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红帽子白胡子老头儿“叮了当,叮了当”出来扫大街……不对,是圣诞老人唱着“叮叮当,叮叮当”出来派礼物的日子。

平安夜嘛,肉叔怎么也得陪这外国胖老头儿送大家点礼物不是?

就送你们呼唤了很久的!

2018年十佳 恐!怖!片!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1)

我就知道你们等不及了。

(都给我看,不许直接滑到底下留言说连截图都不敢看)

接招——

— 10 —

寂静之地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2)

导演:约翰·卡拉辛斯基

主演:艾米莉·布朗特 / 约翰·卡拉辛斯基 / 诺亚·尤佩

制片国家 / 地区:美国

上映前,全世界都不看好,各大媒体给的票房预测只有区区2000~2500万美元。

然而上映就打脸,悄么声地收割3.4亿美元。

靠的是什么?

神秘怪物袭击人类世界,怪物瞎眼没鼻子,但是耳朵贼灵光,会攻击一切发声物体。

《寂静之地》水磨的恐怖功夫,并不在于全CG搞个巨可怕的怪物,而是撩拨人类面对死亡时本能的戒备心——

当你不知道未知怪兽会在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对你发动致命袭击时,恐惧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3)

最难能可贵的,是它打通了从视觉系恐怖到听觉系恐怖的置换

暴风雨来临前,全力打造超“平静”的合家欢夜晚:

吃饭,用的不是锅碗瓢盆,筷子刀叉,而是在垫着好几层餐布的桌上,用小方巾当餐盘,用手扒拉着吃。

姐弟俩吃完跑去玩跳棋——棋子棋盘也都是布做的。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4)

偏偏是无敌温馨的家常镜头,却被导演拍得安静到让人发毛,再加上刻意被放大的环境声——空洞的风声,玉米地窸窸窣窣的响声,小动物叽叽咕咕的叫声。

看《寂静之地》这种电影,你必须牢记:

嘘,别出声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5)

— 9 —

诡怪疑云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6)

导演:德米安·鲁格纳

主演:阿里埃尔·查瓦里亚 / 马克西米利亚诺·吉安尼 / 诺贝托·冈萨罗

制片国家 / 地区:阿根廷

恐怖片最常见的套路,是“突然”。

突然怼给你一具烂尸,突然给你一声爆响,再或者像上面这张截图,岁月静好的小男孩被突然闯入的大巴车突然碾成铁锹都铲不起来的一滩。

水一点的泛泛之辈,只会松松弛弛突然惊吓;但高级点的,就会像《诡怪疑云》般,在“突然”之前,先把你绷成拧紧的发条——

下水道口起伏的气泡、脑后突然的脚步。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7)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8)

当你像是钢筋被绷到逼近屈服极限时,就能听到导演仿佛猥琐地躲在摄影机后微微一笑,抬手就是一刀。

“突然”如期而至。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9)

小心,这片有异鬼,有腐尸,还有……

看恐怖片别信任何flag,都是在套你。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10)

— 8 —

噩梦娃娃屋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11)

导演:巴斯卡·劳吉哈

主演:克里斯塔尔·里德 / 玛莲·法莫 / 阿纳斯塔西娅·菲利普斯

制片国家 / 地区: 法国 / 加拿大

还是恐怖片老梗:娃娃老宅

但《噩梦娃娃屋》反转出新意:娃娃不再是鬼娃,而是活人

提问:一对美少女,被变态肥佬逮住,会发生什么?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12)

哈?双飞你个头啊双!你这叫色魔,不叫变态。

真正的变态,就是《噩梦娃娃屋》里的这只低能儿肥佬,变着花样地囚禁、施虐、变态装扮一双姐妹花。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13)

“玩人”大师巴斯卡·劳吉哈,又一次玩转《殉难者》《殉道者》里摧残人类肉体的极端影像语言,玩弄所有人——

展示变态佬的扭曲心理,虐待观众的同情心理

你越同情她们,他越虐待你。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14)

— 7 —

网络谜踪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15)

导演:阿尼什·查甘蒂

主演:约翰·赵 / 米切尔·拉 / 黛博拉·梅辛 / 约瑟夫·李

制片国家 / 地区:美国 / 俄罗斯

《网络谜踪》是那种少有的,在电脑上看比在大银幕上看更合适的电影。

原因很简单,它全程都长这样: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16)

