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四公司总部(上海的子弟兵祖国的筑路人)(1)

在上海,有这样一支队伍,虽是中央在沪建筑企业,却是生在上海、长在华东,有着近70年发展史的上海子弟兵。回眸历史,他全面亲历、参与、见证着家乡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他寄情于黄浦江畔,建功在天地之间。

从老一代上海人口中的1号线、明珠线(上海轨交三号线)、新客站(上海站)、真如新客站(上海西站),到南北、嘉闵高架,莘庄、逸仙路、真北路立交,从上海城市内、外环线,到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再到世博会、进博会配套工程、上海长江隧桥、上海轨道交通网,北横通道、机场联络线……一路走来,这些上海攸关民生、见证发展的重大工程,都有他奋斗的身影。他是上海最深情的建设者,也是最忠诚的守护人——他就是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铁二十四局)。

他在时代的历练中成长壮大,在与祖国共奋进的壮美征途上,始终活跃在基础设施建设一线,先后参建全国50多条高速铁路、50多条普速铁路、20多个铁路枢纽及近千项上跨下穿铁路既有线工程;参建全国各地公路工程170余项,总里程超过3000公里;参建30多个城市的40多条轨道交通线;参建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杭州G20峰会等配套工程,以及学校、医院、车站、体育场等大型公用设施。他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倡议,参建了俄罗斯、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等10多个海外国家的铁路、公路、房建、机场航站楼等工程,传承坦赞铁路精神,绘就亚吉铁路动脉。

无论身在何方,中铁二十四局始终初心如磐,时刻以上海标准、上海速度、上海质量,彰显着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方案。

斗转星移,伴随着企业发展的,始终是文化血脉的传承,他们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四公司总部(上海的子弟兵祖国的筑路人)(2)

中铁二十四局总部新办公楼揭牌。

与生俱来的铁路基因,战功显赫的峥嵘岁月

在原铁道部“主辅分离”的改革背景下,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成立于2004年3月16日,是一个年轻的“老单位”——由原上海铁路局所属上海铁路建设集团、福建铁路建设集团和原南昌铁路局所属南昌铁路工程集团三家单位重组而成,成立时总部位于上海市会文路2号,与上海铁路局仅仅一路之隔。中铁二十四局前身之一的南昌铁路工程处曾更名上海铁路局南昌工程总公司,从这个意义上讲,中铁二十四局的铁路基因与上海血脉与生俱来。

与生俱来的铁路基因,成就了中铁二十四局人铁的作风、铁的纪律、铁的担当,练就了中铁二十四局人铁路施工的过硬本领,敢打硬仗,能打胜仗。

上个世纪50年代初,面对旧中国留下的满目疮痍、支离破碎的铁路线,上海、南昌、福州铁路局响应党中央号召,分别成立铁路工程处、基建处,组织专业力量大规模抢修铁路、建设新线,当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路先锋。

上海铁路局铁路工程处于1953年成立,南昌铁路局基建处于1958年组建,福州铁路局基建处于1959年成立。穿越历史的烟云,那是一段艰辛的历程,更是一段奋斗的岁月,中铁二十四局的先辈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将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从地图上规划的一条“虚线”,变为横贯四川盆地的物资流通大动脉,拉开了新中国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序幕;用12年的艰苦鏖战,建成被联合国誉为“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的成昆铁路,筑起三线建设时期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后方基地的钢铁长城;辗转9000公里外的东非大陆,让纵贯千里、见证中非友谊的坦赞铁路驰骋在千里莽原,为新中国发展外交事业和国际地位的确立辟出一番天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20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改造提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华东作为铁路建设的主战场,中铁二十四局组建的前身,上海、南昌、福州三大铁路建设集团精锐尽出,他们用赤诚的家国情怀、坚定的奋斗意志、无私的奉献精神,投身于谋求国家富强的执着追寻。在“中取华东”“再取华东”的战役中,强化改造南北第一通道,新建上海新客站,使京沪线成为我国第一条中等水平的现代化铁路;扩建东西第一通道,沪杭线全部建成复线,浙赣线修建部分复线;兴建东西第二通道,鹰厦铁路实现电气化;参与建成世界首条强涌潮河段桥梁——钱塘江第二大桥,将沪杭、浙赣、宣杭、萧甬铁路等重点工程串联,盘活华东一带的经济交通。在“强攻京九”的大干节点,万人作战,多点出击,让这条国内投资最多、一次性建成最长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在华夏大地延伸,浇灌稳定、繁荣。

