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8日,广西大学发布关于做好2021级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工作的通知。今天小编整理了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报考指南,供大家参考~

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硕(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1)

内容来源于【阿米姐西大真题与辅导】专注广西大学考研
非经允许,请勿转载



院校基本情况

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硕(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2)

广西大学于1932年设立化学系;1941年设立化工系;1964年化学系与化工系合并为化学化工系;1981年化学化工系又分为化学系、化工系;1985年广西工学院工业分析、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有机化工、化工机械专业划归化学系和化工系;1993年化工系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划归电气工程系;1997年广西大学化学系、化工系和广西农业大学化学教研室合并成立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4年林学院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专业划归化学化工学院;2008年环境工程教研室独立建制,成立广西大学环境学院;2009年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划归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年增设能源化学工程系;2018年制药工程专业划归医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划归机械工程学院。2020年1月,将能源化工系整体合并入化工系。

2022进入复试名单及最终录取名单


1.复试名单

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硕(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3)


2.录取名单

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硕(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4)

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硕(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5)

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硕(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6)

初试参考书


1.专业课笔试内容
物理化学(二)
2.笔试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上、下)第六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硕(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7)


复试相关内容

1.复试方式和时间

复试考察方式采用网络面试,每位考生的复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

2.考核内容(一)基本素质考核
考察内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否逻辑思维清晰,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是否具备独立思想见解和独立的生活能力;是否有积极乐观心态和抗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等。满分100分。
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专业素养考核
考察内容:包含专业基础知识考查、专业素质考核和业绩能力评定三项内容。三项合计满分100分。
1.专业基础知识考查。针对招生专业目录中的复试笔试科目,考察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能力。3~5题问答,根据专家提问的语言,用中文或英文作答,单项满分20分。
2.专业素质考核。主要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牢靠程度、专业能力、实践操作技能等综合知识掌握程度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包括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以及人文素养等。从10~20个题目中抽取若干题进行回答,单项满分70分。业绩能力评定。以考生大学阶段学习成绩、奖励、科研成果以及工作业绩等方面为考察依据,满分10分。评分细则如下:
①大学英语四级加4分:
②过大学英语六级加6分(不与四级累计加分,取高者) ;
③获校级(地市级)优秀奖项加1分,省部级及以上获奖加2分, (此项累计最高为2分) ;
④发表论文,第一作者每篇加1分,第二、三作者每篇加0.5分,必须是公开发表。 (此项累计最高为2分)。
(三)发展潜力考核
考察内容:是否具备阅览外文文献,了解国际学科学术前沿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是否在学术发展和科研选题上有一定思考;是否对预期的研究生学业发展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是否对学术选题或研究提出有见解的个人学术观点或研究方向等。满分100分。
3.成绩计算
复试成绩标准分=基本素质考核x20% 专业素养考核X30% 发展潜力考核X50%复试成绩标准分60分为复试合格分数线。复试成绩标准分低于60分的,不予录取。考试总成绩(分)=(初试成绩标准分 复试成绩标准分)/2
化学070300专业:第一志愿考生初试成绩标准分=总分(500分) /5,调剂考生初试成绩标准分=统考分(200分) /2;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0专业:第一志愿考生初试成绩标准分=总分(500分) /5,调剂考生初试成绩标准分=统考分(350分) /3.5;
化学工程085602专业:第一志愿考生初试成绩标准分=总分(500分) /5,调剂考生初试成绩标准分=统考分(350分) /3.5

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硕(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8)



师资介绍

1.崔学民


个人简介校内合作导师教育经历1989.9-1993.7 于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系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习1998.9-2000.12 于山东大学(南区)材料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0.9-2003.7 攻读中国建材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师承著名材料科学专家欧阳世翕教授和黄勇教授

科研成果

1、Xingfa Deng1, Yuanyuan Ge1*,Yan He1, Xuemin Cui1,2*,A low-cost photo-evaporation inorganic membrane prepa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 salinity radioactive waste water,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424(2022)127433

2、Quan Ye, Qiaoqiao Su, Liang Deng, Hengyu Wan, Yan He, Xuemin Cui*,Self-assembled geopolymer-based microspheres supported nanoclusters for CO2 hydrogenation, Journal of CO2 Utilization 55(2022)101820

