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夫妻上岛造20000㎡的家:捡海洋垃圾、自制家具,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83岁老人靠捡垃圾养活?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83岁老人靠捡垃圾养活(90后夫妻上岛捡垃圾)

83岁老人靠捡垃圾养活

烟台夫妻上岛造20000㎡的家:捡海洋垃圾、自制家具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一条

ID:yitiaotv

自述:李野野

编辑:徐莹

责编:庄娅琼

网站编辑:卝生

2021年春夏,

病后初愈的设计师李野野与先生闫盐,

在山东烟台的养马岛上,

租下一处近30亩的农场,

开始了岛屿生活。

李野野、先生闫盐、阿拉斯加“牛牛”

中秋,养马岛落日

他们改造几乎不通水、电的农舍,

凭借木工手艺自制家具与门窗,

同时修整花园、农田和林地,

也回收海洋垃圾,打磨成屋内屋外的装置……

夫妻俩是亲力亲为的田园生活者、环保践行者。

改造后的农舍

柿子林与花园交接处的露营烧烤区

中秋前后,

一条拜访了他们的农场。

为什么要从都市跳脱出来?

为了获得有创造性的、可持续的生活、

成为身心平衡的“岛民”,

他们做了怎样不懈的努力?

穿行于玉米地

李野野和先生闫盐的家“藏”得很好。养马岛其实不难抵达,从烟台市区开车往东,走完不长的跨海大桥后,就快到了。绕过几道弯,上坡,下坡,司机问:“这里有民居吗?”目的地就在树林一侧,小道的蜿蜒处。

大概一年半以前,李野野夫妻俩租下这处近30亩的农场,一边亲手改造,一边慢慢融入岛上的田园生活。改造仍处于第一阶段,能看到被注入了设计心思的农舍、初具规模的花园、自制的木家具和待修缮的房屋,也能看到结出果实的林木农田和没有来得及修整的大片土地。

房前的花园

罗纹针织帽、长袖衬衫连衣裙

两面穿马甲、高帮手工时尚雨靴 均来自AIGLE

初夏的花园

李野野不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岛屿日常:改造心得、设计构思、自然风光、环保手作。夫妻二人亲手打磨得来的房屋田园和一日三餐,朴实,也精巧。中秋节前,一条上岛观察他们的生活,主要问了3个问题:

1、想要舒适便捷地生活在乡村,难吗?

2、岛屿生活,尽是美好吗?

3、身与心、二人生活与外在环境,获得可持续的平衡了吗?

以下是李野野的讲述。

01

我们为什么要成为岛民?

两三年前,我与合伙人在长沙打理一间软装设计工作室,先生闫盐在烟台,是建筑设计师。2020年初,我们结束异地恋,准备婚后定居长沙,过常规的都市生活:买房、生子、用心工作、偶尔旅游休闲。

我们曾经相约,等四十多岁后,一起拥抱田园。我俩的性格挺互补的,他钟爱大山好水,有瑜伽、冥想的习惯;我是比较典型的城市女孩儿,喜欢体验滑雪、冲浪、跳伞之类的运动,虽然也爱自然风光,但那时候更留恋长沙的热闹与烟火。

没想到,约定中的生活提前十多年就能开始兑现了,不知道算不算意外之“喜”?

2020年,我生了一场病,于是停下所有工作,在先生的陪伴下,积极地接受治疗。治疗间隙里,为了调整状态,我们开始旅游散心,后来自驾往返于长沙和烟台之间,也在外露营。身体和精神状态都逐渐好转。我们心里一动,不如住得靠自然近些,找一个适合我俩、距离城市不远的乡村生活吧。

李野野有罗列愿望清单的习惯

田园生活需要手艺

AIGLE 防风防雨透汽短款夹克

其实早在我和闫盐认识的那一年,2017年,我们就在烟台的养马岛上租过一间屋子,做木工坊、工作室、养花种菜。

巧的是,2021年春节期间,他在网上浏览到这片农场的信息,农场就在养马岛。

养马岛的礁石滩

养马岛不大,不到14平方公里。

农场就在小岛中央的坡地附近,没什么海腥味,面积接近30亩,租金尚能承受。我当时专门爬上屋顶,竟然能远远地眺望大海。终于有机会实现许多过去无暇顾及的愿望,我们这么想着,就付了租金,租期16年。2021年4月,改造正式开始。

