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民兵·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宫玉聪 臧晨雨

初见牛建亭,是在阅兵集训点。虽然已是傍晚时分,逆着夕阳望向训练场还是有些晃眼。牛建亭和队友们刚从训练场上走下来,笔挺的身材在逆光中依然可见,同样清晰的,还有他脸部流畅的肌肉线条。在预备役徒步方队中,他是第14排面的一名“框子兵”。

零基础把杆压肩动作及要求(框子兵牛建亭说)(1)

“框子兵”,顾名思义就是方队最外围的一圈,是每一队、每一列可以作为参照的位置。教练员说,每一个站在这个位置的队员,个个都“身怀绝技”。

2009年牛建亭参加了国庆60周年阅兵,参加完阅兵回到连队,战友都开玩笑说,单单参加阅兵这一件事,就能成为牛建亭这辈子最值得炫耀的谈资。

牛建亭却平淡地说他没啥“绝技”,就是能“扛”。扛得住训练的高强度,扛得住身体发出的“红灯警示”,扛得住心里的落差。

的确,9年前,牛建亭还是武警北京总队14支队的一名武警战士,他的战位在天安门,他的职责是守卫天安门。现在的训练强度对9年前的牛建亭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这次阅兵训练初始阶段,体能竟会输给没有参军经历的地方大学生,牛建亭心里还是有落差的。

训练,是时间与自我的较量。

“站军姿的时候按照阅兵要求纠正固化动作,自己看不到摆臂有没有到位就请教练员和队友来帮忙,端枪姿势跟标准要求有差距就端久一点……”

如今穿着便装工作的牛建亭,体能大不如前,他还是都“扛”下来了,他说,“训练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遍一遍练。”

零基础把杆压肩动作及要求(框子兵牛建亭说)(2)

其实,牛建亭本不用“扛”这些,他刚入队的时候是一名教练员,进阅兵集训点之前,主动跟方队长申请做一名普通队员。牛建亭说,做这个决定,只是想以一名阅兵队员的身份再次走过天安门,走过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于是牛建亭把对天安门的执念融进了每一个正步、每一次摆臂、每一次端枪中。

“初心是什么?2009年参加阅兵是要把荣耀带回连队,这次阅兵是要把荣光带回家乡。”10年时间,牛建亭的身份变了,但初心依旧,“无论是曾经代表全国的武警,还是这次代表全国的预备役人员,我都是一个守卫天安门的兵。”

中国民兵·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