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地位最高的中医典籍,中医理论体系因它而建立,这样的一本医学巨著,我却从未完整地通读过。今天是2018年第一天,从今天起,芽儿准备以每天一篇的进度,读完并在我的头条中记录这18卷162篇,对《内经》有兴趣的朋友,跟芽儿一起吧。

黄帝内经最全最经典(每天10分钟看懂黄帝内经)(1)

《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一)

原文: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下面是译文:

昔年,黄帝刚出生时就很神异灵慧,还不会走路就已经能说话了,幼年时期非常敏慧,长大之后敦厚而睿智,待到功成名就之后就登上了帝位。黄帝向天师岐伯提问:我听说在上古时候,人都能活到百岁以上,而且即便年纪很大了行动也不会表现得衰老,可看如今的人,刚刚过了半百年纪就行为动作都衰老了,这是因为时世不一样了吗?还是人自己的过失?

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知晓养生之道的人会遵循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符合四时变换的轨迹,在饮食上懂节制,在作息上有规律,不过分地劳心劳力,所以能达到精神与身体的统一,所以能终享天年、度百岁后才去世。反观现在的人却不是这样,把酒当水来喝,把放纵当做日常,喝得大醉还要行房事,用欲望耗竭了身体的精气,用无谓的消耗让身体的真元散尽,不懂得保持真气盈满的益处,不能有节制地调养精神,只是一味地做能令自己快乐的事,沉溺于享乐,作息没有规律,所以还没到五十岁就很衰老了。

上古时代的圣人,在教化民众的时候,都会告诉他们,所有外来的邪风邪气,都应该适时避开,保持清净淡泊,减少自己的欲望,体内的真气才能平顺调和,精气神也能安守而不受损,这样疾病又能从哪里来呢。所以,气定神闲而清心寡欲,内心安静而无所畏惧,纵然身体辛劳但人并不觉得疲倦,世间和谐平顺,人人的愿望都能实现,能都以自己的饮食为美食,以自己的衣服为美衣,以自己的风俗为快乐,嗜好、欲望都不能让人眼花缭乱、心智混乱,地位高低也不互相羡慕、嫉妒,民风淳朴,不论聪明的、愚昧的还是贤能的,不贤的,都不过分追求享乐,合乎养生之道,所以才能年过百岁而身形动作并不衰老,这是因为道德完满没有偏差。

黄帝内经最全最经典(每天10分钟看懂黄帝内经)(2)

黄帝问:人年老以后就不能有孩子的原因,是肾精衰竭还是天数就是如此?

岐伯回答说:当女子长到七岁时,肾气已经充盈,开始换牙,头发也逐渐茂盛。十四岁,天癸发育成熟,任脉贯通,太冲脉旺盛,月经也来潮了,所以可以生子了。二十一岁,肾气平和均衡,智齿开始生出,身体发育达到顶点。二十八岁,正是筋骨坚实的时候,头发也达到最茂盛的时期,身体非常壮实。三十五岁,阳明脉开始衰落,面部开始干枯,脱发也开始了。四十二岁,三阳经脉从面部开始衰落,面部完全干枯无光,头发也开始白了。四十九岁,任脉已经非常虚弱,太冲脉也已衰落,天癸枯竭,月经消失,身体完全衰落所以不能再生育。

男子八岁,肾气开始充盈,头发开始旺盛牙齿更换。十六岁,肾气已经很旺盛,天癸发育成熟,开始出现遗精现象,此时体内阴阳平衡充盈所以有生子的能力。二十四岁,肾气满而实,筋骨强壮有力,智齿生长,身体状态达到顶峰。三十二岁,筋骨达到最强,筋肉结实有力。四十岁,肾气开始由盛转衰,脱发开始了,牙齿也变得干枯无光。四十八岁,阳气从面部开始衰竭,失去光泽,鬓边也开始发白。五十六岁,肝气转衰,筋脉也无法活动自如了,天癸枯竭,精气所剩不多,肾脏衰弱,身体机能全面下降。六十四岁,牙齿、头发开始脱落殆尽。肾脏是储藏精气的地方,五脏六腑机能旺盛,肾脏才能产出精液。如果其他脏腑的机能都衰落了,筋骨也松懈了,天癸就会枯竭,所以才有鬓发斑白,身体沉重、行走不稳,进而无法再生育。

黄帝问:但有些人很老了却还能生儿育女,为什么?

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他们的先天禀赋比常人高很多,气血、经脉一直畅通,肾气也始终充盈。这些人虽然很老了还能有孩子,但男子不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不超过四十九岁,身体的精气都会衰竭。

黄帝问:懂得养生之道的人都能活到百岁,还能生育吗?

岐伯回答说:能按养生之道生活的人,虽然年岁很大了,但也是能生育子女的。

黄帝说:我听说上古时代有真人,他们完全掌握了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懂得呼吸天地间的精气,独处世外养护精神,肌肤、容颜不会衰老,与天地同寿没有终尽,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完全合乎自然规律,才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中古的时候,有至人,他们道德高尚,行为符合阴阳、四时规律,摒弃了世俗的欲望,集中保全精神,让身体漫游在天地之间,可以看到八荒之外,这些都是让他们长寿又强壮的办法,他们也可以归于真人的行列。

其次有一种圣人,能让自己处于天地的和谐中,适应自然界的转换规律。在俗世中能恰到好处地处理自己的欲望、渴求,不愤世嫉俗,没有愤懑怨怼之心,但也不脱离人世。有条件的也会穿着华美的衣服,但举止并不盲从于世人。不会被世事搞得焦头烂额,劳累不堪,内心也没有耗费心力的忧患,恬淡愉悦是他们的追求,不让身体憔悴,不让精神迷茫散失,所以他们也能活得百岁。

再其次有种贤人,他们以天地自然规律作为自己的行为法则,效仿日月更替,分辨星辰的转移,顺应阴阳的消长,司机的变换,遵循上古真人的养生之道,所以也可以延长寿命尽享天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