就是一张简单的电脑屏幕。

这么做的目的更简单,为了让你获得:沉浸感

就像导演阿尼什说的:我们对科技语言的熟悉,甚至到了不需要画面的程度。

它不需要刻意组织传统镜头,只需要让我们看着每天都要面对的“电脑屏幕”,很轻松就会让我们代入到在网上追踪爱女的老金身上。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17)

能入选肉叔的这张片单,相当大程度的高分来自《网络谜踪》破题的新意——

将传统的镜头蒙太奇,迭代为观众脑补的人脑蒙太奇

重要的是,它不是简简单单的创新噱头,更暗示着社交网络和现代科技,无孔不入渗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利弊两端。

片尾一直处在社交软件两端的老金父女,终于坐在同一个画面中,就像悄无声息的提醒观众:

别忘了,家人总是最重要的。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18)

— 6 —

昆池岩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19)

导演:郑凡植

主演:魏河俊 / 朴智贤 / 吴雅妍 / 文艺媛 / 朴成勋

制片国家 / 地区:韩国

别看电影是假的,但它从没放弃求真:场所,真;演员,真;画面,真。

故事发生在CNN评选世界七大毛骨悚然场所榜首的昆池岩精神病院。演员全部真名上阵。画面是演员们用Gopro拍的伪纪录片。

各种真实效果叠加起来,恍惚间你会感觉这帮人不是在演,而是在经历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20)

作为最最纯粹的那种恐怖片,《昆池岩》狡猾就狡猾在这。

千方百计让你信,等你入彀了,一招就够让你怕。

肉叔总结了一下跟随这帮演员探索昆池岩精神病院的直播体验,大概就是:

信不信,没鬼的。

信了吗,没鬼吧?

信了啊,鬼来了!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21)

— 5 —

寄宿学校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22)

导演: 鲍兹·亚金

主演: 卢克·普拉尔 / 斯特林·杰里斯 / 威尔·帕顿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不要误以为这是啥小白兔的青春无敌成长电影,《寄宿学校》可是爪牙锋利的地道恐怖片。

肉叔问你,你这辈子经历最恐怖的事是什么?

答案有很多,但恐怕很多人都会提到一个词:长大(或者长胖嘻嘻)。

《寄宿学校》放大和异化的,就是这种恐怖。

前半程看似偷穿大人衣服的小屁孩过家家。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23)

后半程就立刻急转直下,学生、老师,一个个死于非命,也一个个暴露出邪恶的一面。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24)

没有堕胎、劈腿、喝醉打群架,《寄宿学校》用另一种优雅而血腥的杀戮快感,更残酷地提了一个小问号:

谁的成长,未经暴行?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25)

— 4 —

无尽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26)

导演:贾斯汀·本森 / 艾伦·穆尔黑德

主演:考莉·埃尔南德斯 / 詹姆斯·乔丹 / 塔特·艾灵顿

制片国家 / 地区:美国

如果要跨界,没有什么比科幻片跟恐怖片更搭的了。

比如《无尽》,就是纯粹的脑洞向科幻片,让它悬疑的烧脑轮回一碾压,自然而然会让人心生恐惧。

什么叫脑洞?

幻想一个怪物出来不算,你看《无尽》怎么做的,整个世界异化成一个个独立的“圈”,圈中一方天地独立循环,圈里人只活在这一个小世界,看不到“圈外有圈”。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27)

圈中是什么世界?

无尽循环。

有人疲于跟黑洞洞的夜空拔河,有人在怪物大湖中钓鱼。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28)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29)

还有人陷在路上每天循环往复……

《无尽》的惊悚,不在于“突然”的惊吓,而是在湖水的微波下搅起巨浪,慢慢把“脑洞”,变成“黑洞”。

你总会在某一刻突然意识到它的毛骨悚然——

X,老子每天上班下班循环往复,我不也是身处一处时间与空间交错禁锢的牢笼

— 3 —

此房是我造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30)

导演:拉斯·冯·提尔

主演:马特·狄龙 / 布鲁诺·甘茨 / 乌玛·瑟曼

制片国家 / 地区:丹麦 / 法国 / 德国 / 瑞典

“拉疯”的天才回归,戛纳首映时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因为尺度太大,近百观众中途离席(还都是什么片都看过的媒体记者),不少人出来就说俩字:恶心

什么叫尺度大?

