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山西,是佛教圣地

五台山、云冈石窟、释迦塔……这些大名鼎鼎的佛教道场且不必说

随随便便走进山西的一个村落

就能见到一座座古老庙宇

汉传佛教分为八大派系,曾经都在山西有传播

如今大部分也都有迹可循

所以,呆呆就给老乡们说说这八大派系在山西的踪迹。

汉传佛教各大宗派(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1)

汉传佛教各大宗派(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2)

禅宗

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典型的中国佛教宗派。

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

又由于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众生心性的本原佛性为主旨,故又称为“佛心宗”。

小西天,原名千佛庵,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小西天在不同时期,又分为禅宗的两个派别“曹洞宗”和“临济宗”。《重修廊庑碑记》下题有“曹洞正宗菩萨戒比丘隆鉴”等,说明小西天创始人东明应是曹洞宗僧人。另据 《西方圣境灯油碑记》又有“传临济正宗第二十六世龙池净土觉天禅师”的记述,说明清雍正年间的住持觉天禅师属于临济宗。据此明未至清雍正初年,小西天应属曹洞宗,之后则属于临济宗。

地址:位于隰县城西一里的凤凰山巅,也是隰县人晨练的重要场所之一。外地人去,可自驾或乘汽车到隰县城。

汉传佛教各大宗派(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3)

天台宗

隋唐时期,佛教在修行方法上出现了南义北禅的局面,即南方重义理,重智慧;北方重止,重禅定。

为结束这种分裂的局面,智顗顺应潮流,提出“义观并重”,“定慧双修”的“止观”学说,认为这两种方法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他创立了第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佛教宗派,因他久居天台山,故以天台为名。

代表寺院:平顺天台庵

汉传佛教各大宗派(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4)

平顺天台庵是目前仅存的四座唐代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始建于唐末天佑四年(907年),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位于平顺县城东北耽车乡王曲村的坛形孤山上,去的时候建议驾车。

汉传佛教各大宗派(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5)

净土宗

净土宗,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故名。

该法门以信愿念佛为正行,净业三福、五戒十善为辅助资粮。

净土宗由东晋慧远大师(334年—416年)创立,奉《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为正依经典。

代表寺院:代县白人岩

汉传佛教各大宗派(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6)

代县白人岩亦称“白仁岩”,坐落在代县古城西北,东邻雁门关西陉口,北倚恒山,海拔2228米。因有白谷仙人坐化成峰,峰顶巨石为颅,飘然独立而得名,建寺时间约为公元354—365年。因寺庙由净土始祖慧远创建,故白人岩禅寺也称净土祖庭,开中国净土宗先河之源头,是东晋慧远大师修身说法的第一道场,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占据重要位置。

*另说交城玄中寺也是净土宗的祖庭之一。

地址:位于代县古城西北15公里,从大运高速代县出口出来,3公里即到。

汉传佛教各大宗派(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7)

密宗

密宗起先是有融合了中国道教内容的印度密教,八世纪时印度密教,由善无畏上师、金刚智上师、不空法师等宗派祖师传入中国,并传唐僧一行。僧一行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被称为密宗领袖,并著有《大日经疏》,为《大日经》的注解。此宗派依《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无上本宗秘法。

密宗以密法奥秘,不经上师亲自灌顶,不经上师亲自授三昧耶戒,并持执不怠,不经传授不得互相传习及显示非密宗信众,因此称为“密宗”。

代表寺院:五台山清凉寺

汉传佛教各大宗派(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8)

据《清凉山志》载,此寺肇于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至太和十七年间(472-493)。唐代时,它是替国行道的镇国道场。唐代历元年(766),不空三藏密宗道场。

地址:位于中台南瓦厂村东北的清凉谷,距离台怀镇15千米。可乘景区环保车或步行即可到达。

汉传佛教各大宗派(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9)

法相宗

法相宗是中国众多佛教派系中以法相立宗的大乘佛法派系,也是直接修证和修炼佛法的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最高佛学宗派。

法相宗源起于到印度游学18年而后回国的唐代高僧玄奘,是玄奘全面学习印度佛教理论和全程考察释迦如来业迹、了悟佛及佛法之后而创立的有益于修行、修炼、修持的方便之门。法相宗微妙玄通,深不可识,非专业人士难以窥其奥妙。故而后世发展日渐衰落。

代表寺院:五台山显通寺

汉传佛教各大宗派(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10)

唐玄奘圆寂以后,法相宗的弘扬重任就落到了其弟子窥基法师身上。窥基法师祖籍是山西朔州人,朔州距五台山很近,所以窥基法师也曾到五台山弘扬佛法。据史料记载,窥基法师到五台山后,住在华严寺(今显通寺)西院。他不仅为五台山造弥勒菩萨像,而且亲自书写金字《般若经》一部。

因为法相宗三代之后就已衰落,所以在山西并无其道场,只有五台山显通寺,曾留下了窥基法师曾驻跸过的踪迹。

地址:位于台怀镇,乘车到五台山台怀镇后步行即可到达。

汉传佛教各大宗派(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11)

华严宗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所依,故称为华严宗。以唐之帝心杜顺和尚为始祖,实际创始人是法藏。因法藏受封贤首国师,故此宗或称为贤首宗。此派从盛唐立宗,至武宗灭佛后,逐渐衰微。

代表寺院:大同华严寺

汉传佛教各大宗派(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12)

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位于大同古城内,到达大同古城后,步行即可到达。

汉传佛教各大宗派(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13)

律宗

律宗,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也称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该宗的主要学说是戒体论。戒体是受戒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在自心的法体。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论。

代表寺院:交城玄中寺

汉传佛教各大宗派(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14)

玄中寺始创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年),建成于承明元年(1476年)。因此地层峦叠嶂,山形如壁,故又名石壁寺。北魏时期,玄中寺弘扬净土宗的高僧昙鸾曾住玄中寺传播净土教义,使玄中寺逐渐闻名于世。宋朝时,玄中寺成为律宗道场,建立“甘露义坛”,同西都长安的灵威坛、东都洛阳的会善坛并称为全国三大戒坛。

地址:位于交城县西北十公里的石壁山。驾车或到交城县城后打车前往。

汉传佛教各大宗派(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15)

三论宗

三论宗是中国隋唐时代佛教宗派,祖庭为西安草堂寺;南京栖霞寺。因据印度龙树 《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 《百论》三部论典创宗而得名。又因其阐扬“一切皆空”、“诸法性空”而名空宗或法性宗。但是流行不久,该宗即渐趋衰微。

因而,在山西如今已没有了三论宗的道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