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法(教你记忆秘诀让你过目不忘)(1)

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法(教你记忆秘诀让你过目不忘)(2)

想知道过目不忘有哪些秘诀吗?过目不忘有一定的规律和窍门吗?下面有“快乐小明星”就为大家分享一些过目不忘的记忆秘诀,希望对你有帮助。

记忆是既记又忆。“记忆”,从表面上看是一个词语,实际上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个是“记”,一个是“忆”。“记”是将知识存储进去,“忆”是将知识提取出来。只有将知识快速、系统地存储起来而又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来,才能谈得上是完整的记忆。试想,我们把知识存储 在大脑中,但不能提取出来为己所用,那还算是你的知识吗?这就好比把钱存到 银行而提不出来一样,那钱还算是你的吗?我们一般年纪比较大点的人可能都有 这种体会,当年在学校里“储存”的一些知识,现在能真正提取出来的并不多, 绝大部分都找不着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这就是当初没有解决好“记”和 “忆”的问题。

我们平常记东西,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儿地往脑袋里装,装得乱七八糟 ,等到要用的时候,怎么找也找不到了。这就好比我们平常往仓库里放东西一样 ,如果不按顺序和位置放好的话,那么到需要的时候,就很难找到。同样的道理 ,我们到银行去存钱,储蓄员都要为我们开个户头,填上一张表,然后将表放在 一个文件夹里,下次在我们取钱时,只要一报上户名,储蓄员就能立即找到所需 要的资料,马上帮你把钱取出来。因此,我们在记东西的时候,也应该分门别类 ,按一定的顺序和位置记好,在以后要用的时候,就能立即提取出来。

上面我们介绍了“记”和“忆”的关系以及要注意的问题。下面我们接着介绍怎样记忆。

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法(教你记忆秘诀让你过目不忘)(3)

测测你的记忆力

在介绍怎样记忆之前,首先测试一下你的记忆力。

下面是15个中文词语: 红旗 火箭 衣架 小鸟 望远镜 黄鹤楼 猴子 篮球 长江 上海 鲸鱼 空中飞人 降落伞 操场 大学生 你看完一遍能记住多少?5个?10个?还是全部?你是不是按顺序记下来的?有没 有颠倒位置?如果是这样,也不能算正确。好,实实在在把你能记住的词语写在 下面:即使写得不对也没关系,即使一个都没写出来也不要紧。

好,通过上面的测试,我们可能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呢?很简单,就 是没记住。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来记,看看情形怎样?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词“红旗”,如果我们在大脑中呈现出“红旗”的图像,并把 它夸张一点,想象得有天那么大,然后火箭飞上天的时候,被红旗阻挡住了,挂在了半空中。我们可以想象火箭在飞上天的时候发出的隆隆响声和冒出的滚滚浓 烟。接着再看火箭的尾翼,怎么还挂了一个衣架?那个衣架好像不是用铁丝做的 ,而是用云彩做的!怎么?那衣架上面还歇着一只小鸟,小鸟居然还拿着一只望 远镜,它一下就看见了黄鹤楼。在黄鹤楼上还有一群猴子。邪了,它们还会打篮 球?打了一会儿,篮球被它们抛到了长江中,“呼啦”一下,就流到了上海。到 了上海,被鲸鱼“呼哧”一下就吞到了肚子里。哪知这篮球突然变成了一位空中 飞人!空中飞人跳上降落伞,来到了操场上,去会见大学生。

现在,你再从“红旗”开始,试着往后面记:“红旗”的后面是什么?是“火箭 ”;“火箭”的后面呢?挂着一个什么?“衣架”。对,是“衣架”;“衣架” 的上面呢?歇着一只什么鸟?“小鸟”。对,是“小鸟”。“小鸟”的后面呢? “小鸟”拿着什么?“望远镜”。不错,“望远镜”。“望远镜”望见了什么? 望见了“黄鹤楼”。对,非常正确。再看“黄鹤楼”上有什么?有一群“猴子” 。一点不错,是“猴子”。那些“猴子”在干什么?在打“篮球”。是的,没错 。“篮球”被猴子抛到了哪里?抛到了“长江”里。对,是“长江”。后来流到 了哪里?流到了“上海”。是的,很正确。到了“上海”,被什么东西吃了?“ 鲸鱼”。对,是“鲸鱼”。鲸鱼的肚子里突然出现了什么?出现了“空中飞人” 。对,非常正确。“空中飞人”一下子跳到了哪里?跳上了“降落伞”。是的, 没错。他接着来到了什么地方?来到了“操场”上。对,是操场。在操场上会见 了什么人?会见了“大学生”。是的,完全正确。

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法(教你记忆秘诀让你过目不忘)(4)

你回忆一下,是不是完全记住了?你还可以试着从后面往前面背,看能不能背下 来。下面我们鼓起勇气,来,开始—— “大学生”在什么地方?“操场”上。操场上有什么?“降落伞”。降落伞是谁 的?“空中飞人”的。空中飞人从哪里来的?“鲸鱼”的肚子里。鲸鱼在什么地 方?“上海”。“上海”连着什么?“长江”。长江上面有什么?有一个“篮球 ”。篮球是怎么来的?是“猴子”扔下来的。猴子在哪里?在“黄鹤楼”上。是 怎样看见“黄鹤楼”的?是用“望远镜”。谁拿着望远镜?“小鸟”。小鸟在什 么地方?“衣架”上面。衣架挂在哪里?挂在“火箭”上面,火箭呢?被“红旗 ”裹住了。

