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听听声音》1.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有来自(动物)的叫声,有来自(自然界)的声音,还有来自(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整理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要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整理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要点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整理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要点

第一课《听听声音》

1.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有来自(动物)的叫声,有来自(自然界)的声音,还有来自(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2.声音有(高低)、(强弱)等特点。

3.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悦耳、动听),比如(黄鹏乌叫声);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刺耳、难听),比如(汽车喇叭声)。

4.在车站、菜市场等地经常会听到(嘈杂)的声音。

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弹拨)橡皮筋,橡皮筋会发出声音。

3.(拨动钢尺、击鼓、敲打音叉)都能发出声音,同时看到物体在(振动)。

4.吹竖笛是(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5.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把手放在喉结处,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第三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2.在(真空)的环境中,声音(不能)传播。

3.我们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棉线)传播的。

4.不断抽出玻璃罩里的空气,玻璃罩里的闹钟铃声会(越来越轻),直至(听不见)。

5.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第四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依靠它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声音。

2.我们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3.强弱不同的声音,声音(强)则引起鼓膜振动幅度(大)。

4.外界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信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第五课《声音的强与弱》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描述。

2.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拨动橡皮筋和敲击鼓面)等,都可以说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和声音强弱的关系。

第六课《声音的高与低》

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描述,

2.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3.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会改变,伸出(长),振动(慢),声音(低),伸出(短),振动(快),声音(高)。

第七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许多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比如(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

2.影响弦乐器的弦的音高因素有(弦的松紧、弦的长短)等。

3.(紧)的弦,(短)的弦,振动频率(快),音高(高)。

4.(松)的弦,(长)的弦,振动频率(慢),音高(低)。

第八课《制作我的小乐器》

1.我们可以用(确、吸管、橡皮筋)等材料制作小乐器。

2.用同样的力连续敲击杯壁,不断往杯里加水,声音会越来越(低)。

3.用小锤敲击两个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管,发出的声音高的是(短铁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