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创作如梦令(毛泽东创作如梦令)(1)

毛泽东创作如梦令(毛泽东创作如梦令)(2)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古田会议结束后, 为避开敌人主力, 红四军前委决定兵分两路进行战略转移:1930年1月3日, 军长朱德率红四军一、三、四纵队离开古田, 经连城、清流、宁化于16日进占江西广昌县, 然后经洛口到宁都县东韶休息, 等候毛泽东;毛泽东与陈毅率红四军前委和二纵队1000余人, 1月4日在完成阻击龙岩小池之敌的任务后, 7日从容不迫地离开古田, 经连城、清流、归化、宁化等于24日抵达宁都县东韶与朱德率领的3个纵队会合。

这次战略转移极为顺利, 毛泽东内心充满了喜悦。1月19日, 一首小词在马背上形成了, 这就是《如梦令·宁化途中》。词初稿全文是:“宁化、归化、清流, 路隘林深苔滑。众志已成× (城) , 风卷红旗如画。如画如画, 直指武夷山下。”

毛泽东创作如梦令(毛泽东创作如梦令)(3)

朱毛在东韶会师后, 在此召开了前委会议, 决定朱毛在乐安的大金竹指挥一纵队攻克乐安县城后, 朱德率四纵队南下宁都县, 毛泽东则随二纵队进占永丰县藤田。到达藤田后, 毛泽东即令伍中豪率三纵队于年三十夜急行军90华里, 奇袭永丰县衙, 随后把部队安扎在城郊周围住了近10天之久。毛泽东则在藤田老圩村的张国琛家连续住了6天 (即1月27日至2月1日) 。

在此期间, 毛泽东除召开党的活动积极分子和群众大会等6项工作外, 还对《如梦令》词进行了修改, 直至完稿。

毛泽东修改《如梦令》时, 适逢农历庚午马年大年初一, 古有元旦之说。他不仅把“宁化途中”的标题改为“元旦”, 而且对全词也作了修改:

“宁化、归化、清流”, 这一句改了一下次序, 成为“宁化、清流、归化”, “众志已成× (城) , 风卷红旗如画”改为“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这不仅为行军指明了方向, 而且是诗人在行军旅途中慨当以慷地发出命令:“定了, 就直指武夷山吧!”

“如画如画, 直指武夷山下”改为“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作者把这次战略大转移后中央苏区的形势, 概括为“全军团结, 气象一新”的美好前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使之成为这首词的主题和灵魂。

来源:《湘潮》2013年10期,作者邓学东、刘云翔、阙翰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