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公式(一)心率计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护考计算题题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护考计算题题型(内科计算公式及试题)

护考计算题题型

计算公式

(一)心率计算

测量 5 个或 5 个以上的P—P 或 R—R 间期,计算其平均值 60 除以该周期即为每分钟的心率。

常规心电图一个小格是0.04s

公式:60÷(0.04×小格数)

(二)血压

血压以 mmgh 或 kpa 为计量单位,换算公式为:

1kPa=7.5mmHg

1mmHg=0.133kPa

①换算口诀法:血压mmgh,加倍再加倍,除3 再除 10,即得 kpa 值。

例如:收缩压120mmgh加倍为240,再加倍为480,除以3得160,再除以10,即16kpa,血压kpa乘10再乘3,减半再减半,可得mmgh值

②去0乘4除以3法:即先去掉mmgh的个位数,再乘4除以3,即得kpa。反之亦然。

例如:

收缩压110mmgh,则11×4÷3=14.7kpa

(三)老年人运动后最适宜心率计算

运动最适宜心率 =170 - 年龄

(四)基础代谢率计算

公式:BMR=脉率 脉压-111

(此处的脉压计量单位仍按 mmHg 计)

(五)输液时间的计算

公式一: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预计输完所用的时间,求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输液所用时间(分钟)

公式二: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每分钟滴数,求输完液体所用的时间。

输液所用时间(分钟)=液体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

公式三:已知输液时间和每分钟滴数,求单位时间内输液总量。

输液总量(ml)=输液时间×每分钟滴数(滴/分)÷滴系数(滴/毫升)

(六)烧伤补液、面积计算

烧伤面积:

按照九分法体表面积计算(成人、儿童)

部位

成人各部分面积(%)

头颈

9×1=9

(发部3、面部3、颈部3)

双上肢

9×2=18

(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

躯干

9×3=27

(腹侧13、背侧13、会阴1)

双下肢

9×5+1=46

(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

成人烧伤面积口诀:

三三三,五六七;十三,十三,二十一;双臀占五会阴一;小腿十三双足七。

部位

小儿各部分面积(%)

头颈

9+(12-年龄)

双上肢

9×2

躯干

9×3

双下肢

46-(12-年龄)

补液计算公式:

(1)24 小时补液总量=体重(kg)×烧伤面积(%)× 1.5ml(小儿 1.8ml,婴儿 2ml)+2000ml

(2)前 8 小时补液量=24 小时补液总量÷2

(3)前 8 小时补电解质量=前 8 小时补液量×2/3

前 8 小时补胶体量=前 8 小时补液量×1/3

(4)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计算量的一半,日需量不变

(七)补钾的量计算

钾溶液量=补液量×0.3%÷钾溶液浓度

试题

1.下列血压测定的结果,可作为Ⅱ级高血压判断标准的是

A.18.6/12kpa

B.16/10kpa

C.12/8kpa

D.20/14kpa

E.22/12kpa

答案:E

解析:1kPa=7.5mmHg,题目数据乘以7.5,E选项算出来165/90mmHg,160〜179/100〜109mmHg 属于Ⅱ级高血压。

2.患者女,35 岁。甲状腺肿大、突眼、心慌、失眠,心率 100 次/ 分,血压 140/90 mmHg(18.6/12.0kPa)。护士计算其基础代谢率为:

A.69

B.39

C.19.6

D.49

E.29.6

答案:B

解析:100 (140-90)-111=39

3.张某,14 岁,中毒性肺炎,休克,经抢救病情稳定,为维持血压, 医嘱 10%葡萄糖 400ml 加多巴胺 20mg,20 滴/min,请计算液体可维持多长时间(每ml 按 15 滴计算)

A.2 小时

B.3 小时

C.4 小时

D.5 小时

E.6 小时

答案:D

解析: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每分钟滴数,求输完液体所用的时间输液所用时间(h)=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60(分钟)。根据静脉输液的速度及输液所用时间的计算方法,已知输入 10%葡萄糖和 20mg 多巴胺总量为 400ml,滴速为20 滴/min,每ml 按15 滴计算,则液体可维持时长为:400×15/20*60=5

4.患者,女性,21 岁。烧伤入院。体重 50kg,其烧伤面积一度 10%, 二度 30%,三度 10%,护士输液时除生理需要量外,第一个 24 小时应补胶体、晶体液量约

A.2000ml

B.3000ml

C.3500ml

D.5000ml

E.4300ml

答案:B

解析:根据输液公式,应补液体量=二、三度烧伤面积×体重×1.5+2000ml,其中 2000ml 为生理需要量,故第一个 24 小时应补胶体、晶体液量约 3000ml。

5.患者,男,40 岁。体重 70kg,右上肢、双下肢被开水烫伤,创面可见大水疱,疱壁薄,部分疱皮破裂,基底潮红, 水肿明显,疼痛剧烈。该患者的烧伤深度及程度为

A. 轻度烧伤,I 度

B. 中度烧伤,浅 Ⅱ 度

C. 重度烧伤,浅 Ⅱ 度

D. 特重烧伤,浅 Ⅱ 度

E. 特重烧伤,深 Ⅱ 度

答案:D

解析:右上肢9 双下肢46=55,烧伤面积 55%属于特重度烧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