不是脱衣服,或者“打真X”,要搞这么简单,拉疯就不是资深影迷们整天碎碎念的疯蹄儿了,他拍电影只有两种可能:名垂影史,或者遗臭万年。

如果说他的《女性瘾者》是在肆无忌惮地探索“性”的本能,《此房是我造》就是百无禁忌地讨论“杀”的渴望

全片围绕杀人狂杰克,展示他十二年来的五段杀人史,上来就杀了“新娘”(乌玛·瑟曼在《杀死比尔》里的角色名)。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31)

乌玛·瑟曼这“死相”还算好的,片里还有大妹子被割了胸你说惨不惨。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32)

爆头,割乳,杀未成年人……

肉叔不敢再上图了,要不这篇稿都得被和谐,《此房是我造》跟拉斯·冯·提尔本人一样,爱的人爱死,骂的人骂死,就用一句话来总结吧:

只有你不敢看的,没有疯蹄儿不敢拍的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33)

— 2 —

湮灭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34)

导演:亚历克斯·嘉兰

主演:娜塔莉·波特曼 / 詹妮弗·杰森·李 / 吉娜·罗德里格兹

制片国家 / 地区:美国 / 英国

年尾拉疯放大招前,《湮灭》一度是肉叔心中今年最“恶心”惊悚片。

不同于《此房是我造》摧毁人类肉体的恶心,《湮灭》的恶心来得更复杂、更细思极恐。

它构筑了一片所有生物基因都可以任意拼接的微型异世,比如长着鲨鱼牙齿的鳄鱼、长着人面的黑熊。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35)

对肉叔个人而言,最具视觉冲击的(哇靠,好不夸张,刚我想起这段冲进厕所吐了,然后才回来继续写),是废游泳池墙壁的那段,简直是恶心和绚丽的完美杂糅。

明知墙上是人类变成未知生物后,融合着人类、动物、植物、真菌、孢子、囊泡的恐怖遗骸而不想看……

但流光溢彩地闪耀着的画面还是强烈吸引着你继续看下去,甚至想多看两眼。

太恶心了,不给你们上图了,改上片尾“整个宇宙从她口中吐出”的绚烂截图吧: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36)

极少有惊悚片,能像《湮灭》一样,在恐惧中燃爆肉叔的好奇心。

强烈推荐给你们,但我就不看第二遍了。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37)

— 1 —

遗传厄运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38)

导演:阿里·艾斯特

主演:亚历克斯·沃尔夫 / 加布里埃尔·伯恩 / 托妮·科莱特

制片国家 / 地区:美国

纠结了半天,肉叔还是把今年“最佳恐怖片”的宝座让给了《遗传厄运》。

毕竟第一个镜头就能让肉叔惊为天人的电影可不多见,何况它还是个宝贝恐怖片。

先从房外摇到房内的建筑模型,再推进到模型内部近景,就在镜头推到真实比例时——

啪!门开了,镜头已经悄悄从模型,偷换到了现实空间。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39)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40)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41)

短短一两分钟的镜头,就充满着影像语言才能表达的隐喻:

窗外的小屋,监视

按比例缩小的房屋模型,摆布

最后推门而入的主角,就像玩偶一样,被某种力量操纵

这种被玩弄、操控的隐喻,贯穿了整部电影

更可怕的是,导演丝毫不怕你注意不到他片中的细节,比如这张画面你调高亮度前,长这样: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42)

黑麻麻的,觉得古怪吧?

他就是要等你觉得古怪,然而你手欠调高亮度后,就会突然发现自己点燃了导演埋好的炸弹引信: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43)

一旦你接受了他的设定和铺陈,后一个小时看导演如何抽丝剥茧地轮番演示邪灵、诅咒、招魂、邪典、凶杀、祭祀……

怎么说呢,观影高潮就会像海水一样,一浪一浪地冲击着你,那感觉,比抹了风油精的电动小玩具还激爽。

值得刷五遍的影单(即使点开这份影单)(44)

好了,以上就是2018年肉叔自己观影体验上的年度十佳恐怖片。

就不强行深刻了,祝大家——

有对象的抱着对象一起吓得从小被窝里飞起!没有对象的……

你说你不麻溜去找对象,在这看恐怖片就能找到了?

你看肉叔我看了那么多恐怖片,还不是没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