打磨木质桌面

农场内的大部分房舍尚待改造

我们几乎亲力亲为,虽然忙碌,但是过得十分专注。过去我常常加班,日常节奏非常快。上岛之后,“时间”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甚至无法度量我们的生活。就像打理花园或菜地的时候,一个上午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竟然能脚踏实地完成那么多劳作任务,感受到了过去少有的悠哉和充实。

春末夏初的果林与农田,在乡村,对每时每刻保持感知

牛牛十分喜欢大海

季节和时令的变化才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我喜欢这里的雪;春天的脚步非常明确,看着眼前从荒凉复苏为一片绿色,那种勃然的生机尤其激励我、映照我的心境;夏天的生活和海分不开,岛上气温常在35℃以下,海水把热气都冲刷走了;秋天最热闹,整个果园、农田都在收获和绽放。

02

劳作才能悠然田园

我们知道,相较城市而言,乡村生活不那么便利。但真实状态和我们的想象仍旧稍有差别,用我先生的话来说:“虽然喜欢,但在还不够了解土地的时候,就一头扎了进去”。

穿过一小片树林,走进农场大门后,就能看到5间相距不远的农舍。房前有小块花园或菜地,农舍背后则是大片大片的核桃林、柿子林、玉米地、松树林……

我们打算在不大动干戈的前提下,将5间农舍分别改造成主卧、次卧、工作间及餐厅、木工坊、仓库。我原本想着,一边改造,一边在社交平台分享心得,等身体状况再好些,就多画画,多做装置,甚至重拾一些和设计相关的工作,建一个真正的由兴趣而生发的乐园。

但是,从去年4月动工到现在,我们只完成了1间农舍和它前后院的修建,它暂时成为容纳卧室、工作间和开放式厨房的主屋。

改造后的养鸡房,目前的临时主屋

这间农舍曾经是水泥饰面的养鸡房,大约100平方米,地面杂乱,空间也不通透。我们拆除了室内繁多的水泥柱,把整个房子打开来,用家具柔软地划分空间。

开放式厨房及水泥橱柜

废弃的水泥柱被回收利用,成为厨房橱柜的部分基础材料,既能减少预算,也很美观。水泥的硬度高、可塑性强,冷静的灰调和木质家具各成性格。

我们不改变房子的结构,尽量做清扫型翻修:涂刷墙面,重新为地面打水平基垫,将塑钢门窗拆除,我先生和当地木工师傅一起做了新的松木门窗……

亲手搭建的壁炉

北方的冬天,取暖很重要。慢慢摸索后,用水泥搭出了一个立柱型壁炉,修正烟道和测试功能时费了不少功夫,但能看着火光,围在自己研究出来的壁炉旁烤东西吃,真是治愈。我们也考虑过,给房子添加保温层,只是造价比较高,决定从长计议,所以12月底~来年2月最寒冷的时候,暂时回市区居住。

改造进行中

在乡村,当然能雇人来完成所有的改造和劳作,但在我看来,动手能力仍旧是生活的基础。亲自拟定有设计感的整体规划,然后亲手实现它,似乎更有意义。何况,像这样大的农场,除非有非常充足的改造预算,是不能事事假手于人的。

我和先生分工,我侧重于室内设计,他多多顾及花园田地和木工活。出于兴趣,我也学习了很有用的技能,瓦匠、木工、种植……这些非必备技能,真的可以为生活带来更多创造力。

夫妻二人第一次相遇时做的椅子,也被运到了养马岛

农场花果、海边的贝壳和手作小物

木工是我们夫妻二人的共同爱好。我和闫盐就是在木工坊认识的。2017年,各自在工作之余,到长白山学做木工,我体验十天,学习做一把木椅子,他在那待了三个月,学得更系统。我先生的专业是建筑设计,但过去在设计院的工作难免让他感到倦怠,反而是木作,既有建造,也有创造,他非常喜欢。

