监候”,眼看人头不保。

清朝皇子们的课表(清朝皇子的汉文师傅有一个特权)(6)

好在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以“眷念师谊”的名义,对翁同书网开一面,将“斩立决”改为充军新疆,让他侥幸逃过一死。

你看,当皇子的师傅好处多,关键时刻还能保命。

【参考资料:《清史稿》《听雨丛谈》《啸亭续录·谙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