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学城片区(广州科学城扩容)(1)

广州科学城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引擎城市,广州布局打造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南沙科学城、琶洲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含广州大学城)“三城一区”,建设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国际健康城等十三节点。

其中,作为老牌的科学之城——广州科学城的发展备受关注。广州科学城位于新黄埔区中部,是广州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之一。当前,科学城的发展空间已趋饱和,亟须扩容。在传出“规划从现有37.47平方公里最终扩展到144.65平方公里的规模”后,更让各界瞩目。

扩容已经开始

广州科学城的建设史,最早可追溯至1992年,定位建设“广州通讯产业基地”。1993年,广州市规划了3.7平方公里的土地,发展该基地。

1998年,广州科学城由3.7平方公里扩展到22.74平方公里。

1999年,再次扩容至目前的37.47平方公里的规模。

广州科学城片区(广州科学城扩容)(2)

广州科学城已历经两次扩容

2019年3月,消息显示,科学城将扩展到144.65平方公里!

5月,当地公示投资近2亿元的科学城外环线(广汕公路、永顺大道、新桂路、新阳东路)道路改造提升招标。

数据显示,广州科学城现有各类科技企业超3200家,超过400家科研机构驻扎于此,2018年广州科学城园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81.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532亿元。

最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城“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将在科学城中占有相当面积的地块( 8.5平方公里)。

南沙定位与广州科学城有何不同?

近日,广州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协议:共建广州南沙科学城、广州明珠科学园。南沙科学城大致包括珠江东、南沙湾、万顷沙、龙穴北4个片区,预计面积40平方公里。

根据合作协议,接下来中科院和广州市将:

1共同布局规划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

2打造国际一流的科学园区、国家级海洋科学研究基地

3规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4共建珠三角大科学研究中心

5支持中科院重大科技项目在南沙科学城落地

6共同建设成果转移转化基地

7推动全球创新资源聚集南沙

广州科学城片区(广州科学城扩容)(3)

大湾区的科创载体增加

南沙科学城聚焦信息、生命、海洋等重点前沿科学领域。这意味着广州南沙科学城的出现,将有力补充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内容。其实,南沙科学城的目标定位就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技术应用的创新高地。

而广州科学城定位是,重点发展方向是计算机及软件、电子商务、物流、生物医药、光电子、新材料、环保设备等。这与南沙是有差异的,尤其是海洋产业和技术。

与南沙合作的是中科院,南沙科学城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而广州科学城是广州(黄埔区)自身打造,更多是服务广州和大湾区。

二者定位不同,起点和建设时间不同(南沙才刚起步),但从定位上说,南沙新城作为后起之秀,未来产值可能在较长时期内不能与广州科学城比(广州科学城已经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平板显示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新材料、生物与健康两个500亿级产业集群等),但南沙高精尖的属性将更强,科学成果转化辐射的范围也更广。

但无论如何,在大湾区进入大科学时代,广州科学城和南沙科学城都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也它们是构成大湾区世界级科学网的重要节点和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