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电影《悬崖之上》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东北地区,由四位在苏联经过特殊培训的特工来执行任务,任务代号“乌特拉”。

此次任务由一对年轻恋人小兰、楚良和一对革命夫妻张宪臣、王郁组成,一开始,组长张宪臣就将组别分为两组,两组分头行动,一组为自己和小兰、二组为自己的妻子和楚良,这么做是明智的,因为经验稍微欠缺的年轻恋人在一起行动可能会误了大事儿。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从他们跳伞降落准备执行任务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陷入了危险的境地,因为党内出现了叛徒。

雷佳音饰演的谢子荣就是这个叛徒,雷佳音的演技真是不容小觑,《回家的诱惑》是我对他最大的误解。

乌特加德之巅背景故事(悬崖之上的乌特拉任务)(1)

当这一群死囚犯要被执行枪决的时候,他将对死亡的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眼神中有对生命的渴望,正是这种对生命的渴望,使得谢子荣背叛了党,与其他革命先烈形成鲜明对比,也展现出了谢子荣这类人的贪生怕死。

谢子荣的叛变对行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暗号、密码的破坏,让本就艰难的任务雪上加霜。

影片最精彩的就在这里,联络方式被破坏,就只能依靠最传统的联络方式:利用电影海报找小兰,这个方式可以看出老一辈人做事的严谨及对战友的保护力度之深。

故事的重要人物之一张宪臣,从他一开始识破伪装的特工开始,到火车上惊人的表现,就能让人看出他的足智多谋和应变能力之强。

乌特加德之巅背景故事(悬崖之上的乌特拉任务)(2)

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而他的弱点就在于亲情——他的两个孩子。他男扮女装偷完书后,如果没有花时间逗留在寻找孩子上,可能就不会被捕。

在他被严刑拷打的画面中,我仿佛看到了千千万万革命先烈遭受的痛苦,不禁让人更加痛恨敌人。

他被关押时,也逃跑过,他的眼神中也有对生命的渴望,再次被抓回的他体无完肤,可还是要被折磨,最终还是要被击毙。

张宪臣击毙的这个画面和谢子荣被击毙的画面相呼应,可见张艺谋导演的老成,一个英勇就义,另一个苟且偷生两个人形成鲜明对比。张宪臣牺牲了,不过他的牺牲,带来的是影片中周乙——大主角的继续潜伏。

乌特加德之巅背景故事(悬崖之上的乌特拉任务)(3)

张艺谋导演的高深之处就在于模糊主角,正当大家以为张宪臣是主角时,剧情来了一个巨大的反转。

在狱中,张宪臣对周乙喊“老周”这个亲切的称呼一下子让观众恍然大悟,原来老周是自己人,隐藏得够深的!

其实,影片早有透露,在洋房时,楚良和王郁在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周乙就说了俄语,留下了线索,又没让在场的特务看出端倪,将场面把握的牢牢的。

张宪臣的牺牲同时也成就了周乙,让周乙在特务头子那洗清了一点嫌疑,还把金志德这个敌方特务拉下了水,让谍战剧有了喜剧的味道,让人看着不那么焦灼。

乌特加德之巅背景故事(悬崖之上的乌特拉任务)(4)

让周乙又一次洗清嫌疑的是楚良的牺牲。楚良是成长型的人物,他一开始是出于对恋人小兰的担心,才在火车上暴露了小兰,后面经历过了一系列事情之后,他逐渐成长,在小巷里的牺牲,他做到了“废物利用”,与周乙上演了一场心照不宣的戏剧。

周乙开枪打中他,是刻意为之,因为没有其他选择,没有其他退路,他不得不亲自开枪,让特务头子相信自己。

楚良那把被动了手脚的手枪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拿起这把被动了手脚的枪果断开枪,周乙必须反击,也不得不反击,不然也太假了,一看俩人就是一伙儿的。

楚良最终服下了毒药,我觉得周乙最终上前是去帮助楚良服下毒药,而不是挖出毒药,因为他亲眼目睹了张宪臣遭受的折磨,不想自己的战友最终也重蹈覆辙。楚良服毒后瞪大了眼睛,很痛苦,但同时也是一种解脱吧。楚良的牺牲使得周乙能够更好的潜伏。

乌特加德之巅背景故事(悬崖之上的乌特拉任务)(5)

小兰也是成长型的人物。她的人物设定是有超强的记忆力,确实很强,组织下发的那一串关键数字她一下便记住了,在后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她从火车上逃跑的惊心动魄以及她牢记楚良的话留一个心眼和张宪臣的话情况不对就走,都能看出她处事的不断进步。

印象最深的是她和张宪臣在阳台时的谈话:“乌特拉”在俄语里是黎明的意思。

是啊,黎明终会来到,可有些人却永远无法看见黎明。结尾,周乙也对小兰说了乌特拉的含义,告诉小兰:天亮了就好了,你要活下去,看到天亮。

乌特加德之巅背景故事(悬崖之上的乌特拉任务)(6)

其实这更像是老一辈的革命者希望看到胜利曙光的内心,希望自己的努力能有作用,也希望千千万万像小兰一样的年轻革命者继续奋斗,一定要活着看到曙光。

其实真正走在悬崖之上的是周乙,他承受的远不止我们看到的那些。他每天要周旋在特工之中,在枪口上讨生活,可能还会被不知情的战友误伤,要亲眼看着自己的同志遭受折磨、被残害至死。

他在心理和身体上都要有很大的承受能力,这一切的一切背后,还好有党这个精神支柱支撑着他,让他有信仰,一直朝着自己的方向走去。

结尾彩蛋部分是周乙杀了谢子荣,这也暗示着背叛者不会有好下场。

乌特加德之巅背景故事(悬崖之上的乌特拉任务)(7)

“乌特拉”行动到底是什么?影片中只说要去解救一个被日本人迫害的中国人,送他出境,让他去国际上证明日本人的罪行。

张艺谋导演没有在影片中直接点明,但说出了一个重要地点——背荫河,沉重的历史血腥扑面而来。

背荫河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日本731部队在此地建立了人体实验基地,说白了就是拿活人、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做实验,搞细菌战,无数无辜老百姓在此遇害。这就是乌特拉行动的目的,解救人体实验的幸存者,向国际社会揭露日本人惨绝人寰的罪行。

张艺谋导演通过这部影片,希望我们记住这惨痛的民族历史,铭记先烈们为党做出的贡献,告诉我们那个时代的地下工作者做出了哪些牺牲才完成了任务。

乌特加德之巅背景故事(悬崖之上的乌特拉任务)(8)

我觉得“乌特拉”这个行动只是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张艺谋的真正目的是想告诉大众,地下革命工作者为了信仰和大义,舍弃了家庭、舍弃了爱情,他们在敌我差距悬殊的时候,通过反侦察、秘密接头方式来完成任务。

在中国,存在很多“乌特拉行动”,因为有他们,才有了今天的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