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幼儿教育的看法(浅谈幼儿教育)(1)

在幼儿园上班有一段时间了,天天都累得身心疲惫。琐碎忙碌的日常,让人无暇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下,所做的每件事情是否真的正确,是否真的实现了它的既定价值。

其实,心里总是觉得很矛盾,也一直存在着丝丝的隐忧。

孩子就是一棵小树,如何使其长得结实,健壮,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是每位家长,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严肃对待的问题。从孩子能够产生简单的认知开始,两三岁,三四岁,他们的头脑中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好恶观。这个阶段的教育绝对不容小觑,那种所谓的“散养”真的要不得,会害了自己的孩子。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培养孩子善良,健康,阳光的品性,鼓励孩子动手动脑,自己的事情自己主动去做,积极锻炼孩子自理自立的能力,教会孩子要有礼貌,懂规矩,心存敬畏之心。应该说,这些都是我们每位家长和老师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我们究竟做得怎么样呢?三四周岁的孩子,有那么多不会自己脱衣服,脱裤子,脱鞋子,更谈不到自己把它们穿到身上。每次吃饭,衣服,桌子,地上,一层的饭粒。犯了错误,老师的谆谆告诫视做耳旁风,毫不理会,我行我素,想怎么闹腾就怎么闹腾,骨子里压根就没有“规矩”的概念。

对于幼儿教育的看法(浅谈幼儿教育)(2)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是孩子们的本性使然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同样的年龄,总是会有一些孩子可以做得很好。那么究其根源,无外乎某些家长们毫无原则地溺爱,毫无底线地呵护,才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难以提高,依赖性不断增强,无形中便扼杀了孩子与生俱来的主动性和探知欲望。更有甚者,一味地纵容,娇惯,使孩子对什么都无所畏惧,潜意识里一切都唯我独尊,模糊的是非观让他们抗拒任何管束。

只知道爱孩子,却不知道以怎样的方式去爱,才是孩子成长的最佳途径。不可否认,这也是一种悲哀。

上了幼儿园后,老师们很想尽力改变这种现状,可结果如何呢? 处处监控之下,家长们关注的,往往是“为什么没给我家孩子衣服穿立整?为什么我家孩子手上破了点皮?为什么老是说我家孩子,淘气不很正常吗?为什么不喂我家孩子多吃点饭?嘴巴脏了,咋不让老师给你洗?”等等诸如此类的他们心中所谓的重点。

对于幼儿教育的看法(浅谈幼儿教育)(3)

老师们很无奈,本想让这些娇嫩的小树苗承受一些力所能及的历练,以求风雨过后,每片叶子能更加的生机盎然。尽管破了口子,可他们尝到了疼,便知道了什么叫小心;尽管被训斥得痛哭流涕,可他们懂得了如何与别人和谐相处,懂得了是非对错,懂得了什么叫规矩;尽管偶尔穿反了袜子,可他们会因为学会穿了而兴奋。

老师们很想给孩子们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可是真的很为难。因为若非亲自为其穿戴整齐,抑或因为游戏玩乐导致孩子受了点伤,或者批评孩子声音稍大了点,都会招致非议和责怪。家长们要的,是每位老师永远的春风化雨,和颜悦色,永远地无微不至,事必躬亲。老师们无法自豪地告诉家长:“宝宝真棒,今天全是自己穿的衣裤鞋袜!”虽然明知道很多可贵的实践和认知过程,会使孩子沿着良性的方向更好的发展,不是老师们不负责任,更谈不上嫌弃虐待。可事实上,能有多少家长真正地理解老师并且宽容以待呢?除了吹毛求疵,就是小题大做,又有谁会深切体会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呢?几乎没有几个家长会明确地告诉老师——让孩子锻炼自理的能力,不要什么都替他做好。犯了错误严厉点批评,不能总是不愠不火的说教,导致孩子越发地任性,对什么都毫无畏惧。

所以,两难之下,老师们只能选择妥协,竭尽全力地去达到家长要求的所谓完美,以换取家长们满意的口碑。

经常听到媒体上讲,中国的教育出了问题,而且就是从幼儿开始。仔细想想,绝非危言耸听。真的该好好地反思反思了……

对于幼儿教育的看法(浅谈幼儿教育)(4)

对于幼儿教育的看法(浅谈幼儿教育)(5)

对于幼儿教育的看法(浅谈幼儿教育)(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