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关问题?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关问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关问题

考点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进程时间原因方式表现影响开始 15世纪末16世纪初 欧洲资本主义兴起;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商贸往来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出现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 商品输出机器生产方式的确立和推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最终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资本输出资本主义国家完全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美苏“冷战”的结束;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建立;跨国公司的推动 。 经济体制趋同 经济全球化(1)利——加强了各国的交流和合作,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整个世界的和平、合作与发展。(2)弊——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给人类带来了危机和挑战。 考点六: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日欧)的发展美 国西 欧日 本50至60年代特点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尤其迅速。20世界50年代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美国之后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原因政府调整经济政策,改善人民生活根本原因)美国的扶持(为对付苏联,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美国扶持等70至80年代特点受到1974-1975年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 西欧经济持续繁荣。1974—1975年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大打击,日本经济发展速度一度减缓。原因1974—1975世界性经济危机。 西欧国家走向联合,成立了“欧共体”组织。20世纪80年代,日本采取“科技立国”政策,经济取得发展。 90年代特点 进入新经济时代,具有信息化和全球化特征。西欧、日本和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原因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共同原因①政府适时的调整经济政策;②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发展科技和教育。(西欧和日本还有一个共同的外因:美国的援助或扶植)给中国的启示或经验① 坚持改革开放,政府要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② 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坚持科教兴国战略③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考点七: 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科技)革命第二次工业(科技)革命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起止时间18世纪60年代-184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领先国家英美、德美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核心成就瓦特改良蒸汽机电的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进入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理论依据牛顿力学理论法拉第电磁学爱因斯坦相对论交通工具轮船、火车汽车、飞机高铁、航天飞机生产形式大机器生产流水线生产自动化生产新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变为工厂)垄断组织跨国公司新的能源煤炭电力(清洁能源)、石油原子能(核能)新的动力改良型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核动力形成背景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经济:英国在18世纪后半期成为“日不落帝国”,市场需求扩大。政治: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确立;经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对商品的需求增加。政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军备竞赛的需求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特点① 首先在英国的轻工业部门开始② 发明者多为有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① 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② 从重工业领域开始③ 后起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④ 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最突出特点)①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最突出特点)② 科技的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几种技术的革命。③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 影响生产力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形成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产生与发展。垄断组织产生,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经济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国际格局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瓜分世界,进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推动了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中国(1)消极: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积极: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中国(经济)近代化开始。(1)消极: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积极: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1)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成就:1964年,成功研制原子弹;1967年,成功研制氢弹;1970年,成功研制人造地球卫星。(2)应对策略:制定了863计划,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启示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该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②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科技,趋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