用边角料做边几

阅读角落

家具形成软性的隔断

过去常做小的生活物件或雕塑摆件,到了农场,我们就自己做家具。

主屋里的家具,大体分三种,展示柜、餐边柜、床架等大件,多是他与当地上了年纪的木工师傅用樱桃木、黑胡桃木等一起做成的;第二种是我俩的作品,我发现过一块木料,木头的巴结像眼睛,边缘的木须如同马毛,于是合做了一把“独角兽木马”;还有一种属于剩余木料的再利用,两个小边几就是我用做家具的边角料搭出来的。

03

预算有限困难却远超预期

我给改造养鸡房定下的经费是5万。但从去年底到现在,不算家具,农场的整体基建、养鸡房的硬装改建一共花了30万左右,基建改造耗时长、投入大,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

最初,所有的房间都没有通自来水,用电负荷也极低,几乎只能供一台立式空调运转。水电改造不可避免,这一改,近7个月就过去了。

李野野的父亲帮忙整修养鸡房内的电路

电线和水管都得请专人排布。原本配备的自来水管损坏了,我们决定引井水。好在岛上有矿泉水厂,沿用比较传统的方法,做分段进水,为直饮水做了三层过滤,保障健康。请来挖掘机,在三栋农舍的房前屋后都铺设水管、进水管,管线足有500多米。

如果水电基建过关,工作量会小得多。其实我们刚发现这个问题时,不得不调整所有计划,焦虑过一阵子。好在能相互扶持,存有解决问题的信念,家人也很包容。我爸爸在退休前是高级电工,被我从长沙请来,坐镇帮忙了6个月。他最担心的,还是我和闫盐对付不了这么大的地方,尤其我还在身体恢复期,不能太劳累。

盛夏的花园

困难当然不止一处。我是学环艺出身的,原本觉得绿化改造不是难事。实践后才发现,规划知识在这几乎施展不开,要补的种植技能可是太多了。我们最初买了一万多颗种子,育了几千株苗,成活率却很低,再加上岛上大风,好不容易成活的苗又夭折了一半。将近三百平米的绿化改造区,种植只能分块进行,否则前期的投入太大。

造花园,搭配植物时还得考虑花草的季节性,春去秋来都要有花可赏、有叶可观。四月里,绽放的月季花能从农场大门口一直蔓延到养鸡房前院,前后院里种得多的,还有大丽花、大花葱、芍药,此外就是鼠尾草等观赏草类,胜在好打理。

柿子林与花园交界处的露营烧烤区

今年夏天,我们在柿子林和花园交界的地方,开辟了一小块露营烧烤区。挖土打底、铺碎石、布置软装,有了前期的种种经验,这块的建造比较顺利。完成后,我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花园改造原则:

“该花的钱一分都不省;

能自己动手,绝不找工人;

能育苗和扦插的花,绝不买大苗;

移不动的路面建设,尽量控制预算;

能搬动的软装家具,按自己的喜好选择。”

核桃林

比绿化区面积更大的,是果园和田地。我们刚接手时,核桃林全被爬藤类的植物笼罩着,杂乱而荒凉。请来4位工人帮忙,花了近2周,才将核桃林的枯枝杂藤清理完毕。农场除了核桃树,还有无花果树、柿子树、石榴树、樱桃树……

从5月到10月,我们都有果子吃。无花果春秋最多,个头小而甜。核桃来不及采摘,就捡那些落在地上的成熟果实。养鸡房前有一颗桃树,整个夏天,常常听到“啪!”的一声,桃子离开枝叶的牵绊,直接砸进地里,慢慢腐熟为养料。

清甜的黄瓜

摘玉米

9月,正是核桃成熟的时节

AIGLE 高帮手工时尚雨靴

我们不擅长种菜,但终于能分辨时令蔬果,懂得了“不时不食”。去年,请了一位本地人帮忙照看农田,菜根本吃不完。今年只能靠自己,收成随机了许多,但西红柿、黄瓜、豆角、冬瓜、辣椒等等能现采现吃,荆芥、香菜、大葱、韭菜全年都有。北方的西红柿果香浓郁,好吃极了!

