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太过强调游戏平衡设计的问题,311里五子被五虎吊打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无论按演义刻画还是民间知名度,五虎都全方位吊打五子,即使对标历史,五虎在政权中的重要性也是高于五子的;二是三国志11原本就是系列里极不平衡的一代,游戏里五虎对五子形成完全碾压的态势属于极端个案,其他作品中并没有11代这么夸张。

三国志11全武将武力排名(为何在三国志11中)(1)

三国志11的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

正式内容前先说一个段子,我一个高中同学前几年去成都武侯祠游玩,刚好碰到祠内在搞三国知识问答的活动,他报名参加后选了最高难度的题目,收到的问题是“魏国的五子良将是哪五个人”。作为三国杀老玩家的他当时心想这也太简单了,于是马上就报了出来,得到现场观众的一阵惊叹......

我听说后觉得这也太假了,于是去问寝室里的同学知不知道五子良将是哪五个人,结果没一个人知道五子良将是嘛玩意,还以为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提示是曹操手下的五员大将后收到了诸如司马懿、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典韦、许褚等各式各样的奇怪答案......

实际上多数普通人根本就没听过“五子良将”这个组合,乃至王者荣耀里五子良将一个都没登场,而五虎上将除了马超全员到齐(后续版本还把马超也加了进去)。五子这个说法近些年被炒得这么火除开网络三国话题的火爆,很大程度上是游戏传播的功劳,尤其是真三国无双和三国杀这两款游戏,但初代真三里五虎全员到齐,五子却只有一个张辽,最早发行的龙版三国杀里五虎只缺黄忠,而五子又是只有张辽,两者在知名度上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三国志11全武将武力排名(为何在三国志11中)(2)

真三国无双的张辽

五子良将和五虎上将的人气差距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了三国志玩家的群体里。举个例子,三国志9的关羽统率为93,赵云为88,是历代游戏中的最低数据,结果引起了许多日本玩家的不满,要求把数字提回去。于是后来的作品里关羽的统率再也没下过95,赵云也没下过91。可以这么说,五虎上将在游戏中的强势很大原因是为了回应玩家的要求,相当一部分玩家无法接受五虎上将在游戏里不够强大,而五子则没有这样的待遇。

而这种设计也有一定合理性,五虎上将的名号之所以家喻户晓是拜三国演义所赐,这五个人在小说里是同一级别的猛将,实力明显胜过绝大部分将领,基本仅次于吕布。但五子良将则显得良莠不齐,张辽、徐晃、张郃是比五虎略逊一筹的猛将,徐晃二十回合输给颜良,张郃二十回合输给马超,张辽与张郃四五十回合不相上下,剩下两个更弱,乐进三十回合下风于凌统,于禁八九回合被马超击败,后者只能划进二流武将。

而众所周知三国志系列的主要参考对象是小说三国演义,尤其武力方面几乎是完全按照演义来设计的,自然会让五虎上将的实力更胜一筹。想说游戏的标题是三国志,所以不该用三国演义来当参照?其实日本人所说的“三国志”和中国人所说的“三国志”并不是一回事。因为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而日本当时又没多少人看过或者听过陈寿写的三国志,于是就很操蛋地将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为三国志, 后来无论吉川英治、横山光辉还是光荣公司,都将自己从三国演义改编而来的作品命名为“三国志”。因而在日本人的表达中“三国志”和“三国”是划等号的,他们如果说自己喜欢“三国志”,可能既不是指陈寿写的三国志也不是指罗贯中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而单纯就是指“三国”这一时代或者其衍生的各种作品。

三国志11全武将武力排名(为何在三国志11中)(3)

吉川英治的三国志系列

事实上五子和五虎原本就没有一定要对标的必要,这五人在演义和三国志游戏中甚至不是同一个级别的,而是内部分了等级。这些年之所以经常拿来和五虎作比较,相当程度的原因是两者正好都是五个人。所谓五子良将是在《三国志·魏书十七里》同传的五个人,而这五个人很难说就是曹操手底下最强的五个将领。蜀汉共有八位开国功臣获得谥号,陈寿将其中的庞统法正列为一传,诸葛亮单独列传,剩下五位将领再列一传,便是关张马黄赵。

由于蜀汉宗室势微加之记载简略,刘备手下的知名将领除了关张马黄赵就只剩一个魏延。实际上关羽、张飞、马超都属于皇亲国戚,黄忠与关羽同列,赵云先后担任桂阳太守、江州都督和中护军,其在蜀汉的重要性明显要超过张辽等人在曹魏。五子良将并非曹操手下最受重用的五位将领,更非曹操部下仅有的名将,三国演义里许褚、典韦、庞德、曹彰等人的武力都在他们之上。

