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青春都在西北政法

他有一个重要学术标签——全国知名的研究"枫桥经验"的专家;最高人民法院对他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长期以来对于弘扬'枫桥经验'、创新社会治理有着深厚研究,做出了重大理论贡献……是'枫桥经验'专题调研的倡议者、工作落实的实践者、成果应用的推动者,对于加强'枫桥经验'理论研究深度、拓展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广度作出了突出贡献,成效显著。" 他就是西北政法大学教授——汪世荣。

硕博连读老学霸(从甘肃34)(1)

汪世荣,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现为西北政法大学校长助理,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院长,法律史学科首席专家,首届长安学者,中国法律史学会第八、第九届执行会长,中国法学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法学会唐律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革命根据地法律史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孜孜不倦,创造西法大校史上四个第一

1984年,一个青涩的瘦高男生从甘肃偏远农村考到位于西安的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在这里一口气读了七年。本科三年级时,汪世荣积极参加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法律服务中心",开始接触司法实践。1990年,读研究生三年级时,法律史学家方克勤教授带汪世荣一起给本科生上课,水到渠成地把他对专业的兴趣变成自己坚守一生的职业选择。汪世荣谈到:"选择教学岗位,选择韦伯所说的'以学术为志业',离不开老师们的精心教诲,是他们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深切的敬意和发自内心的认同。"

汪世荣创造了西北政法学院校史上四个第一:1991年,他考取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张晋藩教授的博士生,成为西北政法学院由本科至博士连读的第一人;1994年7月,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受母校邀请回校任教,又成为当时西北地区高校引进的第一个法学博士;五年后他32岁时,成为学校从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的第一人;2015年2月,他主持申报并担任首席专家的课题"法治文化的传统资源及其创造性转化"成为学校首次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专心致志,受到最高人民法院高度评价

汪世荣研究"枫桥经验"始于2005年,那时他担任校科研处处长,受诸暨市人民政府委托主持横向科研合作项目《"枫桥经验"与法制建设》。汪世荣科研的特点就是扎实,强调田野调查和档案文献相结合。2008年他主编的专著《"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书印刷1万多册,很快售磬,成为"枫桥经验"研究领域引证最多的专著,他也成为国内最早将"枫桥经验"概括总结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的学者。

2017年5月,汪世荣挂职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副主任,分管基层法院的指导工作。他关于人民调解的意见和建议被司法部在人民调解制度改革中吸纳,他也被司法部遴选为第二批全国人民调解专家。在最高人民法院挂职之后,汪世荣依托司改办平台,开始谋划把研究优势转化成工作优势的方法。他一直遵循的理念是"知行合一","研究者不是旁观者,研究者应当是参与者,是社会的建设者和学术的推动者。"

2018年10月,由汪世荣担任首席专家的陕西省"三秦学者"西北政法大学基层社会法律治理研究创新团队,通过扎实、深入、长期持续的调研,在法律出版社推出"枫桥经验"系列研究三本专著:《"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实证研究》、《人民调解的"枫桥经验"》、《"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第2版)》。三本书在全国政法系统受到重视,被"枫桥经验"陈列馆悉数收藏、展出。汪世荣教授还是全国第一个在权威期刊《中国法学》发表"枫桥经验"主题论文的学者,该论文被新华文摘2019年第7期法学栏目全文转载。

硕博连读老学霸(从甘肃34)(2)

诲人不倦,重视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

如何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对学生有助益的教师一直是汪世荣的职业追求。为此,他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增强自我知识储备,力求成为一名"传道受业解惑"的优秀师者,从而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课堂上,汪世荣教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他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经常采取互动问答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他说:"一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那好,我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回答。学生发现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意义,回答这些问题对自己的学习有启发、有帮助,自然会积极主动提出好的问题,并思考如何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

此外,汪世荣重视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经常和青年教师交流,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鼓励青年教师身体力行,积极参与、推动学校事业改革发展。

硕博连读老学霸(从甘肃34)(3)

汪世荣每天晚饭后会散步一小时,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了30年。他认为,人生亦如散步,每一步都要自己踏踏实实去走,千里之行积于跬步,只有认真走好每一步,成功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