3、Liang Deng, Qiaoqiao Su, Quan Ye, Hengyu Wan, Yan He, Xuemin Cui*, Slag-based geopolymer microsphere-supported Cu: a low-cost and sustainable catalyst for CO2 hydrogenation, Sustainable Energy & Fuels,2022,6,1436-1447

4、Qiaoqiao Su, Shiyong Li, Meilin Chen, Xuemin Cui*,Highly efficient Cd(II) removal using macromolecular dithiocarbamate/slag-based geopolymer composite microspheres (SGM-MDTC),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86(2022)120395

研究方向

(1)地质聚合物材料制备、分子结构表征、聚合反应机理以及物理、化学性能的研究与高值化应用

(2)地聚物基催化剂材料、微孔与介孔材料、无机膜材料及水处理技术研

(3)地聚物基无机涂料、结构与功能集成化工程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4)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及绿色建筑材料产品开发


2.秦祖赠
个人简介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经历

2009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化学工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科研成果

1.Xie X, Gao H, Luo X, Zhang Y, Qin Z*, Ji H*. polyethyleneimine-Modified Magnetic Starch Microspheres for Cd(II) Adsorption in Aqueous Solutions[J]. Advanced Composites and Hybrid Materials, 2022, 5(4): 2772–2786.

2.Xiao Y, Men C, Chu B, Qin Z, Ji H, Chen J, Su T*. Spontaneous reduction of copper on Ti3C2Tx as fast electron transport channels and active sites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2, 446: 137028.

3.Su T, Ma X, Tong J*, Ji H, Qin Z*, Wu Z*. Surface engineering of MXene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J].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22, 10(19): 10265-10296.

4.Luo X*, Zhang D, Luo Q, Huang K, Liu X, Yang N, Qin Z, Feng C, Li J.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uspected chemical precursor of 2-fluorodeschloroketamine and its decomposition products[J]. Drug Testing and Analysis, 2022, 14(6): 1065–1078.

研究方向1.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atalytic process(环境友好的催化过程)2. Separation and synthesis of fine chemicals, natural fine chemicals(精细化工、天然精细化学品的分离与合成)
3.李志礼


个人简介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经历

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

科研成果1、ChemicalEngineerin Journal——Bifunctional porous polyethyleneimine-grafted lignin microspheres for efficient adsorption of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over a wide pH range and controlled release2、PROCESS BIOCHEMISTRY——Enhanced removal of crystal violet in water using a facile-fabricated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laccase immobilized composite membrane

研究方向

新型生物质基功能材料、环境友好多组分生物质高分子复合材料和微纳米材料制备、分子结构表征、反应机理和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以及在废水处理、抗氧化、膜分离、药物缓释和催化降解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


4.李晶


个人简介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经历

2012/5-2015/2,华南理工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博士后,导师:张肖宁

2003/9 - 2008/12,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导师:李忠

1999/9 - 2003/7,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学士

科研成果

1.Jing Li ; Meizhao Han; Yaseen Muhammad; Yu Liu; Song Yang; Shaochan Duan; Wenqian Huang; Zhenxia Zhao, Comparative analysis, road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of modification of polystyrene graphene nanoplatelets (PS-GNPs) and octadecyl amine graphene nanoplatelets (ODA-GNPs) modified SBS incorporated asphalt binders ,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8.12, 193: 501~517

2.Zhang Fenglei ; Muhammad Yaseen; Liu Yu; Han Meizhao; Yin Yuhua; Hou Dianhao; Li Jing ,

(*)Measurement of water resistance of asphalt based on surface free energy analysis using stripping work between asphalt-aggregate system ,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8.07.10, 176: 422~431  

3.Yuhua Yin ; Yaseen Muhammad; Xiang Zeng; Jing Yang; Jing Li(*) Zhenxia Zhao; Sidra Subhan,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octadecylamine-graphene oxide modified highly hydrophobic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emulsion ,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2018.12, 125: 234~241 &nbsp

研究方向

改性沥青分析及改性剂研究;环境功能材料


-END-


内容来源于【阿米姐西大真题与辅导】专注广西大学考研
非经允许,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