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年轻岁月(青未了父亲奋斗简史)(1)

父亲奋斗简史

文|于强

父亲的老家位于胶东青岛即墨区鳌山湾畔一个小小的山村。每次回故乡,我会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父亲到村前的水泊河岸站一站,走一走,看一看。守望着眼前这条见证乡村历史演变、沉淀几多岁月春夏秋冬的河流,我更愿意悉心倾听父亲讲述他那些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每当此时,这条一端连着黄海一端通往半岛内陆的河流,显得格外温柔可亲,似是更加懂得父亲的心。水泊河用它潺潺的水声,叙说生生不息的乡村命运,回荡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生命感叹。解放前,顺着这条河流走出贫穷落后的山村,实现书生报国的追求,是父亲年少时的一个梦;新时代,向着这条河流回望,落叶归根,是父亲的梦之所依。作为晚辈的我,如今,趟过故土的河流,求证父亲走过的路,了解父亲的奋斗简史,探知他不畏苦难、勤学向上、为人师表、初心不改的漫漫人生之旅,是我的一个小小夙愿。惟愿今生,自己能够以父辈为导师,坚定梦想,溯流而上,踔厉奋进。用热忱的生命,笃定的言行,给心灵的大地描绘春天般的动人篇章。

01

家境贫寒,立志求学。1936年出生的父亲,名叫于文廒,今年已是八十六岁高龄,身体虽有欠佳,但依然精神矍铄。父亲出生于解放前一个清贫如洗的农民家庭。那个年代,是一个兵荒马乱、生灵涂炭、命运多舛的恐慌年代;是一个愚昧落后、食不果腹、生命零乱的贫穷年代。在风雨如晦的民国,爷爷奶奶用朴素的家风,微薄的力量,拮据的家资抚育大伯、二伯、父亲、四叔和姑姑五个子女,在黑暗岁月的罅隙里艰难地生存着、成长着。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跳出农门,将来有个好的前程。爷爷奶奶倾其一生的心力,凭靠羸弱的臂膀,为他们的子女挡风遮雨,相夫教子,书香濡染,传承美德。那一年,爷爷还特意给父亲起了这样一个文雅好听的名字,以此寄望父亲将来有个光明的前途,并叮嘱他们的子女们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跳入“龙门”。当时年幼的父亲,并没有被贫苦的家境压倒,没有被晦暗的岁月吓倒。他遵从爷爷的教诲,用清澈的心灵,坚定的志向,稚嫩的脚步,自觉踏上了求学之路。

父亲7岁入学,解放前的村小在战乱的冲击下总是办办停停,耽搁了不少学业,即便如此,父亲一刻也没有放弃读书的信念。在形同虚设的旧制学校学不成,父亲就一边在家拾草剜菜,放牧牛羊,帮助改善家境;一边跟着上过私塾的爷爷朗读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四大名著,查康熙字典识字。大伯教他学读三字经、百家姓,以及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当过教师的二伯教他做算术题,背诵古诗词,学写作文。所有这些,都在父亲幼小的心田播下了“只有读书,才有出路”的种子。1949年家乡解放后,新中国各方面慢慢恢复了秩序,父亲就读的小学也步入正规。此时的父亲,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更加勤奋努力,靠后天培养出来的吃苦精神,取得了课业上一个又一个优异成绩。上小学五、六年级时,父亲还担任了学校墙报的小编辑,练就了一手遒劲有力的毛笔字;他还热衷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你是灯塔》等红色革命歌曲,自小培养爱党爱国情怀。时年,父亲是一个刚满15岁的稚嫩少年,少年时的父亲,更是一个砥砺前行、学有抱负的风华少年。

