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热爱文学的人来说,写诗都是他们抒发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写诗的。有些人写的诗,就让人不忍卒读。

最典型的一个事例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这位戎马一生的潇洒天子。一生有着很多的人生乐趣。他喜欢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些高雅的汉人艺术。自己也曾经想办法要融入这种上层社会的汉人集体。

乾隆的诗咏雪(如何评价乾隆的咏雪)(1)

所以,在清朝的所有皇帝中,他的诗词作品是最多的。不光是大清朝,甚至是在整个封建时代,没有一个君主的诗词作品能够多过他。

虽然乾隆皇帝很勤奋,但是他写的诗却让人不敢恭维。身为一个满族人,喜欢汉族的文化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爱写诗,其实也是一个皇帝陶冶情操,在政务之余找到一个闲暇放松的时刻的方式。

但是乾隆皇帝的身份地位就决定了他的诗不是他自己一个人看的,这不是他的个人博客,而是一个国家的公众博客。不管他写出什么水平的作品,都会有一大批臣子在他身后溜须拍马。即使他的水平不高,也会有人鼓励他继续写下去,因为他们并不重视乾隆皇帝诗词的质量,他们只是想让乾隆皇帝高兴,这样他们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荣华富贵。

乾隆的诗咏雪(如何评价乾隆的咏雪)(2)

但是天真的乾隆皇帝不知道这些内幕,听到臣子的夸赞,他就真的洋洋自得,以为自己真的有作诗的天赋,于是更加勤勉的笔耕不辍起来。

但是很遗憾,多年的笔耕不辍,并没有真正拯救到乾隆皇帝的文学素养和写诗水平,他写的诗一样是在朝着没有最烂只有更烂的方向发展,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正是乾隆皇帝的咏雪诗了,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这种小学生风格的诗词,很难想象是一位天子的作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乾隆皇帝的这首咏雪?这究竟是一个封建帝王大智慧的体现,还是一个满族人不会写诗的经典案例呢?

乾隆的诗咏雪(如何评价乾隆的咏雪)(3)

要想评价乾隆皇帝的诗,我们就应该回顾一下乾隆皇帝的艺术人生。我们知道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这些诗,在数量上甚至超过了全唐诗,也就是说乾隆皇帝他一个人就达到了了整个大唐所有诗人加起来的诗文数量。

但是很遗憾,尽管他写了这么多首诗,他的这些诗也并没有流传很久。因为他皇帝的身份,在当时还有几个臣子愿意看并赞扬他。到了后来,基本上就没有人知道他写过这些事了,我们能记住的只是他的文治和武功。

但乾隆皇帝似乎并不想放弃自己在文学上和艺术上的造诣,他一生刻了N多个自己的印章。收藏了N多幅经典的名家作品,然后把自己的印章像狗皮膏药一样贴在了名家作品上。让整个作品的艺术价值都减损了不少。

乾隆的诗咏雪(如何评价乾隆的咏雪)(4)

他还热衷于田园风格的土味审美,在他的影响下,整个乾隆时期的瓷器艺术品的风格都是按照越土越好,越接地气越好的标准来制造生产的。

经过对他前半生的回顾,我们可以理解,其实乾隆皇帝他并不是想写出小学生水平的诗。而是他本身就只有小学生水平的文化。起码在诗文方面和艺术方面。他的造诣是绝对称不上深的。

但是出于对艺术和文化的一腔热情,出于一个满族人对于融入汉族文化的期待,乾隆皇帝还是执着地。保持了他作诗的习惯,虽然他作诗的水平并不是很高,但是他乐在其中。

当然,他的乐在其中可能就是对文臣纪晓岚等人的一种折磨了,不过还好纪晓岚足够机智,为他补出了流传千古的最后一句,让他的整个诗文水平都得到了升华。

乾隆的诗咏雪(如何评价乾隆的咏雪)(5)

但是如果能够有机会梦回大清的话,小编还是觉得应该劝劝这个喜欢文学和艺术的皇帝,告诉他,他的成就主要集中在自己的吏治方面,让他不要在这些没有用的地方下工夫了。

但小编觉得这位充满了迷之自信的伟大帝王,应该不会听取这种建议的。毕竟人家并不是靠诗文流传千古,他还是有一个帝王治国理政的真本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