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四章、郭德纲唱《大西厢》:一个小学毕业生对传统曲艺的传承与创新

郭德纲在接受凤凰网《非常道》采访时说:虽然外界传我跟土匪似的,但我是个文人。老郭这句话说出来掷地有声,但听众却“噗嗤”笑了,说:如果郭德纲是文人的话,我就是个科学家!看了“科学家”的发言,我突然想问:你是修理地球的“科学家”吧?

郭德纲读的书还真不少,他说:可以没文凭,不可以没文化;可以不上学,不可以不读书。据说,郭德纲家的书房有一个小剧场大小,市面上见的书,他家基本上都有。

郭德纲早期唱大西厢(郭德纲唱大西厢)(1)

郭德纲早期唱大西厢(郭德纲唱大西厢)(2)

郭德纲早期唱大西厢(郭德纲唱大西厢)(3)

郭德纲早期唱大西厢(郭德纲唱大西厢)(4)

郭德纲早期唱大西厢(郭德纲唱大西厢)(5)

郭德纲早期唱大西厢(郭德纲唱大西厢)(6)

郭德纲早期唱大西厢(郭德纲唱大西厢)(7)

郭德纲早期唱大西厢(郭德纲唱大西厢)(8)

郭德纲早期唱大西厢(郭德纲唱大西厢)(9)

郭德纲早期唱大西厢(郭德纲唱大西厢)(10)

郭德纲早期唱大西厢(郭德纲唱大西厢)(11)

据郭德纲介绍:这里面有很多曲艺资料,戏剧、评书、东北大鼓、苏州评弹、河南地方曲艺还包括秦腔《资治通鉴》等书籍。

郭德纲书房里的毛笔,足足有十几支;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印章,各式各样的镂空雕刻书柜,以及大大小小的碟、罐之类的器具,由此可以看出,郭德纲在打理自家书房时,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

郭德纲舞台下最爱干的一件事儿就是读书,他在《坑王驾到》说:说书人拜的祖师爷是孔圣人,干这种拼文化的活儿,不看书给人家表演,那叫诈骗。郭德纲儿子不上学之后,他给儿子留的功课不是学唱戏、背贯口,而是读完《二十四史》、《清史稿》

郭德纲早期唱大西厢(郭德纲唱大西厢)(12)

书房大不算啥,读书多倒不出来也只能说是一个读书人而已。一个文化人最重要的是读了很多书,然后能恰到好处地把这些知识说出来,用到点子上。郭德纲读书多,是否能讲出来个一二三四,是否能把读的知识用到点子上?我们以郭德纲最爱唱的《大西厢》为例,来考察一下郭德纲的文化。

2013年11月2日,郭德纲在郭德纲吧发帖《专业普及,介绍<大西厢>》:

“德云社有个群唱小曲(大西厢),很多朋友听了都表示喜欢。但无人知其来历根源,我来介绍一下。九十年代,我学了一段莲花落(十里亭)。情节讲的就是莺莺张生的爱情故事。原唱开始是集体合苏大腔,之后是:郑老夫人怒气冲冲,恶言恶语骂小红。这段大约十几句。再往下依次是架子曲、太平年(莲花落的太平年,不是单弦的)、湖广调、路长段等。我们听侯宝林先生他们老几位的(开场小唱)录音,其中学的就是莲花落。德云社恢复传统演出形式后,在舞台上再现了发四喜、十不闲等。我就想到了(西厢)。故事广为人知,可用的曲牌多,展现出来肯定丰富多彩。于是,在借鉴了莲花落的部分因素上又增添了许多曲牌。即可单独演唱,也可拆唱。开场打通后先是十字西厢,然后八掌、金钱莲花落、太平年、照花台、唐山乐亭、湖广调、云苏调、梆子佛等。由于时间问题,演出时基本是掐着唱,目前还没唱过全的。南京德云社开业时,返场时唱了(西厢)的片段。连三天唱的也不一样。第一天,十字西厢没按十不闲来,而是唱的莲花落变调。第二天,有观众在台下喊照花台,于是唱了一番崔莺莺坐绣楼的照花台,这个曲牌到南方叫无锡景调。后面接了四句云苏调。词是:一夜无眠金鸡三唱,草桥以上送张郎,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送人断肠。第三天,老云苏调后接唱:泪汪汪啊,送张郎啊。早得中啊,状元郎啊。西厢院呐,凤求凰啊。怨只怨呐,你的娘啊。这段,第一天用下五音唱,第三天是苦相思,借鉴了河北梆子和晋剧的旋律。一直唱怕观众烦,于是在你的娘这句后出包袱,实践证明很成功。整个群曲(西厢),我还设计了休洗红、绣荷包、北板马头调、小磨房、山歌调等,机会合适时希望唱全了。此外,还有一些旋律简单的小唱,如(初一到十五)、(刻心鬼)等等,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这段700多字的文章信息量相当丰富,一般人绝对写不出来,包括一些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也写不出来,更唱不出来。这段文字包含了一下几方面内容:

1.《大西厢》的来历根源:莲花落《十里亭》;

集体合苏大腔(郑老夫人怒气冲冲,恶言恶语骂小红) → 架子曲 →太平年(莲花落的太平年,非单弦的) → 湖广调 → 路长段等。

2.《大西厢》是群曲,德云社再现的《发四喜》《十不闲》只是部分而已;

3.德云社唱的《大西厢》曲牌众多,在借鉴了莲花落的部分因素基础上又增添了许多曲牌,使得《大西厢》即可单唱,也可以拆开了唱。

4.德云社创新《大西厢》演唱形式,开场打通后先是十字西厢,然后八掌 → 金钱莲花落 → 太平年 → 照花台 → 唐山乐亭 → 湖广调 → 云苏调 → 梆子佛等。

5.郭德纲唱《大西厢》唱出花儿来了,德云社南京分社开业,郭德纲连演三天,也连唱三天《大西厢》,三天不重样:

第一天:十字西厢没按十不闲来,而是唱的莲花落变调。

第二天:应观众要求,唱了一番崔莺莺坐绣楼的照花台(南方叫无锡景调),后面接了四句云苏调。(词:一夜无眠金鸡三唱,草桥以上送张郎,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送人断肠。)

第三天:老云苏调后接唱:泪汪汪啊,送张郎啊。早得中啊,状元郎啊。西厢院呐,凤求凰啊。怨只怨呐,你的娘啊。这段用的是苦相思,借鉴了河北梆子和晋剧的旋律;

6.《大西厢》整个群曲,还设计了休洗红、绣荷包、北板马头调、小磨房、山歌调等;

7.《初一到十五》《刻心鬼》等小曲小调也很有特色,可以在舞台上再现。

郭德纲在这关于《大西厢》的700多字里提到的曲牌有十好几个,一般人估计听都没有听说过,更不用说唱了。可是这些对于郭德纲来说,似乎是手到擒来的东西。郭德纲不单自己唱,还把这些交给德云社一众演员,于是德云社的演员对于《大西厢》中的《十不闲》《发四喜》《金钱莲花落》《大口落子》《巴掌儿》《太平年》《照花台》《云苏调》《苦相思》都熟悉了,即便不能在舞台上熟练地单独表演,但一起合唱,是没有问题的。

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文化!什么是传承文化,这就是传承文化!而这些,一些体制内的相声演员也不能做到。

郭德纲早期唱大西厢(郭德纲唱大西厢)(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