02

秉烛修学,执教讲台。1952年,父亲以优异成绩考入胶县师范学校。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家人们喜极而泣。要知道,在解放初期,一个贫穷落后小山村的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奋斗考取师范学校,是一件多么风光的事。年少的父亲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而是信心满满背上简单的行囊,挥泪告别亲人,告别家乡那座贫瘠的小山村,独自一人,又一次踏上了新的求学之路。胶县师范三年的学习岁月,用父亲的话来说,是人生中最为宝贵和难忘的三年。考上师范后,由于学校管生活费,发助学金,父亲从此不再为吃不饱、穿不暖犯困发愁,一门心思把精力用在学业上。在学好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同时,父亲十分注重加强课外自修,经常到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等著作。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父亲开始喜欢上了写作,他主动为学校和班级黑板报撰写稿件,写就的作文常常成为课堂范文为师生所称道。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讲课水平和写作能力,为父亲今后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奠定了根基。1955年师范毕业后,父亲先后在高密西乡的蔡家站、拒城河、呼家庄等公社任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任教期间,无论在哪个岗位,父亲都妥善处理工作和家庭关系,听从组织安排,忠于职守,无怨无悔,默默工作,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尽到一个人民教师的职责。由于表现突出,1975年,年近40岁的父亲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多年来的愿望,同年,被组织调到县文教办任职。虽然不再在一线从事教学,但父亲依然怀念曾经的教师生涯。因为,从教让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从教让他达成了生命的梦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执教讲台20年,在每一个书声琅琅的清晨,或是灯烛摇曳的夜晚,父亲像一颗发光发热的星子,燃烧了青春,照亮了别人。他用丰富的学识,无怨无悔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用言传身教的善举,春风化雨般培育了学生们健全的人格;用严厉和关爱,为子女们树起了“学习并快乐着”的良好家风。

03

风雨春秋,守正笃行。父亲虽是一名知识分子,但他的前半生,一直与国运的兴盛共荣,与生命的苦难共度。出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他,亲眼目睹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欢庆了新中国的成立,经受住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喜迎了十一届三中全的召开,见证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辉煌发展历程。在我心中,父亲称得上是一位历经风雨春秋、饱受人间沧桑的世纪老人。但无论生活如何起落,世事如何变迁,父亲都一直恪守自己做人的准则:修身立德,守正笃行。1957年全国开展的反右派斗争,很多教师被划为右派分子,有的被劳动教养,有的被监督劳动,父亲因家庭出身和个人政治态度坚定而幸免于难。1958年大跃进期间,全国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热潮,学校老师和高年级学生全部停课。为响应党的号召,父亲带领他的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劳动,忠诚担当,毫无怨言,其中的甘苦荣辱,只有他们那一代人自己知道。尤其是“大跃进”后期的三年困难时期,自然灾害频发,粮食十分短缺,地瓜干、榆树皮是家里仅有的一点食物。在饥荒面前,父亲有过辞职外出谋生的念头。但最终,父亲还是说服了自己,靠笃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硬是熬了过来。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在这期间,造反派多次威胁和鼓动父亲加入他们的组织造反,父亲始终坚持原则,立场分明,不跟风去造反,从而安全躲过了那场持续了十年的浩劫。十年间,父亲一直坚守自己入伍时立下的“教书育人”誓言,尽自己的本分给学生上课。即便是停课的时候,他也不去胡来。而是趁着闲暇,独居陋室,排除纷扰,静心阅读革命文艺作品和哲学社会科学书籍,借此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境界。在中学任教期间,他多次被抽调到公社,充分施展写作上的天赋,帮助撰写起草会议经验材料和领导讲话。父亲正直的人格,过硬的素质,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能够赢得公社领导和学校师生的一致认可,可谓是一件很荣幸的事。

04

朴素生活,苦乐相伴。记得我四五岁刚刚懂事的时候,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那时,父亲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三十多块钱,全家人挨挤在几间破旧、低矮的土房子里度日,父亲、母亲、大哥、二哥、姐姐和我,一家六口常常是吃了上顿饭没了下顿饭。面对我们姊妹四人生活和上学的费用问题、穿着问题、接送问题,父亲、母亲私底下有过抱怨,有过苦恼,有过争吵。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家里的日子过得跟凉水一样,既寡淡无味,又苦涩难熬,压在父母心头的,仿佛有一座永远移不开的山。

解放前,父亲挨过饿,解放后,父亲又经历了太多的波折,自小就体会到了和平安定生活的来之不易。即便是六七十年代生活苦了一些,他在子女面前却一直表现得积极乐观,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用“勤俭持家”、“勒紧腰带过日子”的生活态度战胜生活的困苦,毫无怨言地担起养育子女的重任。父亲当教师时,特勤俭,特节约,往往是一件粗布中山装一年三季穿。从不舍得多花一分钱,把辛苦赚来的薪水一点点积攒下来,用于家庭各项开支。工作之余,又披星戴月地帮助在家务农的母亲一起下地挣工分,一起耕种和收获粮食。那时,家中主打的食物是玉米饼子、地瓜面窝窝头、腌制的咸菜,一年下来,能吃上几回猪肉和白面水饺算是一种奢侈了。为保证子女们的营养,父亲工余时间便在自家院子偷偷种了一小块菜地,用以改善家庭饮食。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生活虽然苦了些,但日子过得苦中有甜,苦中有乐,乐中有味。

