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老辈人都是过来人,他们饱经沧桑,见多识广,他们老成练达,至惟至熟,尤其是对于自身的锤炼,自我的修养,可以说是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比如:经常“反省”“适意”的人,善缘结多了,便不缺贵人相助......

那么,到底何谓“反省”,什么又是“适意”

且听我细细道来。

懂得人情世故会做人命中有贵人(经常做这2件事的人)(1)

一,反省

所谓“反省”;即要经常反省自己的错误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个不懂得反省自己错误的人,只会让自己的觉悟越来越低,脾气越来越坏,最终步子只会越迈越窄,继而离成功越来越远,就像我以前一个朋友王大明:

王大明是东城汽配明州分厂的老师傅,有着二十几年的汽配生产经验的他,可以说是东城的一块金字招牌,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却说有一天,汽配厂来了一个姓陈的年轻大学生,汽修专业毕业的,是某某领导安排进来实习的,其实就是走走过场,将来肯定是要调到总部搞技术开发的。

一般来说,像小陈这样的人,每天只要象征性地去汽配车间转两圈就可以了,剩余的时间就是留在办公室里喝喝茶,玩玩手机,打发打发时间而已。

可在学校各项成绩都非常优异的小陈却是个另类,他每天几乎都扎根在了汽配车间,显得非常敬业。

其实王大明平时最烦的就是像小陈这样的“知识分子”,在他眼里像小陈这样的人,几乎都是眼高手低的“嘴炮”,除了会一套不切实际的理论外,实际操作水平几乎为零。

“王师傅,您这配件的角度好像偏了一点!”

不知道什么时候小陈突然来到了王大明的生产岗位,并指着他正在生产的一款配件好意提醒道。

谁知王大明只是抬头看了他一眼,而后就阴阳怪气地哼道:

“这种配件本来就应该偏一点.....”

言罢,便将头扭向了一边,不再理会小陈,那意思再明显不过:

‘你算什么东西,老子在这一行干了二十几年,乃是东城的一块金字招牌,岂容你在这指手画脚,去去去,哪边凉快,上哪边呆着去!’

面对王大明的冷言冷语,小陈只能摇头离开。

后来,那批零部件果然出了问题,王大明也因此被停了职。

懂得人情世故会做人命中有贵人(经常做这2件事的人)(2)

其实现实中像王大明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错了,是自已的问题,却还要梗着脖子硬到底,不撞南墙不回头。

他们为何会这样,为什么不适时地反省自己,及时止损?

说到底,就是磨不开面子,放不下那张脸。

特别是那些位高权重的长者,社会所谓的“成功人士”,与其让他们低头反省自己的错误,还不如给他们一刀,送他们个痛快。

周星驰的《回魂夜》中有这样一个经典桥段:

当众被周星驰骂得狗血淋头的大厦保安,忽然可怜兮兮地哀求道:

“给个面子好不好?”

谁知他的话音刚落,周星驰反而骂得更凶:

“你脑子秀逗了,我给你面子,谁给我面子,面子TM从来都是凑上来丢的!”

周星驰的话虽然很糙,但理却不糙,在生存与现实面前,理想有何价值?在生死存亡面前,面子又值几个钱?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缺的是不要面子懂得反省自己的人,前者守住了面子,迷失了内心,最终走上的只能是黑暗中的不归路;而后者虽然失去了面子,但最终得到的却是一个崭新的自我,步入的必然是一条注定走向成功的康庄大道。

因此,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总是会经常反省自己的错误,如此才能不停进步,不断地超越自我。

懂得人情世故会做人命中有贵人(经常做这2件事的人)(3)

二,适意

所谓“适意”,即要用合适的方法表达意见

愚者多言,智者善言

即使你水平再高,能力再强,理由再多,讲话也不能冲头冲脑,要懂得用合适的方法去表达心中的意见,既不能太直接,也不能让别人觉得难以接受,最后还要将问题交代清楚,如此的你才算是一个智者,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就像黄渤。

在一次金像奖颁奖晚会上,“主持人”黄渤刚上台,就因为穿了一件“睡衣”而受到了临时搭档郑裕玲的调侃:

“黄先生,今天的晚会大家穿得都特别隆重,得体,你看看刘德华,梁朝伟他们哪一个不是西装革履,熠熠生辉;而作为金像奖主持人之一的你,为何穿的如此草率?”

郑裕玲真不愧为娱乐界的毒舌主持人,她这句话问得可真难受,若是一笑了之不回答吧,显然就是默认。

而若是直接回怼过去吧,伤人不算还有失风度......到底该怎么回答,才既不得罪人,又能将“尴尬”给化解了呢?

就在众人以为郑裕玲快“得逞”之际,黄渤却只是淡然一笑,而后便轻松回答道:

“因为我是家里人啊,难道你不知道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客随主便’么,您不在金马奖主持的这几年,我已经将金马奖的颁奖晚会,变得像家一样温馨,作为家人,在家里穿睡袍,不是很正常的吗?”(注:黄渤其实只是金像奖的嘉宾主持,正牌主持是蔡康永,他之所以这样说,完全是借题发挥)

黄渤话音刚落,台下便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漂亮!

黄渤的回答太精彩了,他这么表达太完美了,简直毫无瑕疵,含蓄委婉,既没有让人觉得难以接受,最终还将心中的想法表达的清清楚楚......可谓一语双关,一举三得。

有时候,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件事,换一个人去说,换一个人去做,或许就是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说白了这其实就是“适意”,只有适合的才能解决问题,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世事无绝对,换个角度去思考,往往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懂得人情世故会做人命中有贵人(经常做这2件事的人)(4)

总评:

王阳明有两条至理名言:一,朋友相处,常见自家不是,方能点化得人之不是,善者固吾师,不善者亦吾师。

二,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

啥意思呢?

就是说:一,朋友之间相处,首先要反省出自己的不是,而后方才能点出别人的错误,朋友的优点自然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朋友的缺点也是时常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二,处人之道,既要直接中的不冒犯,也须委婉下的不隐晦。

说白了,这两条实际上就是:反省与适意......

您看懂了吗?

懂得人情世故会做人命中有贵人(经常做这2件事的人)(5)

谢谢观赏!

关注我,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