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铭昱因了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人们都记住了一种叫“茱萸”的植物“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诗家喻户晓,世代流传,登高、插茱萸的习俗遂被人逾千古所铭记,然而,茱萸究竟为何物?,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重阳节遍插茱萸少一人全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节遍插茱萸少一人全诗
作者:高铭昱
因了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人们都记住了一种叫“茱萸”的植物。“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诗家喻户晓,世代流传,登高、插茱萸的习俗遂被人逾千古所铭记,然而,茱萸究竟为何物?
茱萸,是一种常绿、带香气、可入药的植物,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佩茱萸是中国旧时风俗之一,古人认为可辟邪去灾。重阳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天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也就是古称的“茱萸囊”。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重阳节”名称记载始见于三国时代。由于九月初九的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在此日举行祭祖与敬老活动,故有重九节、老人节之称;在民间,这个节日也有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之说。
佩茱萸习俗在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中已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西晋周处所编的《风土记》中说 “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到了唐代,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已经极为流行,人们或佩于臂,或携茱萸香袋于手,还有的插在头上。那时,佩茱萸的大多是妇女、儿童,有些地方的男子也会佩带,如王维诗中的那位“兄弟”就是一位少年。其实在古人的观念里,重阳节是逢凶之日,佩有香味的茱萸被认为有辟邪、驱鬼等作用,尤其孩子们生命力弱一些,故应特加保护。重阳前一段时间里,阴雨潮湿。从这方面来说,重阳节佩茱萸,和端午节挂艾草、菖蒲等习俗,异曲同工。
茱萸有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等三种,古人重阳节时佩的是哪一种?目前尚无定论。古诗中有“细雨重阳好天气,红萸紫菊正思君”,山茱萸秋季成熟时为鲜红色,艳丽异常,故有人认为重阳所佩的是山茱萸。但宋人在《重九简单令》一诗中说“买得紫萸虚市里,种成黄菊小池边”,据“紫萸”一词被认为是食茱萸。三国曹植《浮萍篇》有“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南朝江总《宛转歌》里也有 “菤葹摘心心不尽,茱萸折叶叶更芳”等句,这里说的是更温和的吴茱萸。也许古人划分并没有如今这样细,佩茱萸时就地取材,今人也不必过分计较。最重要的是能够继承传统文化,理解精髓,才是真谛。
佩茱萸和登高是最早的重阳节习俗,宋元之后,茱萸的作用渐渐淡化了,菊花却异军突起,后来居上。这或许与陶渊明反复吟咏有很大关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他对菊花极其热爱和推崇,菊花逐渐成了重阳节不可或缺之物。节日里,人们赏菊、采菊、饮菊花酒,由原来的佩茱萸转为“簪菊”——插菊花于头上。茱萸有别名为“辟邪翁”,菊花有别名为“延寿客”,民众佩茱萸,强调避邪消灾,但随着生活状态的改善,祈求长生与延寿开始成为重阳节的核心内容。
当年,魏武帝给钟繇的书信中写道:“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然独秀,今奉一束。”菊花与重阳节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王勃有诗“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白居易在《九日登巴台》中,有“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等句,此时重阳不仅有了登高、饮酒、茱萸等要素,人们也开始关注菊花。杜牧诗中所写,已经是“菊花须插满头归”!到了宋代,陆游有“折得黄花插满头”,韩元吉有“不惜黄花插满头”等语,满头黄花,已成为时尚之风。人们头戴菊花,还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也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正因为重阳节的超高热度,才有了“明日黄花”一说,用来比喻过时的事物。苏轼说:“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劝人及时赏菊,莫等到重阳已过,不但人观之无趣,恐怕飞舞的彩蝶看了那节后菊花也会犯愁的。千百年来,人们赋予了菊花常新常艳的象征意义,其“岁寒不凋”,是不败之花,长寿之花。菊花清新高洁,暗香浮动。重阳菊开,芬芳满枝,簪菊、赏菊等习俗让这个节日更显清幽雅致,与众不同。(高铭昱)
来源: 西安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