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1)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2)

看见丨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

大家好,这里是“边海纵横”编辑部。3月,我们发起了“我的边界故事”征集活动,这段时间收到很多朋友的来稿支持,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

来稿那些有关边界记忆的热忱与鲜活,给予看似平常的生活与瞬间以珍视,面对辽阔天地燃起霎时无言的震动和感怀。或生长于斯,或停留驻足,边界于我于你,并不是一个远不可及的目的地,而是牵挂不已、思怀不止的一方土地,是需要守护的共同家园。今天,我们整理了20位朋友的边界微故事,在此和大家一同分享,共同体味来自边界的感动和自豪。

船行鸭绿江

船行鸭绿江,脑中始终萦绕“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歌词,永远致敬最可爱的人!(投稿人:@小太阳)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3)

回眸

我喜欢去边境地区旅游,上大学时走了很多边境县市。与大同小异的内陆城市不同,每个边境地区都各有特色,各成一体,文化独特,非常有趣。这里分享一张新疆富蕴县照片,它与蒙古接壤,县城里安静祥和,十分舒适。(投稿人:@微尘)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4)

哈拉哈河

蜿蜒的中蒙界河哈拉哈河,令人感慨祖国绵长边界的鬼斧神工、山河的壮丽多娇。(投稿人:@美少女斗士)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5)

红色晚霞

中俄边境黑河,毕业旅行一站,和朋友站在黑龙江边看夕阳,听常年在江边摄影的老爷爷们说,那天是几个月来黑河最美的一次日落。走过黑河的一条条街道和马路,这座边境小城的安定和平静,抚慰了即将分离的我们,和那些对不可知未来的期许和焦虑。(投稿人:@余同学在北京)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6)

两张车票

2014年坐着绿皮车从长春一路向东,晃晃荡荡去了延边。当时还在感叹天高路远,没想到不久后的几年,延边整个地区都通了动车和高铁。睡一晚卧铺风尘仆仆去边境的日子就此成为过去,我怀念和朋友聊天聊到火车熄灯的日夜,也感叹边境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希望有朝一日能坐高铁再回到图们江边散步,也许只是一个下午茶的时间。(投稿人:@mbti测试结果是INFP)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7)

一眼望三国

去防川“一眼望三国”景区,记得那天风很大,辗转了很久的车,下午才到。中、朝、俄三国边境风景一览无余。有些感情很难名状,每次远眺边界之风光,总觉得多了几分肃穆、几分庄严。也许只有站在这些地方的时候才会感受到,国与国之间的边界,就是如此具体、如此相近,同流转了千万年的山河图景一样,自然、简单。(投稿人:@山阴路的夏天)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8)

在日月的间隙中写一封信

在漠河北极村的邮局给自己写了一张明信片,夏天去,白昼真的很长。在漠河的时候参观了火灾纪念馆,当地朋友提到小时候父亲去山里灭火,一去就是几天几夜不回来。许多年后我听到柳爽唱的漠河舞厅,歌里提到80年代大兴安岭的那场丛林火灾,又想起当时朋友讲的话,越来越能理解,守边、护林的艰难不易。(投稿人:@豆)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9)

星垂平野阔

藏西秘境,风景如画。这是在西藏阿里地区拍摄的照片,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这里人烟稀少,雪山林立,白天群山间阳光普照,夜晚可见星河熠熠生辉。(投稿人:千千晚星)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10)

秘境

站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雅鲁藏布江上,看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投稿人:@食物)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11)

行走帕米尔高原

2020年有幸赴中阿边境,感受颇丰。一是领略到帕米尔高原的壮美风光,感受到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兄弟的勤劳淳朴和当地人民生活的安居乐业。二是感怀瓦罕走廊作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原与中亚文明交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领会了指出我与有关国家是“山水相连、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意涵。三是听老一代边界人为祖国边界事业奉献终身的事迹,深受感动,切身体会到边界工作的责任艰巨。(投稿人:@沙葱)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12)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疫情前,和几个朋友一路北上去了黑龙江,沿着边境线断断续续的走。那几天天气都很好,赶路的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是却看到了非常值得的景色。当时觉得这里真的是“广阔天地”,可以“大有作为”。辗转去五大连池的路上,要坐很久的大巴,面对窗外的旷野无垠,万物生长,美宝由衷地发出感叹,希望我们黑龙江可以一直这样天然纯朴。后来美宝的话我一直记得。怀念伊春的森林、怀念抚远的日落,我想我们还会再见面,散步到江边。(投稿人:@四月(不)宜告别)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13)