在三国志11里,曹魏势力除曹操、司马懿之外,最好用的武将应该是曹彰,其次夏侯惇,而夏侯渊、曹仁、庞德也不逊色于五子。如果要在游戏里曹操的手底下选出一支和五虎相抗衡的武将团,这些人入选的概率都要远远胜过于禁、乐进。

再举一例,很多人拿五子良将和五虎上将作比较,却少有人拿他们和吴国的江表虎臣作比较,虽然这些人和五子的实力明显要更加接近,原因很简单——江表虎臣有十二个,大家记不住。

虽然于情于理五虎上将在游戏中都应该强于五子良将,但11代里双方的差距着实有点夸张,五虎里最不好用的马超也要胜过五子里最强的张辽,甚至于曹操账下的武将里,除曹彰和马超各有千秋外,其余的都不是对手。这么巨大的差距只在11代出现过,这一方面是游戏机制所造成,另一方面则是技能本身设计太过失衡。

我专门统计了一下从九代开始,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在战斗方面的数据和技能总和,大致如下:

三国志9:

关羽能力267兵法10、张飞能力216兵法6、赵云能力262兵法9、马超能力234兵法6、黄忠能力238兵法9

张辽能力267兵法11、徐晃能力246兵法7、张郃能力253兵法8、乐进能力213兵法7、于禁能力230兵法7三国志10关羽能力269特技15、张飞能力217特技10、赵云能力262特技12、马超能力228特技11、黄忠能力246特技12张辽能力263特技13、徐晃能力252特技10、张郃能力252特技12、乐进能力218特技9、于禁能力234特技6三国志12关羽能力273技能5采配6、张飞能力222技能3采配6、赵云能力269技能4采配5、马超能力234技能3采配5、黄忠能力248技能4采配4张辽能力265技能3采配5、徐晃能力259技能4采配6、张郃能力251技能4采配6、乐进能力220技能1采配4、于禁能力235技能2采配6三国志13关羽能力266技能53适性SSB、张飞能力218技能38适性SAC、赵云能力263技能47适性SSA、马超能力231技能42适性SSC、黄忠能力250技能38适性BAS张辽能力264技能47适性ASB、徐晃能力253技能44适性ASB、张郃能力251技能32适性ASC、乐进能力221技能28适性AAB、于禁能力235技能14适性AAC三国志14关羽能力268阵形4战法6、张飞能力217(觉醒后250)阵形3战法4、赵云能力263阵形4战法5、马超能力230阵形4战法5、黄忠能力243阵形3战法5张辽能力265阵形4战法5、徐晃能力252阵形4战法5、张郃能力247阵形4战法5、乐进能力217阵形3战法4、于禁能力233阵形3战法5

从数据上来看,关羽、张辽、赵云三人为最高一档,徐晃、张郃、黄忠为一档,马超、于禁为一档,张飞、乐进最差。当然马超、张飞主要是吃了智力的亏,光论统武要远胜于禁、乐进,这俩人和吕布一样走的是狂战士路线,而于禁、乐进各方面都不突出,真实实力要远逊于上面二人。技能方面也同样如此,张辽的技能总量基本能和赵云看齐,徐晃、张郃也不逊色于五虎,乐进、于禁就实在难上台面。

三国志11全武将武力排名(为何在三国志11中)(4)

三国志11关羽

不过总的来说,张辽、徐晃、张郃光看面板并不比五虎上将要差,多数作品里还是有一战之力的。虽然单挑能力不及五虎,而且从11代开始出现专属技能的设计后,两者差距进一步扩大,但在多数作品中也没有被甩开太远。9代是弓兵骑兵的天下,马超带着马家军凌驾于一众猛将,但夏侯渊、张辽也拥有不弱于五虎的实力,13代的夏侯惇更是大腿中的大腿。

我统计了一下两者在三国志11里的面板对比,数据上依旧是系列传统水平,张辽徐晃张郃都不弱。兵种适性上除了于禁比较废,其他四人也都是栋梁之才,尤其张辽和乐进有两个以上的S兵种。

关羽能力267适性SSBACA、张飞能力213(可成长)适性SSCACB、赵云能力263适性SBSSCB、马超能力228适性ABCSBC、黄忠能力239适性BSSACC张辽能力263适性SSBSBC、徐晃能力252适性ASBABC、张郃能力248适性ABCSAC、乐进能力216适性SBBASC、于禁能力230适性ABCACB

