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效率和合格率带入《生产产能计算案例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产品产能计算公式?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产品产能计算公式(生产产能计算案例六)

产品产能计算公式

我们把效率和合格率带入《生产产能计算案例二》

案例:某车间需要组建一条齿轮加工生产线,年预计加工零件数量为20,160件,单件零件的标准工时为4.762小时,加工设备工时分配比例分别为:数控车床工时占比35%,加工中心工时占比30%,插齿机工时占比25%,钳工工时占比10%。设备工作效率为60%,产品合格率为83%,问分别需要购买设备多少台?

本案例需要计算4种设备需求数量,为了减少篇幅,仅详细计算数控车床的需求数量,其它设备需求的计算略去计算过程,提供结论供有兴趣做计算的读者做参考。

产能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把生产任务转换成时间需求,把资源变成时间供给,并确保资源转换的时间供给大于生产任务转换的时间需求。

第一步,把生产任务转换成时间需求。

时间需求=零件数量×标准工时。

即:20160×4.762=96002小时

数控车床工时占比35%,即96002×35%=33600小时。

因为合格率只有83%,所以任务需要的时间增加为33600÷83%=40482小时

第二步,把资源转换成时间供给。设备计算,先计算单台时间供给

单台时间供给=年工作日×日工作时间

即:48×7×24=8064小时

设备效率为60%,设备的时间供给缩水为8064×60%=4838小时

*一台设备的年工作日的计算方法要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来定,本案例提供的方法为48周。预计工厂有4周时间关门放假,譬如春节2周,劳动节1周,国庆节1周。一般来讲,人需要休息,设备不需要休息。

第三步,让时间供给≥时间需求

于本例,我们先初步核算数控车床的需求数量。

时间需求÷单台设备时间供给=设备数量

即:40482÷4838=8.36台

所以,我们建议购买9台数控车床。

同理我们可以计算出其它设备的需求数量,分别是:7.1,6.0和2.4。而我们建议的采购数量分别是:8台,6台和3台。

如果读者读过案例二和案例五,可能轻松地知道了结果,案例六中计算的设备需求基本是案例二的两倍,原因很简单,因为合格率和效率把综合效率拉低到了50%,所以资源需求成倍增加了。本案例针对的是购买新设备的计算,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工厂的设备已经购买就绪,这时候又如何计算设备能力呢,后续案例中将继续为大家一一展开,有兴趣的读者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