瀑布和牛肉粉

最近一次与边界有关的记忆是中越边境的德天瀑布。去年国庆在广西玩,专门留出一天的时间去德天瀑布,虽然来回车程要将近10个小时,但是到达后不论是绝美的景色还是美味的牛肉粉,都让人忘却路途的辛劳。景区的尽头开设了中越边境特色产品商店,不仅满足了游客的需求,也为边境地区的人们带来一定收入来源。(投稿人:@大脸宝)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14)

风雪边关

风雪垭口在云南怒江州的高黎贡山上。这里是两山之间一处狭窄鞍部,盘山公路从这里通过,一般容易晕车的人到了这里已经被颠的七荤八素。3月份到达那里的时候还有积雪覆盖,而半山是如秋天,满眼青黄不接,山脚是春天,山花烂漫,温暖宜人。西南边境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投稿人:@麦格)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15)

三棱形界碑

翻越十层大山、穿过热带雨林,始观得中、老、越三国交界点。界碑耸立,有感于三国友好和平在此佐证。(投稿人:@千百万)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16)

往来之间

2021年4月驾车经过磨憨口岸,在疫情期间,磨憨口岸依然忙忙碌碌,货车排队消杀,井然有序,展现了边贸的繁华,这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边界已经成为两国交往的友好桥梁和纽带。(投稿人:@xc的女朋友)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17)

人生一程

从未曾想过,自己与边境的情缘自幼时便结下,更不曾想过,往后的工作会与之深深连结。从孩童到而立,将脚印留在祖国的西南西北,用经历丈量国土疆域的宽广辽阔,用行动践行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初心使命。(投稿人:@阿liii)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18)

群山不知处,悠悠忽长年

当那一轮落日照耀在中越边境群山上的时候,我知道这个时候的北京早已沉浸在夜色之中,这样的时空交错,不禁让人重新体会祖国的幅员辽阔。中华之美在边疆,能够时常领略大美边境是边界人行走在边境线上的独特幸福。(投稿人:@宋晓光)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19)

边界群像

在边界线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男或女,或瘦小,或精壮,或正值壮年,或年岁较长。但他们几乎都皮肤黝黑,穿着一身迷彩,熟知着每一条通往边界线的崎岖小径。他们是我们的界务员、护边员。他们经年累月一遍又一遍地走着那一条条熟悉的路,守护着那条无形的线,也守护着那一份对祖国的爱,一代一代将那份无言的情感化作一个个边境线上深深的脚窝。(投稿人:@秦方好)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20)

520号界碑

广西百色地处边境,与越南接壤。我每年都去边境线,走巡碑路,看边防哨所,观边境风光,听守边故事。有感而发,写了不少边塞诗词,或豪放,或深情,或幼稚可笑。2021年6月30日,我到位于百色市那坡县百省乡那布村水弄屯中越边境第520号界碑,合影一张,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520,由于“我爱你”的谐音,不语而言。斯人斯时斯地,家国情怀升腾激荡,满目江山,人生豪迈,瞬间永恒。(投稿人:@覃源漫)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21)

在雨林间

在地处中缅边界的景洪市景哈乡南阿河畔,茂密的小叶榕等热带植物像画笔一样,清晰地将南阿河的走向勾勒出来。这些热带植物是中缅边境防护林,它们如同共和国的一个个卫士,守卫着祖国的尊严、领土的完整。熟悉陆地边界线走向、界桩情况及方位标志物、巡查管辖段内界河上的礁石、浅滩等边界标志物,在茂密而神圣的边界丛林里来回穿梭是边界人的日常。风雨中,他们察看界河水流情况;烈日下,他们拿着毛笔为界桩描红、测量记录界碑基础数据,以免国界标志物改变模样;日常生活中,他们与边防官兵一道巡逻执勤,维护边界线稳定……我们生在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年代、一个和平的国家,但在这颗星球上,硝烟、枪声仍能被听见,我们之所以不用在战场上受苦,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民族从来没有过放弃。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投稿人:@Yue)

十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看见关于边界的20个微故事)(22)

根据之前的活动公告,我们随机抽取了@豆@千千晚星@沙葱@覃源漫@宋晓光五位朋友,将寄出准备好的礼物。请上述朋友保持预留通讯方式畅通,编辑部的同事将和您取得联络。

征集启事丨#我的边界故事

边海纵横

Boundary and Ocean Affai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