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顾
明明今年9岁,是个乖巧文静的小姑娘。马上期末考试了,这两天一直复习得很晚,周六还到老师家去补课。
周日晚上她觉得有些累,头有些晕,就早些休息了,但到半夜,感到身体发热,测体温有39.2°C。还开始咳嗽,起先是一、两声,后来逐渐发展为连声咳。
妈妈给她口服了些头孢类抗生素和咳嗽、退烧药 。服药后3天病情没见好转,咳嗽逐渐加重,并出现痉挛性咳嗽,明显气促、气喘,有胸闷,说话不能成句,烦躁不安。
她和妈妈说:“感觉喘不过气来”,见状,妈妈急忙送她去看急诊。
到医院后,医生马上给明明吸上氧气,追问病史,明明3岁起开始有喘息发作,一般以季节交换时明显。但今年发作较少,平时也未用任何预防性用药,也未查过敏原。她爸爸年幼时也有喘息发作,但成年后就未再出现。
明明在急症就诊时,较为烦躁,端坐呼吸,呼吸次数:40次/分,锁骨上凹、肋间隙、胸骨下凹吸凹阳性,咽红,双扁桃体Ⅱ度肿大,两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呼气延长。腹式呼吸明显,心率:130次/分,心音有力,律齐,未及杂音,腹软,不胀,肝肋下1cm,质软,脾肋下未及,四肢活动可。
看到这里,大家大概有一定的猜测了,明明这些都是典型的哮喘发作症状,具体是怎么分析的呢?我们详细道来:
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Pediatric asthma)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过敏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表现。
20多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逐年攀升,1990年14岁以下以下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为1.09%,2000年为1.97%,2010年为3.02%。
以12岁前开始发病者居多,以气道阻塞、阵发性喘息和呼吸困难为其特征,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并伴有咳嗽,严重者可持续发作。
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以秋末春初为好发期,起病较突然,先是流涕、打喷嚏,继而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咳嗽,严重者出现口唇紫绀等现象。
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一般预后良好。
许多家长对哮喘的理解还有很多误区,比如,孩子咳嗽老不好,虽然没有典型的喘息症状,但也有可能是哮喘。
误区一:不是所有哮喘都有气喘症状
患儿哮喘发作前,可有打喷嚏、流涕、胸闷等表现;发作时可出现喘息、憋气、胸闷、气急,可有咳嗽 、咳痰情况。
咳嗽和喘息呈阵发性发作,以夜间和清晨为重。
如果严重了还会表现为呼吸困难,呼气延长并伴有喘鸣音,或者是有一些神志方面的障碍。有些患儿还会出现端坐呼吸、烦躁不安、大汗淋漓、面色青灰等症状。
不是所有哮喘都有气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是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咳嗽是唯一或主要表现,无明显喘息,咳嗽症状持续 > 4周时,可怀疑咳嗽变异性哮喘。
并发症
哮喘发作时,可能会并发纵膈气肿、气胸、肺不张;
如果发生感染或长期反复发作,则有可能出现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炎、慢性支管炎、肺纤维化、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严重者会引起呼吸衰竭,导致生命危险。
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急性发作期:突然发生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
慢性持续期:指近3个月内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
临床缓解期: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患儿的不适症状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 以上。
误区二:孩子喘息,一定是哮喘吗?喘息的病因不仅仅只有哮喘一种,可以分为:
暂时性早期喘息或早期一过性喘息:
喘息发生于3岁前,到3岁后就无喘息。在生后第1 年、第 2 年和第 3 年表现喘息的患儿分别占 80%以上、60%和30%~40%,发病主要与这些孩子出生时气道的发育不良、肺功能低下有关。随气道发育的成熟,肺功能的改善,喘息恢复也早。
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指 3 岁前起病):
这些儿童有典型的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的反复喘息,本人无特应性体质,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症状—般持续至学龄期,但有相当部分患儿在11~12岁时仍然有症状。
迟发性喘息/哮喘:
这些儿童哮喘症状常持续到学龄期乃至成人期,他们有典型的过敏症背景,常常伴有湿疹,气道有典型的哮喘病理特征。
这第三类喘息中,第三类是与哮喘相关的,所以发现宝宝有喘息症状,不一定就是哮喘。
提示哮喘的喘息:
喘息儿童如具有以下临床特点时高度提示哮喘的诊断:
1、多于每月1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
2、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
3、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
4、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
5、抗哮喘治疗有效,但停药后又复发。
小儿哮喘的常见病因
引起哮喘的原因,一个是免疫和炎症,通俗讲就是过敏反应;再一个就是产生的一些气道的高反应性,导致了气道的痉挛和狭窄,从而引发一些相关症状。
生活中有很多因素都可以诱发哮喘,比较常见的如:
吸入过敏原:
常见的吸入物如花粉、尘螨、真菌、动物的皮毛或脱属,以及有害气体,如氨气、油漆、淀粉酵、及农药。这些过敏原进入气道后,沉积于气道黏膜上,通过局部及全身免疫反应而引起气道类症。
食入过敏原:
常见的如牛奶、鱼、虾、鸡蛋、花生等。
呼吸道感染:
病毒、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诱发气道炎症,破坏气道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削弱了气道对过敏原和刺激物的防御能力,使过敏原更易于侵入气道,导致气道炎症的产生。
药物:
如阿司匹林、青霉素、硫苯妥钠、心得安、含碘造影剂、异丙基肾上腺素、链激酶等,这些药物均有可能激发哮喘。
运动和过度通气:
大多在剧烈运动后发生,5~10分钟达高峰,症状轻者30~60分钟内可自行缓解。剧烈运动后过度通气,可以诱发肥大细胞释放某些活性介质;以及运功时吸入的冷空气直接刺激等,引起支气管收缩,激发哮喘。
强烈的情绪变化:
如孩子哭闹、情绪激动等,也容易诱发哮喘。
基因因素:
有资料显示,50.9%的哮嘴患儿有家族过敏性疾病史,37.5%的患儿有家族哮喘过敏史。发病可能是IgE调节基因和免疫反应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哪些孩子容易得哮喘
目前认为具有下述特点的孩子可能是将来发生哮喘的高危人群:
- 其父母患有支气管哮喘或其它过敏性疾病;
- 婴幼儿时期反复发生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 儿童时期即出现对多种常见过敏原过敏;
- 对HDM(屋尘螨)抗原呈现高水平的过敏;
- 气道反应性水平较高的儿童;
- 出生时低体重、非母乳喂养、ω-3脂肪酸、抗氧化维生素摄入量过少。
常笑健康温馨提示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多种病都有相近似的症状,比如毛细支气管炎、肺结核、气道异物、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畸形、先天性心血管疾病、鼻窦炎、胃食管反流、心源性哮喘等,需要加以鉴别。
发现宝宝反复喘息、咳嗽,一定要加以重视,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