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对于人生来说,永远不要试图以情绪去解决问题,因为当情绪存在的那一刻,所做的决定、所说的话都是错的。
一个人即便在相对理智的情况下看待问题都未必客观准确,更何况是带着情绪去面对人生呢。
而人生中的贪嗔痴,就是产生情绪的主要根源,生活中有许多人皆因贪欲主导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在追逐物质的路上越走越远,忽略了本身拥有的客观条件,一味按照自以为是的方式去妄求,又或者因为生活中那些不平的际遇以及他人的闲言碎语,而轻易生出嗔怒之心等等,这都是造成情绪的根源,也是形成错误的根本。
《道德经》之中有一句话,叫:“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意思就是:稳重是轻率的控制者,静定是躁动的制服者。
这里所说的“静”并不是表面行为的静,而是内心的静,就是不管自己身处于富贵之中,或者沦落为贫穷之态,都不会被外界的状态搅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能够让自身进入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淡然状态。
黄帝做了19年的天子,诏令通行天下,也算是天下太平,他听说广成子是一个得道高人,住在崆峒山上,就前往去拜见。
黄帝见到广成子之后就对他说:“我听说先生已经通晓大道,所以冒昧的来请教道的智慧,我想获取天地灵气帮助五谷生长,养育百姓,我也希望主宰阴阳,使众生成长,我应该怎么做呢?”
广成子回答说:“你所问的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你想主宰的是万事的残留,你治理天下的时候,天上的云气没有聚集就下雨,地上的草木没有枯黄就掉落,这样的偏狭和恶劣,怎么能够才能通达大道呢?
黄帝听了便退回去,放下朝政,走入清新寂静的静室之中,铺着洁白的茅草,闭门思过三个月,之后再次前往,又找到广成子,黄帝又向广成子请教说:“我想修养自身,怎样能够活得长久?”
这一次广成子听了,就极速的起身回答说:“你问的好,我来告诉你,大道的精髓幽深渺远,道德极深晦暗沉寂,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持守精神保持宁静形体,使精神不疲惫恍惚,这样精神就能持守形体,摒弃一切外在思虑,放下一切智巧,便能通达最光明的境地,我持守着浑一的大道,又处在阴阳二气调谐的境界,所以我修身至今一千两百年,我的身形还不曾有过衰老。”
广成子所阐述关于道的智慧,就是我们今天所说内心寂静的状态,拥有宁静之心,放下主观意识智巧,保持精神宁静,不被外界的事情搅扰自己的内心状态,不管经历了什么都能保持真正的清静。
二、
这种状态如同佛家所说的禅定一样,佛家认为当一个人待人处事的时候,能够保持不被外界牵动的态度,以及不被贪欲所蛊惑的定心,这个就叫做禅定,而且这种境界能够克服的人生的许多问题。
比如在生活中,总有很多人会因为不平的际遇而轻易生出嗔怒之心,又因为物质的诱惑使自己走向贪欲的深渊,在这些种种情绪的驱使下,让自己走向一个又一个错误之中。
《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无事时,心易昏冥,宜寂寂而照以惺惺;有事时,心易奔逸,宜惺惺而主以寂寂。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在闲居无事的时候,心中最容易陷入昏沉迷乱,这个时候应该在沉静中保持自己的机警;人的有事忙碌的时候,心情最容易急躁不安,这个时候应该在寂静之中保持冷静。
一个人的错误和痛苦,通常起源于自身内心不静,而又轻易生出轻率情绪的那一刻,所以不管是由贪欲而生的妄心,还是嗔心而生的怒气,带来的都是人生错误的结果。
只有当一个人身处在深沉的宁静之中,让心灵保持静止澄澈时,才能还原孩童一般的天真状态,这就像《道德经》之中所说“复归于婴儿”的心灵状态,借此我们才能清醒地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目前是什么样的状态,最重要的是我们才能在这一刻做出正确的举动。
对于平常人来说,大多数痛苦来源于这两种情况,第一,是不能清醒的审视自己,因为过多思虑而产生的痛苦;第二,则是因为当妄念覆盖了理智而做出错误行为,因此付出代价的时候。
所以让自己返归内心质朴,求得内心寂静,保持一个清澈澄明的状态,是避免错误和痛苦的根本。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