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

师徒情,靠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情感维系,在物质社会显得尤其脆弱。

当年,蒸蒸日上的德云社,接连上演“出逃风波”。

从曹云金到何云伟,一个个让师父郭德纲伤透心。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1)

德云社人员动荡,举步维艰之际,也正是“赵家班”大出风头,赚得盆满钵满之时。

2009年,小品《不差钱》让人记住了赵本山的高徒:苏格兰情调的小沈阳。

春晚制造、一夜成名,冲着小沈阳去的观众,挤爆了刘老根大舞台。

后来,郭德纲和赵本山在电视上围炉夜话。

讨论的议题,正是如何传帮带、管理好门下学生。

徒弟接连出走,暗自伤怀的郭德纲,向赵本山请教经验。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2)

老赵满面春风,大打亲情感恩牌,说自己会教育徒弟“铭记恩情”。

同时,他还不忘炫耀:我至今没有走过一个徒弟。

然而,话说满了,就很容易被打脸。

郭德纲当年随口回了一句,“不着急,有的是机会”,想不到一语成谶。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当年赵本山引以为傲的“师徒情”,如今让他苦不堪言。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3)

(1)

赵本山的徒子徒孙、左膀右臂,这些年也走了不少人。

更糟心的是,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小沈阳走红之后,赵本山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我自己的演出,我就不太敢用他”。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4)

人红了,是非也就多了。

要命的是,眼下赵家班走红的成员,实在是太多了。

刘流,《乡村爱情》中刘大脑袋的扮演者,本山传媒副总裁,早已离开赵本山,自立门户。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5)

王小利,《乡村爱情》中刘能的扮演者,前几年被爆出沉迷直播,一度导致师徒反目。

当时赵本山为了敲打这位不听话的徒弟,把他从《乡村爱情》的剧组踢了出去。

虽然后来又重修旧好,但赵本山敲打徒弟的作用,收效甚微。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6)

当红弟子“打头阵”,其他演员也都有了勇气,相继站出来发声吐槽。

葛珊珊诉苦,自己一个月收入2万块,艰难维持生计。

李琳表示,自己在赵本山手下工作几年,赚不到钱,戏份也越来越少。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7)

拍戏挣不到钱,徒弟们想方设法增加收入,直播间是最好的去处。

长贵扮演者王小宝,直播带货三小时,三百万营业额火速入账。

但由于沉浸直播,耽误了拍戏,被剧组罚款。

利益受损,王小宝随即怒了,矛头直指公司“无情无义”。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8)

网络直播带来的巨头红利,不知道改变了多少生态和人际关系。

而受大环境影响,曾经养活无数人的刘老根大舞台,如今多少显得落寞沉闷。

赵本山的徒孙,娇娇,年初在直播里哽咽发声,宣布脱离本山传媒。

她更是不遗余力地回踩“老东家”,称前夫投资了刘老根大舞台三个亿,结果一毛不剩,赔得精光。

又是一个为“钱”和赵本山决裂的。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9)

徒弟们一个个出来哭穷,有人觉得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毕竟离开了赵本山,还没人能做到独当一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世上有些忠诚,只是背叛成本尚且太高,权衡利弊过后,不得已选择了“忠诚”。

最初,赵本山“小品之王”的地位摆在那儿,徒弟们从四面八方投靠而来,以为自己抱到了大腿,成名赚钱,指日可待。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10)

结果,舞台的水有多深,资源利益怎么分配,进门拜了师才知道。

赵本山这么一大帮徒弟,集齐天时地利人和,有几个能火成小沈阳呢?