伴随经济高速发展对铁路运力提出的新要求,1997年起,以主要干线铁路大规模技术改造为主的铁路六次大提速登上历史舞台。至2004年,经过先后5次进行的大面积提速,我国列车最高时速提至160公里/小时。正是在这个时期,冲锋在铁路大提速一线中铁二十四局先辈,参与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赣龙铁路、宁启铁路、渝怀铁路、萧甬铁路建设,在世纪之交,用一条条日新月异的铁路,铺陈开中华民族万象更新的壮丽画卷。

正是那段峥嵘岁月,这群来自上海、南昌、福州的铁路建设者,听从号召,艰苦奋斗,令行禁止,攻坚克难,厚植积累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宝贵财富,得到铁道部高度认可与赞扬,时任铁道部部长曾在上海铁路建设集团题字“勇于拼搏 锲而不舍”,以示褒扬。“勇于拼搏锲而不舍”这八个字,正是中铁二十四局前身,三大铁路建设集团建设者那段峥嵘岁月的真实写照。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四公司总部(上海的子弟兵祖国的筑路人)(3)

五年来,安全准点实施各级封锁施工26905次。

历史注入的铁兵军魂,时代淬炼的钢筋铁骨

今年3月16日上午8点,国旗、司旗在中铁二十四局海内外近200个所属机构、施工一线嘹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10000余名员工的铮铮誓言汇成铿锵的律动。这一天,中铁二十四局总部及所属各单位、项目部以“奋进新征程,一起再出发”为主题举行了升旗仪式,并进行国旗、司旗下的讲话和《员工誓词》集体宣誓。

3月16日,是中铁二十四局的“企业文化日”。每到这个日子,中铁二十四局党政工团各级联动,从集团总部到一线项目部,从国内到海外局属机构,都会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访谈沙龙、征文演讲、文体活动、团队建设……全局员工全员参与,畅谈企业文化,共聚发展合力,共同庆祝这个重要的时刻——2004年的这一天,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成立,来自上海、南昌、福州铁路建设集团的三军将士,整装入列,擎起中铁二十四局旗帜,汇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麾下。

中国铁建前身为战功显赫的铁道兵部队,就这样,这支生在上海,长在华东的铁路建设大军,被历史注入了光荣的铁道兵军魂,铁道兵前无险阻,铁道兵前无困难,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令人感慨的是,铁道兵部队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开路先锋”的黄逸峰同志(1906-1988),曾任上海铁路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家乡上海,见证了中国铁建与中铁二十四局的不解之缘。

听从党的号召,紧扣时代脉搏,将上海铁路基因和铁道兵军魂融入血脉的中铁二十四局,再次启航。全面投身完善国家普速铁路路网布局和高速铁路建设探索,在奋进中不断转型升级,在时代中淬炼出钢筋铁骨,在市场的搏击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奋斗,披星戴月,风雨兼程,换来今日回眸似锦。

建局17年来,中铁二十四局人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心无旁骛拓宽企业发展之路,责无旁贷筑牢品质发展之基。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不断多元,企业综合实力、影响力、美誉度今非昔比。先后参与了京沪、京福、沪昆、沪宁、沪杭、杭甬、杭黄、宁杭、昌九、合武、合宁、合安、甬台温、温福、厦深、金温、通辽、皖赣、商合杭、连镇、连徐、连盐、京唐、南沿江、常益长等50余条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为祖国大地编织高速铁路网,参与了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路、市政公用、房屋建筑、机电安装、水利水电、矿山、电力、通信等工程建设,先后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金、银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50余项,中国市政工程金杯奖和省部级优质工程奖100余项,获得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建筑业诚信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行业信用保障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80余项。

注重创新赋能,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在长期的工程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在高速铁路建设、铁路既有线改造、上跨下穿铁路既有线、软土地基处理、各类深水、大跨、异型桥梁建造、长大隧道施工、电力、通信、信号、电气化、高速公路、高层建筑和城市轨道交通等施工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强大而雄厚的施工能力。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及众多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拥有大批国家级、省部级工法、国家发明专利和行业标准,创造了多项中国企业新纪录。

时至今日,企业经营承揽已是建局之初的16.8倍,施工产值已达当时11倍之多,人均经济指标稳居中国铁建第一方阵,企业逐步由承包商向投资商、承包商、运营商转型。

建局17年来,二十四局不忘初心致力打造民生盛宴,始终把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努力方向,弘扬“每次出发都是回家”的家文化,坚持建家建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开展星级职工食堂评选、组织职工反探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推动建家建线工作上台阶,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积极扩大共建共享,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2019年12月,中铁二十四局总部从会文路2号搬至邯郸路8号,告别福地静安,迁入魅力杨浦,曾经铁路时代的记忆渐渐远去,回首17载辉煌征途,优秀的文化血脉,始终在实践中得到传承与升华,引领发展,凝聚人心,催人奋进。