你看看,是不是一下子也能背出来?你是不是应该为自己能倒背如流鼓掌呢? 看来,只要我们找对了方法,记忆并不是一件难事。

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法(教你记忆秘诀让你过目不忘)(5)

下面我们用刚才学的方法再记下面二十个词语,看看能否一下子记住: 玫瑰 手机 脸盆 汽车 苹果 解放军 工厂 计算机 美国 飞船 海洋 奥特曼 泰山 月亮 长江大桥 南瓜 闪闪的红星 衬衫 孙悟空 广州 只看一遍,是不是都记住了?没记住不要紧,再回忆一遍。对吧,记住了吧?再 从后面往前面记,你同样能记下来。现在,你的感觉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轻松 ?其实,记忆本身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因此,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从此不要 对自己说“不可能”。

从上面的测试当中,我们发现了什么窍门没有?开始用的方法,可能是硬记的方 法,结果记不住。后来用的方法,结果都记住了。是什么原因?我们来仔细分析 一下。

第一次记的时候,脑海里没有浮现图像,没有感觉到声音,只有文字,而且是很 枯燥的文字,这是其一;其二,每个词语很单一,也就是说我们是在一个一个地 记;其三,在记每个词语的时候,把每个词语看得很僵死,没有活力,不奇特, 没有动感。第二次记的时候,则恰好相反,在记“红旗”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 火红的颜色,飘荡的线条,天空一样大的画面。在记“火箭”的时候,也在脑海 中浮现出火箭的图像,尖尖的,高高的,并且还有轰隆隆的响声,翻滚滚的浓烟 。除了在脑海里浮现图像之外,还有一点是把每个词语连起来进行记忆的,是整 体记忆,而且是有联系的,编成了一个小故事。这样就不会记了前面,忘了后面 ;记了后面,忘了前面。另外,我们在记忆的时候,把每个词语都赋予了动感, 并进行了夸张。比如记“衣架”的时候,我们说“挂”了一个衣架,这衣架并且 是用云彩做的;在记“小鸟”的时候,我们说“歇”着一只小鸟,这小鸟居然还 能“拿”着望远镜,去看“黄鹤楼”。

其中的“挂”、“歇”、“拿”、“看” 等词都是动词,具有一定的动感,显得很有活力。其中的“衣架”是用云彩做的 ,“小鸟”还能拿望远镜,都很夸张,这样就显得很奇特。由于人们对奇特的东 西很感兴趣,并且也记得牢,所以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些词语。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简单地概括一下。

要记住一长串的东西,你要做到以 下三点:

一 要在脑海中浮现图像

二 要前后互相联系;

三 要夸张、奇特、有动感。

这三点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能牢牢记住。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们会经常用 到的。

为什么老是记不住

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法(教你记忆秘诀让你过目不忘)(6)

本文开头提到的一些家长给我打电话询问为什么记不住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 普遍性的问题。

是啊,为什么记不住呢? 从前面我们对自己的记忆测试中可以发现,要记得快、记得牢,应在脑海里浮现 图像。人为什么对图像记得牢一些,对文字就记得差一些呢?原来我们人的大脑 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负责语言、逻辑思维,右脑负责形象思维,右脑的记忆能 力是左脑的100万倍。右脑可以把需要记忆的场景和事物以照相机拍照的形式转化 为图像进行记忆。需要再现的时候,保存的图像就会自然浮现于大脑中。因此, 记忆图像比记忆文字要快要牢。我们在教幼儿识字的时候,总是采用看图识字的 方法。比如教幼儿识“苹果”的时候,就指向苹果的图片,识“椅子”的时候, 就指向椅子的图片。如果单纯教“苹果”、“椅子”,就很难记住。为什么呢? 因为文字本身很抽象,我们记文字是靠左脑记忆,所以很难记住,即使记住了, 也很快忘掉了。如果把它转化为图像,那就很形象了,是用右脑在记,所以很快 就记住了,想忘也忘不掉。

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法(教你记忆秘诀让你过目不忘)(7)

因此,我们记忆的时候,应该把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形象的东西,让左、右脑并用 ,不能单凭左脑记忆,这样才能记住所学的东西。这就和走路一样,要用两条腿 ,不能只用一条腿。

适时复习是记忆的朋友 我们提倡左、右脑并用,就会记得又快又牢,这是相对于单凭左脑记忆而言的。

是不是说我们用左脑和右脑同时记忆就会一蹴而就呢?并不尽然。我们还需要进 行另外一项工作——适时复习。适时复习是记忆的朋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曾经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他绘制的著名的“遗忘曲 线”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他指出,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20分钟、1小时、 24小时,遗忘的速度是先快。

因此,我们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识记材料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在这个时间 内稍加复习就可以“记忆犹新”,否则就会“形同路人”。我们在复习功课的时 候,有时候感觉就像是新的似的,就是复习的时间太隔长了的原因。了解了这一 点,我们以后可就要注意!可千万别以为什么时候复习都是一样的。

那么,涉及到具体的复习时间是什么时间呢?根据遗忘曲线,科学家们对复习时 间做了科学的安排,大家按照这个时间去复习,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记忆效果。其 具体复习时间是: 第一次:20分钟 第二次:1小时 第三次:2小时 第四次:1天 第五次:1周 第六次:1个月 第七次:3个月 我们了解了具体的复习时间后,就要按照这一科学规律进行复习,这样既能为你 节省更多的学习时间,又能为你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