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水浒传》之中,林冲、武松、宋江等人,几乎都因各种各样的罪名被流放到偏远的地方。为了防止他们在路上逃窜,朝廷也安排了专人押送抵达目的地。

当然,因为小说情节的需要,这些负责押送的官员,大多被要求在路上就将犯人杀死,只是最终都被无情反杀。

古代囚犯发配边疆都去干什么(古代流放囚犯来回几千里路)(1)

事实上,小说之中描绘的押送场景,在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之中的确是真实存在的。毕竟将某一个人流放到千里之外,如果没有押送人员全程看护的话话,这些犯人很有可能走到一半就跑路了。到时候即便想找也很难找回来。

但让人疑惑的是,这种差事仅仅只是听闻都觉得十分辛苦,古代衙役们却为何要抢着去做呢?

古代囚犯发配边疆都去干什么(古代流放囚犯来回几千里路)(2)

要知道古代一流放来回就是几千里的路程,在没有任何现代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这个距离绝对可以用“恐怖”两个字来形容。

衙役工作

了解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应该先看看衙役们平时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和现代社会一样,衙役们每天也有固定的上班下班的时间。简单来说,古代的衙役其实就是古代“社畜”的代表。

即便当地治安并没有什么问题,衙役们也需要在府衙里面值班站岗,等待官员处理相关事情。像现如今很多古装电视剧中出现了一些衙役“潇洒”的情景,其实根本就不现实。

古代囚犯发配边疆都去干什么(古代流放囚犯来回几千里路)(3)

而一旦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工作出现纰漏,上司又恰好脾气不太好,衙役还要为此受气挨骂。想要抱怨发牢骚?不好意思,最好直接辞职回家种田,或者另谋生计,否则上司想要给衙役们穿小鞋,远比人们想象的还要简单。

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说的其实也正是这个阶级的政府编制员工。毕竟真正朝堂之上,势力错综复杂,每个人身后都有各自的大佬靠山,相互之间的利益又紧密捆绑在一起。唯有这些底层的“公务员”们,基本没有什么话语权。

古代囚犯发配边疆都去干什么(古代流放囚犯来回几千里路)(4)

公费旅游

一旦能够押送犯人到偏远地区,路上走走停停,全都是自己说了算,何乐而不为呢?更关键的是,因为流放的距离太过遥远,所以究竟需要花费多久的时间才能走完这一段旅程,完全由衙役们自己决定。

公费旅游这四个字,不仅对现代人有极大的吸引力,对重复机械生活的古人们,也同样如此。

古代囚犯发配边疆都去干什么(古代流放囚犯来回几千里路)(5)

除此以外,古代押送犯人前往某一个地方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个人尽皆知的潜规则,被流放犯人的家人、朋友,一定会想办法贿赂衙役,让他们在路上尽可能地多照顾一下犯人。关于这一点,《水浒传》中也有明确的描述。

要知道古代犯人身上的枷锁镣铐,轻则二十几斤,重则多达五十斤。只要是看过相关影视作品的人都可以想象,这样沉重的枷锁套在自己身上,还要连续走上数千里,很有可能路上就出事儿了。

古代囚犯发配边疆都去干什么(古代流放囚犯来回几千里路)(6)

因此,犯人的家人们就会给予好处,无非是让衙役们暗中减轻重量,并且在沿路休息的时候,最好将镣铐取下来,只留下手铐、脚链确保犯人不会逃走即可。公费旅游还能拿不少小费,这样的好事换谁谁不愿意去呢?

女性犯人

至于为什么选择在女性犯人流放的时候表现得更加主动,其实答案也很简单。

相较于男性犯人来说,女性犯人的威胁显然更小一些。很多穷凶极恶的匪徒被流放押送的时候,一旦让他尚未被抓捕的同伙知道,难免会在路上截杀衙役。所以除非提前打好“招呼”,否则衙役们更愿意押送一些女性犯人。

古代囚犯发配边疆都去干什么(古代流放囚犯来回几千里路)(7)

这样一来,即便真的有人来劫持犯人,衙役们也能够第一时间将犯人控制,震慑住一些胆大包天的贼人。

当然,有人可能会想,如果对方就是奔着杀人灭口来的呢?将犯人以及衙役全都给杀了,谁还怕什么威胁呢?

古代囚犯发配边疆都去干什么(古代流放囚犯来回几千里路)(8)

事实上,将犯人杀人灭口的事情的确存在,只是真有这样的事情,大都是由衙役自行解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北宋末年著名“六贼之一”王黼,就在押送过程中被开封府尹安排杀死。而负责押送的两名衙役,正是帮凶之一。

古代囚犯发配边疆都去干什么(古代流放囚犯来回几千里路)(9)

事情发生以后,官府不仅没有找他们任何麻烦,甚至还特意给了他们一笔“封口费”。这样的押送,衙役们同样愿意接受。等到风波逐渐平息,衙役们慢悠悠地回到原来的办公地方当差,就当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