问题在于这一代是系列唯一一部使用单技能设计的作品,好技能和坏技能就是全或无的区别,加上技能强弱反差极为夸张,同时又有副将系统补救能力和适性短板,使得这一作能力再高适性再好,技能垃了也只能当成白板来用,与之对应的是潘璋、马忠等能力适性一般的武将因为逆天的技能而集体封神。尤其是原版因为没有技能研究的系统,使得技能差的高面板武将全部成了花瓶。

这一代的技能设计失衡到了什么地步呢?以诸葛亮为例,他的技能神算包含虚实、深谋、看破三个技能的效果,其中虚实是曹操的技能,深谋是司马懿的技能,而虚实又包含机智、言毒、诡计、火攻四个技能的效果,因而神算可以完全碾压机智言毒等技能,遑论游戏里大部分技能的效果还不如机智和言毒。单技能的设计又使得那些分配了坏技能以及没有分配技能的武将在实用性上被拥有好技能的武将直接按在地上摩擦,更为雪上加霜的是,这一代超过一半的技能都是鸡肋,好用的只是少数,而五子良将就是其中的严重受害者。

徐晃的沉着和于禁的规律是明镜的下位技能,明镜又是洞察的下位技能,而赵云就是洞察的拥有者。张郃的昂扬属于纯鸡肋,张辽的威风则是因为电脑的低AI让人完全感觉不出作用,于是五子里技能最好用的居然是乐进。

三国志11全武将武力排名(为何在三国志11中)(5)

三国志11张辽

实际上14代拥有和11代相似的技能设计(14代叫个性),徐晃依然是沉着,赵云依然是洞察,而且效果和11代也差不多。但14代因为取消战棋玩法而削弱了技能的存在感,同时武将最多可以分配五个技能,徐晃除了沉着还有四个,并且徐晃还有非常出色的阵形配置和专属战法,即使五个技能全部不好用也不会沦为白板。

三国志系列平衡性最佳的应该是12代,这一代为了迎合市场专门推出了网络对战版,所以特别控制了每个武将的强度。出战兵种受到限制,战斗技能被控制在五个以内,强力战法用高采配加以限制,一些弱势武将也分配了好用的战法(例如简雍),结果使得这一代的五虎完全无法对五子形成碾压,更有甚者,长期都是系列弓兵第一人的黄忠在这一代居然没有夏侯渊和太史慈的弓兵强势。

三国志11全武将武力排名(为何在三国志11中)(6)

三国志11黄忠

这与11代形成鲜明对比。五虎上将在系列拥有十分明确的地位,黄忠是弓兵最强,马超是骑兵最强,张飞是步战狂战士,赵云是最强稳定性,关羽是猛将第一统。这种极具特色的设计使得他们都拥有了所在领域的上位技能,例如黄忠的弓神、张飞的斗神、关羽的神将。与之相比,五子良将因为定位不够高,特色也不突出,没有被设计成所在领域的最强武将,因而得到大多是下位技能,刚好这一代的鸡肋技能又很多,于是纷纷吃了哑巴亏。实际上不止五子良将,像往作里在弓术方面仅是略逊于黄忠的夏侯渊因为特征不如黄忠突出而分配了一个不上不下的技能,最后也近似白板。

另外这一代的五虎运气也是各种爆表,智力长期不及格的张飞、马超因为副将系统的存在被补上了短板,张飞由此达到实力巅峰,在斗神技能加持下连吕布都能当场干翻。马超的骑神虽然被戏称为最弱神,却拥有隐藏高战死率,成为战略武器。而且因为这一代取消了宝物的附加能力值,又为了突出吕布等猛将的单挑能力,五虎上将全部被设计出了单挑隐藏武力值,张飞甚至可以概率秒杀张辽,进一步强化了五虎上将的实力。

三国志11全武将武力排名(为何在三国志11中)(7)

三国志11张飞

所以总的来说,三国志11里五子良将之所以远不及五虎上将好用,一方面是前者无论知名度还是实际地位都不如后者,在原著小说里的实力相也差甚远,另一方面则是11代的机制导致武将差异极端化,技能设计也相当失衡,个性突出且实力定位更高的五虎上将在技能分配上占了极大优势,拉大了其中的差距,最终造成了五子良将远不及五虎上将的局面。

三国志11全武将武力排名(为何在三国志11中)(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