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这段历史也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一段历史。

所有人都知道,在这一历史阶段,出现了曹魏蜀汉和东吴这三个相互争雄的政权,三国演义的故事,也是围绕魏蜀吴这三大集团而展开,从而向人们展现了一幅英雄辈出、群雄争霸的历史画卷。

三国演义最后是哪一个国家统一了(三国演义实为四国鼎立)(1)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经过艺术加工的演义小说,但他的整体架构仍然是基于真实的历史,只不过,三国,真的只有三国吗?

千万不要被三国演义固化了我们对三国这段历史的印象,事实上,除开魏蜀吴,从东汉灭亡到西晋统一这段俗称三国的历史阶段里面,当时的中华大地上,军阀混战、各自割据称王称帝的独立政权,大大小小一共有十多个。

当然,其中实力最强闹出动静最大的,就是魏蜀吴。所以把那段时期称为三国演义,是没有毛病的。那么除开魏蜀吴之外,当时还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政权呢?

三国演义最后是哪一个国家统一了(三国演义实为四国鼎立)(2)

三国演义

首先第一个,就是自称“河首平汉王”的宋建,东汉末年,宋建在凉州的枹罕组建了一支数万人的武装力量,大约在公元184年的时候公开称王,直到公元214年,才被曹操的大将夏侯渊消灭,宋建割据称王的时间,长达三十年之久。

而在南方地区,有一个叫士燮的广西人,原本是当时的交趾太守,管辖的区域,包括如今的越南中北部以及两广地区。

东汉末期,中原王朝对交趾的控制力逐渐下降,士燮家族成为交州的实际治者,岭南各族全部臣服于士燮的统治之下。

三国演义最后是哪一个国家统一了(三国演义实为四国鼎立)(3)

三国演义

不过,士燮在世之年一直没有宣布称王,而是选择向东吴称臣,但在事实上,士燮政权已经完全是一个割据的独立王国。

如果说宋建和士燮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实在不怎么起眼,那么盘踞在辽东的公孙家族,绝对可以算是三国时期除开魏蜀吴之外的第四国。

公元190年,也就是初平元年,公孙度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此时,中原地区局势动荡,刚刚上任的公孙度,就开始与部下商议图谋王位的事情。

三国演义最后是哪一个国家统一了(三国演义实为四国鼎立)(4)

三国演义

公孙度是一个很有才干和野心的人,远离中原乱战的辽东,在他的管理之下局势稳定百姓安定,随后公孙度在辽东自称燕王,并征讨高句丽与乌桓对辽东半岛、胶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岛实施有效控制,成为海东霸主。

曹操当时忙于逐鹿中原,无暇顾及辽东的公孙政权,所以公孙家族的燕国,在这一空档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实力甚至一度超过蜀国的规模,因此,有人认为,三国演义实为四国鼎立。

三国演义最后是哪一个国家统一了(三国演义实为四国鼎立)(5)

三国演义

直到公元238年的时候,魏国才抽出时间来收拾公孙家族,司马懿率军四万讨伐辽东,这个时候公孙度的家族事业已经传到第三代,也就是他的孙子公孙渊的手上,辽军不敌,司马懿大获全胜,最后彻底剿灭公孙家族的辽东政权。

值得一提的是,公孙渊所创立的燕国,一共存续了四十八年,比蜀魏两国存在的时间还要长,只不过,公孙家族仅仅只是称王,而没有称帝,同时,也没有参与到中原地区的竞争当中,所以,它也只能勉强算是三国时期被遗忘的第四国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