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病”一词,最早出自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之口,是用来描述大学生中存在的“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现象。事实上,随着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的日渐增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更多的重视。在4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年—2025年)》中,关于“青年健康”一项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强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们从广受关注的“空心病”现象着手,邀请心理学专家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
大学生“空心病”一说自去年被北京大学副教授徐凯文提出来后,引起广泛关注。徐凯文表示,“空心病”所描述的是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往往会被诊断为抑郁症,但问题是所有的药物都无效。”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个体存在强烈的孤独感、无意义感,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要去学习和工作。
“空心病”其实就是一种
“习得性无助”现象
事实上,这种心理现象其实就是一种“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现象并不是当今社会才有,也不仅仅存在于大学生中。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就在动物中发现了类似的心理现象。在有关动物实验中,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尽管在给电击前笼门已打开,但是狗并没有逃走,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狗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Seligman将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指的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在上世纪70~80年代,Seligman将“习得性无助”概念引入人类心理研究中,并对学生中存在的“习得性无助”现象进行了广泛研究。对于学生而言,“习得性无助”是一种适应不良状态,如果一个学生努力奋斗或苦苦挣扎之后总是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他就会出现“心理失控状态”,其中既包含对个人能力的否定,也包含对环境控制感的丧失。
所谓的大学生“空心病”其实就是一种“习得性无助”现象。大学生,特别是学业优异的大学生,往往凭借他们在高中阶段骄人的成绩独占鳌头,他们对自己和对世界的认识,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他们的目标和动力往往建立在这种“傲里独尊”的感觉基础上。然而,进入大学尤其是进入重点大学之后,学霸如林,强中更有强中手,如果这些天之骄子不及时调整目标定向和动机状态,依旧将“名列前茅”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就很容易产生“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的心理失控状态,最终产生“能力不足”的归因偏差,进而放弃对世间事物的牵挂和对未来的期待,陷入“习得性无助”境地。
综观动物和人类的“习得性无助”,其产生的关键在于屡次失败之后所形成的个体对外部世界的虚幻的知觉定势。人类与动物的不同在于,很多时候那个无法逃离的“笼子”存在于人类的头脑当中。
当人处于“无动力状态”时
就会陷入迷茫、空虚
按照动机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空心病”现象还可以解释为“无动力状态(Amotivation)”。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会毫无目的地做着别人分配给自己的任务,他们没有兴趣去追求现实世界中普罗大众所追求的目标,整个人呈现出了无生机、无所在乎的状态。
自我决定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和Ryan创立的动机理论。30多年来,该理论已深入到教育、医疗、管理、运动和临床多个领域。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的动机可分为3种形态: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无动机。内部动机是一种专注于所从事活动的动机状态,快乐和满足来自于学习、探索本身;外部动机关注的是学习和行为之后的奖赏、等级评定、他人评价和外在标准;无动机就是类似于“空心病”的“无动力状态”。
个体的动机状态取决于其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状况。自主、胜任和归属是人类的3种基本心理需要,当外在环境满足人的这3种基本心理需要时,个体会表现出内部动机状态,相反,当这3种基本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就会表现出无动力状态。在自我决定理论看来,人对自主、胜任和归属的需要就好像人对于阳光、水和空气的需要一样,缺失了人就会枯萎甚至死亡。
基本心理需要与抑郁的关系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常报告较高的社会压力和受控制感,缺少自主感;他们的胜任需求若得不到满足,个体自我效能感缺失,就容易引发习得性无助,进而导致抑郁水平的提高;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人际关系不良,就会降低个体的社会适应功能,导致个体日常生活的紊乱,进而诱发个体的抑郁情绪。
“心病”需要自我调节
更需要环境的良性支撑
“空心病”并不是什么顽固的疾病,它只是大学生在人生转折时期表现出的一种适应性问题。虽然药物治疗都无效,但并不意味着它无药可医。常言道,“心病还须心药医”。在“习得性无助”和自我决定理论框架下理解“空心病”,能有助于我们设计预防和干预“空心病”的有效方案。
首先,打破参照他人来评判自己成功与失败的思维惯性,不与他人争高下。
我们务必清楚,由于高中阶段的教育环境过度追求名次,学生进入大学后很自然地会沿袭以往竞争性的学习目标模式,所以大学生在“学霸如林”的环境中受挫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因此,大学生需要将学习目标尽快调整到对知识和现实世界的探索、理解、发现和掌握上,做到“格物致知”,便能够避免“空心病”来袭。当目标转向于此的时候,学习和生活就会进入到一种内部动机激励状态,而内部动机则是通向快乐、幸福、创造和健康的正确路径。
其次,多参与社会活动和专业实践,在真实的世界中寻找人生的航向标。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参与实践需要学校有制度性的保障。近年来,天津医科大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一门早期接触课程,从第一个学期到第五学期,学生有专门的时间到医院实践。这对医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比如,“陪患者就医”,让医学生消除了对“医患关系紧张”的恐惧,并看到了患者对未来医生的期待;“观摩护士的工作”、“跟随医生出诊”让医学生了解了认真负责、专注、勤快与合作的意义,让他们看到了新技术的力量,也体验到了面对患者求助,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感受。医学院校给学生创造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保持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不仅能启发他们的“知与行”,还会让他们的内心变得充盈。
第三,摒弃华而不实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真正的人格自信。
拼人气指数、收集微信点赞、攀附“大牛”导师、拉来媒体报道等等,经常出现在学生活动之中,殊不知,这些华而不实的评价捧出的可能只是虚假的个人幻影。尊重辛勤劳动的价值,认可真实成果的价值,彰显诚恳态度的价值,将有助于学生建立起真正的人格自信。
第四,改善微观社会生态,提升学生的自主感、胜任感、意义感和归属感。
家长要意识到大学生已经成年,要将生活与学业的决策权交还给他们自己。老师要意识到,灌输式的教学会损毁学生的动力,而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参与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智慧、发挥自己的力量,他们的意义感才能得到极大提升。带动学生参与到团体活动中,他们会获得友情,并产生被需要的体验,这有利于他们增强归属感、减少孤独感。
总之,大学生“空心病”是学生发展中的适应性问题,其预防和干预既需要学生自我调节,更需要教育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年—2025年)》,把“加强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单列出来,明确提出“注重加强对青年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青年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重点抓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学和职业学校普遍设置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室,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加强源头预防,注重对青年心理健康问题成因的研究分析,及时识别青年心理问题高危人群”。这些对于我们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天津医科大学心理学研究所 刘惠军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