中铁二十四局人秉持“责任、诚信、创新、包容”的企业价值取向,传承铁道兵前无险阻,铁道兵前无困难的铁道兵军魂,在“打造成中国铁建华东知名品牌”的“东方铁建”梦感召下,聚力奋进,崇尚实干,接续奋斗,勇创一流。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四公司总部(上海的子弟兵祖国的筑路人)(4)

中铁二十四局参建京沪高铁上海虹桥枢纽。

不断赓续的红色血脉,勇于担当的铁建劲旅

红色是国旗、党旗的底色,中铁二十四局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党的方向为方向,党的意志为意志。无论是铁道部时代的筑路先锋,还是国资委旗下的铁建劲旅,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铁二十四局人用一座座丰碑抒写对党的忠诚,向祖国和人民献礼。

建局17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铁二十四局党委始终强思想、重引领,把方向、管大局,担使命,履责任。红色初心是中铁二十四局与生俱来之本,砥砺前行之魂。

红色力量奔腾不息。二十四局党委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坚决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不折不扣推进“党建入章程”,基层基础持续夯实,坚持“四同步、四对接”。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工程干到哪里,党支部就建在哪里,在中铁二十四局党委“四先两创”党建文化品牌的凝聚下,全局数千名党员亮身份,比贡献,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创先争优,攻坚克难,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在施工一线,一股股强劲的红色力量在中铁二十四局奔腾不息。

红色担当最可信赖。中铁二十四局党委主动扛起为党分忧、为民造福的政治责任,积极投身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多所学校、妇幼保健院、卫生执法监督所和卫生应急指挥中心,蒲虹公路,承建了新疆莎车综合福利中心、莎车体育中心、西藏日喀则珠峰开发开放试验区开放大道道路工程等一批援疆援藏项目,全面助力脱贫攻坚、抢险救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战役,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始终做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红色青年朝气蓬勃。2017年6月,革命老区井冈山上草木葱茏,在团中央井冈山团校,近百名来自中铁二十四局,身着红军装的青年在这里集结,一面“红铁连”旗帜格外鲜红,“我是光荣的红铁连战士,我要用铁的纪律,铁的作风,铁的担当,高举团旗跟党走……”铮铮誓言犹在耳边回荡。这是在中铁二十四局党委领导下,共青团打造的青年文化品牌“红铁连”的基础课程,除了井冈山现场教学,还有对话抗战老兵,“红铁连”新兵军训等科目,青年以这种方式,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铁兵精神的洗礼。数百支“红铁连”青年突击队,活跃在经营开发、安全质量、施工生产、创誉创效以及地方抢险救灾一线,数千名“红铁连”青年志愿者,投身在企业服务、社会公益的一线,他们忠党爱国,朝气蓬勃,乐于奉献,不怕吃苦,红色血脉在中铁二十四局青年身上,得到了生动的诠释与传承。

红色引擎强劲有力。中铁二十四局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抓党建,红色基因底色愈鲜明,红色引擎作用更强劲,有力推动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转化为企业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企业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发展步入快车道。生产经营连年向好,企业改革稳步推进,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坚持聚焦主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诚信履约深入人心。做响铁路营业线施工品牌,仅过去五年,安全正点实施各级封锁施工达26905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无砟轨道、大跨度桥梁、长大隧道、风电塔筒、装配式建筑等技术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BIM技术应用,开展智慧工地建设。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如今的中铁二十四局,拥有“五特五甲”资质,下辖14家子分公司,7大区域指挥部,高素质、高学历员工万余人,他们承载上海铁路基因,弘扬铁兵精神,砥砺军魂匠心,征战祖国南北,彰显央企担当,在工程建设领域不断刷新“国内之最”,创造多个“世界第一”,真正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11月上旬,中铁二十四局第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新征途的号角已经吹响。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立足党的百年新起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铁二十四局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坚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传承文化血脉,编织大地经纬,成就美好未来,以优异成绩向哺育、见证中二十四局成长的上海家乡人民献礼,向繁荣昌盛的伟大祖国献礼!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四公司总部(上海的子弟兵祖国的筑路人)(5)

中铁二十四局参建全国首条高架轨道交通线路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现3号线)通车。

作者:李晓巍

编辑:范家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