时间久了,徒弟们耐不住“冷板凳”,一个个公开跳脚,欲与师父决裂,另攀高枝。

(2)

那些年,赵本山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

《马大帅》《刘老根》《乡村爱情》一部接一部热播,刘老根大舞台场场火爆。

赵本山将徒弟带上电视台、带上春晚。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11)

一方面是风风光光的名利双收,另一方面“人多为患”的矛盾也在日益累积。

对于“利益”分配,赵本山有自己的坚持,他觉得:“从穷人到富人的过程太快,会非常可怕。”

所以他教育徒弟,“财富这个东西,突然给到你面前,你能驾驭住就是你的财富,你要没那个命,你就驾驭不了,会出问题。”

一夜成名会害了人,自己走这条路走了几十年,徒弟们也得尝尝奋斗滋味。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12)

一个徒弟闹意见很正常,多个徒弟齐声反对,事情严重了。

这些年不仅有徒弟出走,昔日的左膀右臂,也早已散落在天涯。

而他们,同样因为“利益”矛盾,闹得不欢而散。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13)

很多人都爱看赵本山的小品,年年春晚,大家都在翘首期待着他。

尤其是赵本山、高秀敏和范伟搭档的“铁三角”阵容,格外深入人心。

“铁三角”的幕后,还有一位编剧的功臣,何庆魁。

何庆魁的编剧才华有目共睹,“铁三角”的事业巅峰,背后都有他一份功劳。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14)

然而,当初红得有多漂亮,散伙就有多难堪。

先说说赵本山和高秀敏的“友尽”,两人最初因为一笔20万的收入,心生嫌隙。

高秀敏是吉林松原人,有一次老家领导盛情邀请她回去表演。

同时让高秀敏把她的“老搭档”赵本山也请过去,人家开口愿意给20万出场费。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15)

大家都是老搭档,人情往来客气得很。

高秀敏给领导打包票,自己和老赵什么关系啊,看在她的面子上,赵本山一分都不会收。

领导到时拿这笔钱走个过场,大家都有面子,多好!

结果没想到,高秀敏失算了。

表演那天,赵本山去了,钱也一分不少的收进了口袋。

等到人都散去,高秀敏说,“大哥,你可真给我面子啊。”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16)

关系疏远并非一时一刻。

接下来,又是一场“演出”,让两人矛盾加深,以至于彻底翻了脸。

2003年,高秀敏和赵本山准备再次上春晚。

紧锣密鼓的排练阶段,高秀敏突然接到老家亲友的电话。

电话里,高秀敏得知对方组织了一场演出,可主角临时不来了,想请她前去救场。

这可怎么办,一边是春晚彩排,一边是演出取消就要损失巨款,情急之下,高秀敏决定赌一把。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17)

得知领导一时不来审节目,高秀敏打算速去速回,解了家人的难,再赶回来排练节目。

可好巧不巧,高秀敏虽踩着点回了北京,但在她离开期间,赵本山将小品做了改动。

等到她赶到北京,还来不及熟悉新剧本,就碰上了节目组审节目。

可想而知,演出效果一言难尽。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18)

赵本山事后也不顾前情,直口批评高秀敏“不认真”。

高秀敏听着来气了,理由早就解释过了。

现场,高秀敏甩下一句:“我就这样,用就用,不用就拉倒。”

而赵本山的性格也骄傲,不做退让低头,散伙就散伙,我找别人去!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19)

2004年春晚的《送水工》,原本主角定的是宋丹丹,宋丹丹有事上不了。

走投无路之际,赵本山低了一回头,向高秀敏求助。

高秀敏顾全大局,还是来了,不过心里终究不舒坦,说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话:

“感谢本山大哥还想着我,原本听说要用丹丹,但这会儿说让我去我就去,我就要好好做,当好绿叶,捧好赵本山。”

2005年8月的一天,高秀敏因心脏病突发,在睡梦中离开人世。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20)

生前,她与赵本山的嫌隙,没有解开。

(3)

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说是铁三角,三人台词分配,收入分配,差距悬殊。

有一次演出,赵本山自己拿了42万,给了范伟只有7000块钱,实在过于苛刻小气。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21)

想来往日赵本山“大方”一些,铁三角的解体是否不会来得这么快?再来看看范伟这边,他又是怎么想的呢。

范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人生路上的两个贵人,一个是我师傅,另一个就是本山大哥。”

的确,范伟的成名离不开赵本山提携,早年的《牛大叔提干》《三鞭子》《红高粱模特队》,都有范伟的角色加入。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22)

