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今须鉴古,无古不成今大家好我是刘算同,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我们必将知道 我们必须知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我们必将知道 我们必须知道(我们需要知道这些)

我们必将知道 我们必须知道

观今须鉴古,无古不成今。大家好我是刘算同。

武汉疫情越来越令人关注,大家今天戴口罩了吗?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正值新年,我一边听着病毒来源于蝙蝠的传言,一边看着春联上的蝙蝠,心中五味杂陈...

中国自古以来视蝙蝠为祥瑞,因为蝠与福谐音,古代认为样瑞杀不得,结果果然吃出事了...

于是我就在想,会不会古代先民早就知道了这东西有毒性,所以编故事告诉我们离它远一点。一般与蝙蝠一起出现的是蟾蜍和龟,分别代表福财寿。你说蝙和龟也就算了,蟾蜍从名字到特点哪个跟招财有关系,你如果认真查阅的活,也只能找刘海收服三足金蟾的神话故事。虽然中国自古就有蛙崇拜,但崇拜的是多子而非招财。

我们结合最近流行最为广泛的一个善意的谎言:罩字共十三画,福字也是十三画,罩谐音召,意为召福。带上口罩就是招来福气,大过年的,讨个吉利,还是戴一个吧。

其实许多东西实属封建迷信,但是你总能发视一些很合理的地方:西方常常把蝙蝠同吸血鬼联系起来,而蟾蜍通常是巫婆的化身或宠物。总而言之,东西方都在呼吁我们离它远一点。步入现代社会,我们往往喜于将封建的东西完全清除,而丝毫不考虑其存在是否具有合理性。这样坚决地、不留余地地信封自己心中的所谓科学、所谓自由的行为,恰恰是一种迷信。

最后为大家科普两件事情:

1.蝙蝠为什么容易传播疾病。

蝙蝠是哺乳动物里唯一会飞的(鼯鼠只能滑翔严格意义不算飞),所以在哺乳动物和鸟类间都有较强的相似性。对哺乳动物来说,本身同为哺乳动物就有着很强的基因相似性。对鸟类来说,哺乳动物与鸟类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都极为相似,但代谢速度不同。蝙蝠由于飞行的原因,代谢速度提高,几乎与鸟类达到同一水平。同时为了适应飞行,蝙蝠缩短了自己的消化道长度与鸟类近乎同一水平(虽然依然有所不同)。这种两边的相似性导致了蝙蝠的易感病毒特别的多。

同时,蝙蝠的高代谢导致蝙蝠的细胞极其容易受损,长期的进化使得蝙蝠因此进化出了两个特点:

1)端粒酶基因转录增强,使得细胞的染色体有较强的修复能力,这一特点也帮助蝙蝠减少患癌风险。

2)干扰素等免疫活性物质分泌减弱,此法本身是为了减少免疫物质攻击自身细胞,结果却为病毒提供了温床。

如此下来,蝙蝠与病毒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共存关系。长期的共同进化后,蝙蝠可以在健康状态下携带大量病毒,而病毒同样适应了蝙蝠的体温(40℃,几乎是人类免疫时的发热极限了)。这样也就导致了人体通过发烧等途径无法将病毒杀灭。而且,大量的病毒寄生在蝙蝠体内,就极容易发生基因重组从而导致变异。使得很多病毒拥有了原来没有的特性(比如:原本不能传人,结果能传人了)。

是以,蝙蝠这种东西明显比人类更能适应自然灾难,面对强者,还是心怀敬畏的好。

2.蝙蝠的命名。

蝙蝠是形声字,蝙从虫扁声,蝠从虫畐声,《尔雅》将之归于《释鸟篇》中。但蝙蝠究竟是鸟是兽古人中有争议,从冯梦龙《笑府·蝙蝠》中可以初见端倪:

凤凰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倨傲乎?”蝠曰:“吾有足,属于兽, 贺汝何以?”一日,麒麟诞,蝠亦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如今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乃无奈他何!”

如今看来,《尔雅》中的归类是错误的,不仅如此,《尔雅》中也将鼯鼠归入《释鸟篇》中,今人阅读时应有所取舍。

或许有人要问,蝙蝠是鸟是兽在古人中有争议,那为何蝙蝠是虫字旁?事实上,虫字在古代泛指所有动物,后来才专指节肢动物。蛙、蛇也都是虫字旁,《水浒传》等通俗作品中管老虎叫大虫,都是这样。既然蝙蝠是禽是兽不好辨别,那就干脆用虫字旁好了。

那么声旁又是如何拟定的呢,其实声旁不但有确定音调的用处,还有修饰含义的用途。就比如酉是酒器,酒指酒器里面装呈的液体。蝙蝠也是如此,扁即字面意思,畐有满的意思,蝙蝠就是两边很扁中间鼓鼓囊囊的动物,所以有谣言说就是为了拟合福字去定义蝙蝠的名称是明显不正确的。

你可能不会想到我讲的最后两个才是重点/捂嘴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