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名黑吃黑(基层黑吃黑)(1)

剧名黑吃黑(基层黑吃黑)(2)

传统艺术之所以经久不衰,多半是因为它触及到的问题历久弥新。比如传统戏曲中有一类“公堂戏”,讲的都是打官司的事,却总能以一桩官司映射出整个社会从官到吏,再到各色小民的众生百态。而且更奇妙的是,如果你能破除古老表现方式造成的隔膜,就会惊讶地发现,这些千百年前的文本所讲述的故事,似乎也正发生在今天。所以我老是固执地认为,不理解过去就难以真正理解今天。这算是一点人生的经验吧。

比如“状王宋世杰”的故事很多电影都演绎过,但我还是觉得话本小说和戏曲里的版本最接地气。这位前“刑房书吏”帮人打一场人命官司,由于真凶的弟弟是巡抚,又用银钱买通了主审此案的道台,本来官司毫无获胜的希望。巧合之下,宋世杰偷来了巡抚行贿的信件,最终靠它扳倒了一位巡抚、一位道台、一位县令,相当于现在的省、厅、县三级干部。而这一切与他曾是刑房书吏,亦即司法部门文员,有着重要关系。靠着专业背景,他拿住了这些干部的把柄,前三位是行贿受贿、后一位则是办案程序违规。所以说,堡垒常常是从内部攻破的,自己人杀伤力更强。

戏剧源于现实,但有时候现实比戏剧更有戏剧性。宋世杰用非法手段获取关键证据,为的是伸张正义。河南舞钢市法院王副院长勒索官员的手段比宋世杰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但却为的是获得不法收益。这位王副院长运筹帷幄妙算夺天,他安插了几个“白手套”,参与一起土地挂牌竞拍。因竞拍未成,又以遭受损失为由,要求舞钢市委书记给予赔偿。在双方交手的过程中,王副院长一伙人展现了天才般的“军事才能”,他们一面给市委书记发威胁短信,以举报相要挟,大打心理战。一面又利用王副院长“双面人”的“优势”,假装居中调停,把市委书记玩弄于股掌。成长于和平年代的市委书记哪里经过这阵仗,最终只得拿出260万来摆平。这简直是一出活生生的《潜伏》啊!

王副院长的手还伸到了隔壁的舞阳县,当地一位农民因为不满征地补偿协议,请他出谋划策。王副院长故技重施,一面授意该农民给舞阳县县委书记、县长发威胁短信,一面安排人进京上访制造影响。王副院长一伙从舞阳县县委书记、县长等人那里获得了一百多万的赃款。也许是艺高人胆大,王副院长不满足于深居幕后,法院的判决书显示,他在主管刑事审判工作期间,还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明明可以稳坐中军帐,非要亲自披挂上阵,这是种什么精神!不过纵使王副院长“神机妙算”,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法律制裁,日前他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敲诈官员的案件其实并不罕见,但以往江湖派用的多是冒充纪委、PS艳照等手段,比起王副院长来显得手法生硬、定位模糊。这位院长作为司法系统官员,显然更熟稔地方行政、司法系统的潜规则和漏洞。他策划的两起敲诈,都是涉及土地拍卖、征收,而这正是地方上容易隐藏不当获利和违规操作的领域。法院并没有公布王副院长用以威胁书记的具体内容,但书记们的乖乖就范,不难想像王副院长捏到的肯定是他们的要害。事实上,王副院长的威胁还真不是乱射一气,着过他的道的舞钢市委书记、舞阳县县委书记相继落马。

王某的诈骗行为发生在2008和2009年,彼时基层政府法纪松弛的情况还比较常见,这场“黑吃黑”的混乱戏码发生在特定时间和地域环境下。这也从反面说明了十八大以来厉行反腐、严肃法纪的必要性。作为主管刑事审判工作的法院副院长,王某掌握了官员的违纪线索,却用来敲诈获利;地方党政一把手通过企业或是其他手段,转移百万以上的款项却畅通无阻,各种监督手段对于明显高于其工资收入的资金流动,起不到预警作用。王某一伙向舞阳县及漯河市直各部门广泛发送控告信,这些部门有没有按照规定作出反应?这些都从反面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完善地方司法与行政制度。

反腐败一路走来,让我们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奇闻怪谈。王副院长执导的这出奇幻的现实主义的戏剧再次说明,当法纪不彰的时候,手段的力量就强大起来。除了对反腐成果且行且珍惜,人们更希望刚性的制度在最基层也能顺畅运行,也许那时才意味着反腐败取得了彻底成效。

(文/于永杰)

Talkpark

商务合作及投稿邮箱:talkpark@ynet

声明: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文章作者、文章出处、微信号等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