可惜,早期作品没让范伟得到关注。

好在赵本山没有放弃这位伙伴,直到《卖拐》三部曲的横空出世,范伟成了那些年最火的喜剧演员。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23)

只是春晚红归红,不代表能赚大钱。

后来,正如赵本山说的,想赚钱,那就自己出去接演出。

这一点,也正合范伟的意。

不可能当一辈子的低价绿叶,不可能年年上春晚,保证年年不出错。

自打拖家带口定居北京后,范伟的事业方向随之改变。

范伟与赵本山分道扬镳,其实成了迟早的事。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24)

范伟去哪了?跨圈拍电影去了,与小品舞台彻底告别。

范伟悄然转型,赵本山还把人家当随叫随到的小弟,打电话找他。

结果,遭到对方的拒绝。

2009年,《关东大先生》首播发布会上,客串的范伟缺席。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25)

被问到对方缺席原因,赵本山的回答,让现场议论纷纷。

首先,赵本山表示,自己曾多次联系范伟,但电话打不通。

接着,赵本山似乎替范伟说话:“他是我一手带出来的,知道他吃过很多苦,有今天很不容易。”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26)

赵本山的话,里里外外得体大度,但隐约地,大家又感觉到不对劲,因为赵本山总强调对方“大腕”身份,让人忍不住品出其中酸味:

“人家已经发达了,客串角色就很帮忙了,有范大腕赏光,还能增加收视率呢,我得感谢他!”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27)

后来,范伟就此事做了回应,称对方经常换手机,自己把打来的电话认成了陌生人来电,两人才有了“断联误会”。

范伟的理由听来有些牵强,但终究,这场“暗流涌动的决裂”没有在台面上喷发,双方自控力强大,不至于彻底撕破脸皮。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28)

“范伟不是我学生,是我兄弟,讽刺挖苦他根本没必要,互相理解一下就OK了。我祝福他一路走好。”

在利益纵横的十字路口,彼此又不是生死依存的关系,自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4)

昔日,赵本山与郭德纲分享“带徒经验”,提到自己经常教育徒弟:懂得感恩。

能走到今天,别忘了自己的身份,别忘了我们是农村很苦很苦的孩子,别忘了我们刚出门、没出名之前、刚走上农村旮旯胡同去唱戏的时候。

因为只有多想想那个时候,才知道现在的自己有多么舒服。

而这些“东西”是谁带来的呢,大多一部分是师父给带来的。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29)

赵本山一再强调“自己带给徒弟的巨大改变”,可现实是,徒弟们并不满足于师父带给他们的“些许好处”。

现代社会的“忠诚”,建立在“筹码对等”的基础上。

无论徒弟,还是最好的伙伴,亦或伴侣,更多时候,源源不断的利益,才是每个人坚守的“自我忠诚”。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30)

在铁三角的故事里,范伟的“体面”是令人感叹的,他的“实力”更让人敬佩。

这些年,艺术片票房惨淡,不为人知,他仍坚持自己的追求。

面对外界质疑,面对早年赵本山暗暗呛声,他仍强调“本山大哥是自己的恩人”。

与其将时间花在撕扯回踩他人,不如花时间提升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寻谋新的出路。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31)

2016年,范伟凭借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里的精彩演出,战胜张学友、许冠文、梁家辉,问鼎金马影帝。

演技获得专业认可,撕掉了贴在身上多年的喜剧标签。

2020年,影帝范伟出现在《刘老根3》,和老友赵本山相拥一抱,似将十多年恩怨一笔勾销。

范伟对老赵说:“我回来看你了。”

老赵回应:“回来就好。”

当今年轻人眼中的赵本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32)

半生回首,当初谋利而来的人,原来有一天,也会因利益流失而选择离开。

只有心怀感恩,真正念及情义的人,尽管曾经走散在人生十字路口,兜兜转转,还是会回到身边。

(5)

都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这个道理赵本山明白,“铁三角”的老伙计们明白,“赵家班”的一众徒子徒孙们也都明白。

但很多时候,明白是一回事,怎么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赵本山良苦用心,可惜徒弟们不愿意理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