改革开放后,国家社会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日渐富裕起来。这个时候的父亲,却依旧保持一个知识分子的朴素品质,秉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淡看浮华,看轻利益,看重亲情。对他们这一代人来说,只要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心有所归就行,不必过度追求物质享乐。一日三餐,只需一杯清水,一个馒头,一碟小菜,一碗热粥,父亲就很容易满足,个人从来不舍得浪费一粒粮食,一片蔬菜。

05

从政机关,躬行践履。兴许是伯乐识马,兴许是机缘巧合,1975年秋天,有着20年教龄的父亲被上级一纸调令安排到县文教办任职。在这之后,父亲因管理能力强,业务素质硬,多次被组织委以重任。1981年先后任县教研室主任、计划生育局副局长,1984年任县计划生育局局长,1987年任县工会主席。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从事什么工作,父亲始终发挥党员干部领率作用,坚持原则,严以自律,躬行践履,以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投入事业,取得了斐然成效。从事机关工作期间,主要参与解决了四件大事。一是右派摘帽的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县委工作安排,父亲参加了高密教育界275名右派材料的审定改正。那时候办公条件差,不像现在有电脑和打印机,撰写材料全靠人工反复修改、誊抄,费时费力费脑筋,面对这项事关教师命运的敏感工作,父亲全面领会国家政策内涵,严格书面材料把关,与同事们一起精心进行初审改正。最终,为他们恢复了名誉,恢复了职务。二是招生的事。主持招生办工作期间,严把招生政策规定,全县招生工作未出现任何问题。三是计划生育的事。当时,计划生育已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千家万户。父亲在县委的领导下,坚持人口生育政策底线不动摇,强化科学管理引导,组织创建了计划生育服务站,优化了生育服务措施,荣获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四是基层工会的事。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乡镇企业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新生的乡镇企业组建工会势在必行。为此,父亲以吃螃蟹的精神,先行先试。他亲临一线,深入调研座谈,大力宣传发动,首次在全县乡镇企业内部推动建立了工会组织。同时,在各级工会普遍建立技术协会,组织、引导、服务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这在潍坊市是第一家。

06

发挥余热,善心永存。1997年,是父亲的退休之年。按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父亲,本应赋闲在家,儿孙承欢膝下,安享幸福晚年,但父亲依然闲不住。父亲常说:人上了年纪不仅吃得营养,注重保养,更重要的要有修养、有作为。刚退居二线,父亲就被聘请到县税务局从事文秘宣传工作,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用充满正能量的笔触,记录、报道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足音。父亲虽然年事已高,但坚守党的信念宗旨仍不减当年,先后组织和参与了当地老干部局组织的“我说抗战”、“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有奖征文活动。前些年,作为高密市总工会离退休老干部支部书记的他,在所在单位的支持下,倡导组建了“党员干部之家”,父亲带领系统内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身体力行地参观企业、社区、村居,见证和叙说时代新变化,共同为高密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一起相聚的日子,一起学习的日子,让父亲和跟父亲一样的老干部们消除了孤独感,找到了归属感,体验了幸福感。

坚持正义,不卑不亢,为人诚朴,心地善良,是父亲性格里的最大特质。父亲常说,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岁月如何变迁,不变的是中华传统美德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积淀和弘扬。父亲除了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子女外,还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人,奉献社会。近几年,他挪动着年迈孱弱的身体,多方奔走协调,帮助家庭困难的老党员联系免费做白内障手术;为癌症患者申请帮扶金;为坐公共汽车受伤的老同志联系办理保险赔付金;为党员干部义务讲授古诗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等等。父亲能够发挥余热,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一切缘于一个老党员、老干部心中那股慈悲为民、为人友善的执念。

作者简介:于强,山东高密市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供职于国家税务总局高密市税务局。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高密莫言研究会会员、红高粱文学社理事。先后在各级报刊和新媒体文学平台发表散文、诗歌、随笔、新闻作品500余篇,荣获第二届红高粱文学之星称号、第二届吴伯箫散文奖全国散文新作品大赛优秀奖、中国最美游记全国文学大赛三等奖、“记忆潍坊”征文三等奖、第二届当代精短文学作品一等奖等十多项市级以上文学创作奖项。多篇散文入选《2022胶东散文年选》《当代散文家美文日历》《好生活好散文优秀作品选》等书籍,已出版税收新闻作品集《蓝心集》、散文集《行走的季节》、《深情岁月》。

父亲的年轻岁月(青未了父亲奋斗简史)(2)

投稿邮箱:huanghaisanwen@163.com

壹点号胶东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