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炒米视角

在《康熙王朝》中,姚启圣为了打败郑经,收复台湾。所以提出了”迁界禁海”。

康熙王朝姚启圣病故(康熙王朝中姚启圣祖的坟被挖)(1)

也就是将东南沿海5府13县的沿海居民全部内迁到内地,沿海几十里之内不得有生民。这样一来可以断绝郑经得到大陆的银米支援。时间一长,郑经孤悬海外,则没有兵源和粮食的补充,势力必将越来越弱。三年之后,再行剿灭,郑经则无力抵抗,台湾问题则可毕其功于一役。

康熙王朝姚启圣病故(康熙王朝中姚启圣祖的坟被挖)(2)

但是”迁界禁海”,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可谓”伤敌100,自损80”,但是姚启圣考虑到的是,大陆耗得起,台湾耗不起。

姚启圣这样做表面看起来非常的残忍,但是这也是无奈之举,也是代价最小化的操作方法。

康熙王朝姚启圣病故(康熙王朝中姚启圣祖的坟被挖)(3)

因为面对战争的时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要胜利,那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和平的代价,就是必须经历战争。所以姚启圣深知战争的残酷,所以他必须要毕其功于一役。否则东南漫长的海岸线随时会被郑经骚扰 ,而大清的海防则永无宁日。郑经和康熙的战争将会永无止日,而东南生灵涂炭则不可豁免。更关键的是,台湾不回,西北塞防,就永远会被掣肘,那对和平而言将是更大的隐患。

但是沿海的老百姓是不会站在这么高的高度去理解这个问题的。因为迁界禁海的的确确伤害到了他们的现实利益。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耕文明的社会,安土重迁。即便年轻人可以出去闯荡,但是到老必须安守一方,落叶归根。对于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那里有祖坟,那里有宗祠,那里有生养自己的土地。

康熙王朝姚启圣病故(康熙王朝中姚启圣祖的坟被挖)(4)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弱化“迁界禁海”的阻力,他和康熙申请了很多有利的政策,比如房屋土地由朝廷来分配;赋税要减免;老人搬家可以做朝廷的轿子,等等。虽然康熙很信任姚启圣,而且大笔一挥,充分满足姚启圣的要求。

但是在实际执行当中,还是需要具体经办人去做的。而基层的官僚贪污腐败的有之;执行不力的有之;野蛮粗暴执法的有之。更关键的是,实际上朝廷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土地和房屋来安置这些人。所以要完成迁界禁海,老百姓的现实利益必定受到伤害。

所以你让我搬家,离开祖居之地,远离自己祖辈熟悉的营生,而却又得不到应有的补偿。那么我就挖你祖坟,让你背负不孝的骂名。

康熙王朝姚启圣病故(康熙王朝中姚启圣祖的坟被挖)(5)

而姚启圣的祖居之地也在于此,他的祖坟也在这里。他能够理解老百姓心里的想法。所以当他的祖坟不止一次被挖之后,他并没有以权势压人,更没有报复行为。

康熙王朝姚启圣病故(康熙王朝中姚启圣祖的坟被挖)(6)

而是一次次的跪求相亲们离开。姚启圣最终将祖先的骨灰撒向大海。”忠孝不能两全”,这个代价对于姚启圣而言,绝对不比任何一个普通的迁界的老百姓要小。因为这些都是为了收复台湾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康熙王朝姚启圣病故(康熙王朝中姚启圣祖的坟被挖)(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