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之于未有 ——关于《老子》第六十四章的思考及高中相关课文注解的商榷,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不做岭南人是哪句诗里面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不做岭南人是哪句诗里面的(为之于未有)

不做岭南人是哪句诗里面的

为之于未有

——关于《老子》第六十四章的思考及高中相关课文注解的商榷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课下注释】1【其安易持】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2【其未兆易谋】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3.【其脆易泮】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泮,同“判”,分离。4.【其微易散】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消失。5【为之于未有】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6【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微小的事物。7.【累léi土】一筐土。累,同“蔂”,土筐。8【为者败之】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9【执者失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10【无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11.【几jī】接近。12【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13.【学不学】学习常人所不学的。14.【复众人之所过】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

依据课下注释,这段文字可翻译为(这也基本上是宁夏教育出版社《学霸文言文 高中语文》的翻译):

【译文】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消失。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在祸乱还没有出现时便去处理。张开双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其微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造起来的;很遥远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因此圣人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没有什么把持的,所以也不会遭受损害。普通人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如果一直谨慎像开始的时候那样坚持到最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了 。因此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重视难以得到的事物,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从而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细读课文及注释,感觉颇多费解。就课文而言,“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与“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明显是对偶句式,为什么中间是用“,”而不是用“;”呢?这虽然是极为微小的一个问题,但这是全国通用的语文教材,编排理应十分严谨才行,如果真该用“;”而用了“,”,出这么明显的错误就不够妥当了。

就相关语句的注释和翻译而言,许多注释由于没有与前后的语境联系起来,显得孤立而牵强。《老子》中的每一章难道不应是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吗?对原文开头的四个“其”字,注释分别译为“事物”“问题”“事物”和“事物”,这是纯粹并列的四种情形吗?还是应该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呢?“易持”译为“容易持守”,“易谋”译为“容易解决”,这是做人为的角度去解释;“易泮”译为“容易分离”,“易散”译为“容易散失”,似乎又是从事物本身的角度去理解的,它们之间难道不应该有统一的角度,连贯的语意吗?“为之于未有”译为“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事情都还“没有发生”,究竟是要做什么、怎么做呢?“累土”的累,除了同“蔂”,还可不可以解释为“累积”呢?“为者败之”为“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与其前文——“合抱之木”引起的排比句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吗?为什么前文说的是大的事物都是从细小的事物发展而来的,紧接着马上将变成了不能“动手去做”,不“动手去做”又怎么会有千里之行呢?况且前面说“在事情未发生时就”,此时又说“动手去做就会坏事”,这不是前后矛盾了吗?那究竟是要“”还是“不做”呢?“执者失之”译为“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又怎么能引出“是以对人欲不欲”这一结果?它们之间有什么因果联系吗?“学习众人所不学习的”,又怎么能够“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呢?本来课下注释是帮助师生理解课文的,但我作为一个老师,认真揣摩了课文和注释,却觉得满头雾水,愈加糊涂,这真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吗?

如果将老子的每一个章节当做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来理解,许多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老子在此章中首先将事物的发展分为了七个发展期,分别是潜伏期(“其安易持”)、萌芽前期(“其未兆易谋”)、萌芽期(“其脆易泮”)、成长初期(“其微易散”)、成长后期(“为之于未有”)成熟前期(“治之于未乱”)及最终的成熟发作期。接着用一个排比句说明所有的大事物都是从细小的事物发展而来的,无论是“合抱之木”、“九层之台”,还是“千里之行”,这并不像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是在说学习、成功需要积累,而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在事物发生的前期、问题还在微小的时候便去解决,不能等到问题坐大,火灾都蔓延开了才去救火。如果问题都已经成熟并发作了,才去着手解决,就只能是“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了。此处的“执”应该作“掌管”“控制”意来理解,问题已经坐大,火势已经彻底蔓延开来了,此时才去救火,即算最终扑灭了火,火灾终究极大地危害了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叛乱已经暴发了,才想着去控制局势,还想要继续掌管叛乱的势力,即算是最终平定了叛乱,终究免不了巨大的损失。(课下注释将此处的“执”理解为“把持”,整句话翻译为“有所把持就会失去”,真是让我觉得比文言文本身还难懂。)

接下来,老子拿普通人与圣人的行为作对比,说普通人做事往往功败垂成,原因就在于不能自始至终地保持谨慎小心——“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样自然也就不能居安思危,像圣人那样敏锐地发现事物变化的细微征兆,从而看上去什么都没有做地把问题解决了。至于普通人为什么不能始终如一地保持谨慎小心,老子并没有在这里给出具体的解说,但结合下文“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等内容及《老子》的其它章节,可以推知原因在于普通人被欲望蒙蔽了双眼,“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普通人“贵难得之货”,从而迷失了自我和本心。“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便引导万事万物回归到其本来的样子而不敢妄为。

这样理解不就融会贯通而易于把握了吗?

最后,依据上面的分析,翻译一下此章:问题在安稳的潜伏期内容易控制,在萌芽初期尚未显露变化的征兆时候找到解决的办法(《说文》:“虑难曰谋。”),在萌芽期依旧脆弱的时候容易消解,在成长初期还在微小的时候也容易消除。一定要问题还没有真正产生的时候便着手去解决,在叛乱还没有真正发生时便着手去处理。合抱粗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嫩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一筐的泥土累积而成的;上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一步一步地走过去的。等到问题都已经坐大了才去处理,等待着你的就只能是失败的命运;等到叛乱都已经暴发了才去控制局势,损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圣人不会在问题已经坐大的时候才去解决问题(“无为”是“无为于已成”的省略),因此就不会失败;不会在叛乱已经暴发时才去平定叛乱(“无执”是“无执于已乱”的省略),因此什么都不会损失。普通人做事,往往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原因在于他们被欲望所左右,被金银珠宝这些难得的东西迷惑了心智,不能始终如一地保持谨慎,如果他们能够做到始终谨慎小心,就会居安思危,敏锐地察觉到问题的萌芽与征兆了,老早便着手去解决问题,自然也就能像圣人那样没有失败了。正是因为如此,圣人往往以“不欲”为“欲”(清心寡欲),不会去稀罕那些难以得到的东西;以“不学”为“学”(“绝圣弃知”),修复众人所犯下的过错。以此来引导天地万物回归于其本来的样子而始终不敢妄为(“之”:往、到、去 。“然”:……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