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今诵】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72章解析分享(和解道德经第2章)(1)

无声胜有声,行为胜过语言,以身示范方为上

古文今译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不变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道任凭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强加施为,道孕化万物并促使万物生长但却不占有万物,功成业就而不自居其功。正是由于不居功,所以,其功也就无所谓失去。

道德经第72章解析分享(和解道德经第2章)(2)

按照规律去做事就是有德的体现,做到依道而为

【古文今解】

本章是《道德经》的第二章,如果说第一章如同《道德经》全书的总纲。那么,这第二章就是《道德经》这本著作的目录。本章列举了"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互为一体的现象。这些一体两面性、相辅相成性、阴阳互转性都会在接下来的其他章节中逐一展开论述。其实这是老子提出了相对论和辩证法的哲学核心。老子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等举例告诉世人,要学会对任何事情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要看到问题的阴阳两面,做什么事情都要不偏不倚,学会守中之道,做一个智慧的人,避免人生走入某个极端。

道德经第72章解析分享(和解道德经第2章)(3)

传道深入浅出,悟道举一反三,用道各取所需

下面,我们重点解一解"处无为之事"

理解"处无为之事"这句话的前提必须要清晰的知道,无为不是消极怠工不作为,不是吃饱等饿靠天赐,不是出世逍遥断红尘。无为的核心含义是指做任何事情都要依道而为,顺应自然,尊道贵德,敬畏天地。而不能胆大妄为,强行而为,为为而为,强己所为,强人所为。具有强迫症的人往往让自己活的很紧张,让别人跟着也压抑。

下面,我们重点解一解"行不言之教"

行不言之教,本意就是无须通过言说来实现教化世人的目的。这是老子提出的行胜于言的大道智慧。有一首歌中唱到"世间自有公道,付出就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等都是表达的行胜于言的道理。 说与行之间有三种重大的区别,老子告诫世人必须要谨记。一是说了,不一定去做了;二是说了,也做了,但不一定做到位了;三是说了,也做到位了,但不一定持久的坚持做下去了;只有说的好,做的好,坚持永远做好了,才能达到说与做是相等的。 另外,有很多事情是说不明白的,只有通过行为的示范才能达到目的。例如学习烹饪的时候,老师会说某道菜放少许糖、少许醋、少许盐等才更好吃,但是学生们不知道少许到底是多少。只要老师亲自示范了,学生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道德经第72章解析分享(和解道德经第2章)(4)

我们今天所遇到的一切困惑,古圣先贤早有答案

【古为今用】

体悟"处无为之事":学会无为而为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把处无为之事,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呢?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要想做到无为而至,首先应该积极的去为。但是不能先为自己考虑能赚多少利润,什么时候上市,什么时间能上富豪榜。而是要为别人而为,别人有两个群体:一个是你的顾客,因为你只有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顾客的现实需求或心理需求,企业才能在市场是立足;二是满足公司员工的需求,因为优秀的产品一定是靠优秀的员工团队创造出来的,企业家一定要提升员工的能力,引领员工走向人生的光明大道。如此一来。市场的顾客会持续购买企业的产品,内部员工会持续发挥自己的智力。“无为“的最后就是自然而然的实现了企业家创业的初心。

道德经第72章解析分享(和解道德经第2章)(5)

用无为的思想实现有为的结果才是悟道的核心

领会"不言之教":做到行胜于言

教育子女,我们父母就要运用不言之教这样的智慧。央视的公益广告中有个视频是"行胜于言"的最好诠释。视频中,一位看上起已经忙碌了一天的中年母亲,晚上给自己的孩子边洗脚边讲故事,母子两个其乐融融。给孩子洗完脚之后,这位中年母亲又紧接着给自己年迈的母亲打水烫脚。老人家摸着这位孝顺的女儿心疼的说"你都忙了一天了,早点休息吧"。而这位中年母亲却微笑着说"妈,我不累"。而这个温暖的画面刚好被孩子看到了。于是看上去只有几岁的儿子很吃力的端来了一盆水,嘴里说着"妈妈洗脚……"作为父母的朋友们,当你给年龄尚小的孩子讲什么是孝顺时,孩子是听不懂的,但孩子会从父母的行为中明白什么是孝的含义。这种从父母身上获得的真实感受,将会让孩子们受益终生。

道德经第72章解析分享(和解道德经第2章)(6)

坚持在悟道中行道,在传道中弘道,尽微薄之力

【"和"解本章】

本章关键词:和而不同

本章中,老子以充分的论据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对立而统一的整体。因此,我们要知道自己的家庭成员、单位的团队成员、社会上的一切朋友等,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而我们每个人要做到"和而不同",真诚的欣赏他人的闪光之处,从他们身上学习借鉴自身缺失的部分。千万不能以自己的主观去强迫他人的思想、行为、风格与你保持一致。第一,这不可取;第二,这不可能。所以,当你能做到"和而不同",那你就是名副其实的"君子"啦。现在就问问自己是否做到了"和而不同",如果做到了,那就赶快为自己点个赞吧!

道德经第72章解析分享(和解道德经第2章)(7)

不言之教胜有声,行到深处道自明,与大家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