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新冠”这一仗打了近三年,留下不少后遗症,心理学家说,它给人们的精神创伤是10年都难以消除的,症状之一就是提不起精神,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把自己搞精神一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把自己搞精神一点(把精神打起来)

把自己搞精神一点

跟“新冠”这一仗打了近三年,留下不少后遗症,心理学家说,它给人们的精神创伤是10年都难以消除的,症状之一就是提不起精神。

这些日子以来,从听凭病毒肆虐到奋起抗争,从防御到相持到反攻到取得阶段性胜利,人们既看到了可歌可泣的奉献,也看到了人性的阴暗,听多了感人肺腑的“故事”,也听到了“故事”后面让人发指的“事故”,心潮起起落落,“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备受煎熬。人的无力、无奈,命的无情、无常,未来的无根、无着,像涨潮一样泛滥,巨大的不确定性让很多人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可是,日子比翻书还快,再不忍睹的景色很快就被时代的列车抛到了后面,“故人已乘黄鹤去”,活人还得继续活,还得一天天过,还得续写自己的“传记”,怎么能老是悲悲戚戚、混混沌沌呢?

想起了当年汶川地震的画面:抢险队员一边扒土,一边不断地跟被掩埋着的人说话,不让他们“打瞌睡”;深埋地下的同学互相激励,找了一个又一个话题,唯恐睡意袭来。这是因为“地下”的人,一旦精神涣散,迷迷糊糊,就永远醒不来了。啊,同样是“打”,打起精神就留下生的希望,打瞌睡就死路一条。因为,在缺氧的情况下,各种器官都懈怠了,人很容易进入软绵绵的昏厥状态,舒舒服服进入梦乡,而这梦却是再也不会苏醒的。想得远点,长征行军,多少战士就是因为实在打不起精神而牺牲的!

原来如此!难怪说“打起精神”,原来精神这玩意儿也是贱骨头,也是不“打”就偷懒,不“打”就不肯“起来”的。

人有舒心的日子,那自然精神饱满,不“打”自起;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更别说遇到天灾人祸了。有时身体不舒服,有时遇事不顺遇人不淑,有时亲人、友人出点事,甚至什么理由都没有,只是“迎面杨柳风”或者“落叶萧萧下”,都会“没劲”,走神、懈怠、慵懒,无所作为,也不想作为。这时候,就该拎起那根无形的鞭子把自己的精神好好抽打抽打了!要不,没劲之后是更大的没劲,乃至可能是永远的没劲了!

公园又恢复了晨练晚练,总有一拨拨老人绕园疾走。大家都坚持完成每天的任务;不想走了,也互相鼓励着走完,都说:这个头不敢开,今天少走一圈,明天再少一圈,还走什么走!这就是“打起精神”呀。我想,不一定每件事都有个像晨练那样明确的指标,但是,每天每时做点什么学点什么,还是有谱的;计划很宽松,但却是保证自己生活还有点意义的底线。是底线就得坚守,要坚守就得打起精神。老人的生活里已经没有多少板块了,有些事在别人看来“无足轻重”,只有自己才知道这是“生命之舟”的“定海神针”,缺了它就会失重、漂流,就会七零八落,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一块都不能缺少;留着它,就守住了尊严,不到最后关头,不敢轻言放弃、抛弃呀!

地下的人,打不起精神就赔了性命;而我觉得自己打不起精神,就赔了一切——那就是真正的老,老得无法救药,老得自己都讨厌,活又活不好,死又死不掉,那日子想都不敢想……

最炎热的夏天过去了,防疫最困难的日子也过去了,虽然不知道前面还有多少困难,但是不管会遇到什么,把“不确定”看成新的“确定”,一切都坦然了。无精打采还会时时袭来,那就在昏昏欲睡之时,一次次告诫自己“打起精神”。“打”当然不是惬意事,但不让“精神”倒下,再难的日子也不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