在我看来,打理一个农场,并不是“有钱就行”或“需要很多钱”的事情,热情、可持续地输出想法,在脚下这片土地做出自己的“创造”,才是最重要的。

04

关心粮食,蔬菜和洁净的大海

从农场出发,步行一公里左右,就能走到海边。这片海很美,尤其是天气好的时候,甚至泛着琉璃一样清透的蓝绿色,晚霞又能把海与天都镀上一层金黄。

被冲上海滩的飘浮球

岛上生活久了,去海边的频率越来越高。当地人常常在退潮时赶海,我们也尝试过,沙滩上最多的是蛏子,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找到海参。我们还会捡一些贝壳、石头、海玻璃。

每当涨潮,海洋垃圾就可能随着海浪被卷到岸边,有飘浮球、矿泉水瓶、渔网、鞋、泡沫盒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塑料。我第一次看到大量的海洋垃圾时,挺震惊的,觉得那片海似乎都不再蓝了。所以想做点什么,即便力量十分微薄,但小水滴也能汇聚成浪花吧。

由飘浮球做成的装置“海洋毒苹果”

由飘浮球做成的新年装置

去年10月份,我和我妈妈在海边溜达,想收些花种子回来播撒在花园里。突然发现了一个暗红色的飘浮球,它像一颗苹果,我就把它带回了家。附近的海域属于养殖区,所以海边不时有飘浮球。飘浮球串成一个装置,挂在窗边,成了我的第一个海洋垃圾装置,取名“海洋毒苹果”。

贝壳装饰画

改造捡来的飘浮球

由各种废弃物改造而成的猫咪乐园

再后来,我常常带着阿拉斯加犬“牛牛”一起去海边,它会帮忙捡垃圾,我常常收集一些,带回家做改造。去年,用好多暗红色飘浮球做了一个比较大的室内装置,庆祝新年;又利用海洋垃圾、废弃轮胎、塑料瓶盖等,给散养在农场的猫咪们做了些玩具,玩具挂在柿子林里,就是猫咪的乐园。

这些点滴日常汇聚起来,不正是环保、减塑的生活吗?

闫盐做得一手好菜,李野野很享受和先生在厨房忙碌的时光

岛上生活非常规律,无非一日三餐、室内外劳作、海边遛弯以及学习新知识。但环境带来的变化是无形的,我们好像也渐渐融入了这个岛屿的某种自然循环之中。

每天的垃圾,必须自己开车运到大路上,放进指定的大垃圾桶里。所以,我们在垃圾分类方面做得非常细致。干垃圾、可回收垃圾好处理,湿垃圾大多“回”到土地。农场散养的几只鸡,给我们供应日常所需的鸡蛋,厨余多半成了它们的饲料,余下的就和落叶、落花、杂草、树上掉下的果子一起堆肥,最终成为土地的天然养料。

在岛上,和朋友们

生活也越来越精简,少购买非日常必须的物件,能自制的、能被废物利用的,就尽量动手做改造。

正因为手艺活,即便我们在岛上,还是有常来常往的朋友圈,他们大多住岛外,但大家志趣相投:有人是摄影师,有人做木雕,有人学国画,有人做皮具,还有做娃娃、葫芦的……

清亮的海水

堆雪屋

目前,农场仅仅处于改造的第一阶段,我也只做了三到五年的计划,更远的还未知。中秋过后,我们开始改造次卧,主卧动工要等到明年了吧,因为气候的缘故,11月份后就不太能施工了。

北方的冬天,的确少见绿色,多了萧索,但这里的雪多美啊,我们安心做木工、做手艺之余,可以在树林里搭一个雪屋,那是最自然的农舍。每个季节,都有属于它的乐趣与枯荣。

鸣谢:AIGLE

部分图片、视频片段由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