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吏为师”,玄将诸葛亮“均之官”才是真目的】

《三国志》载“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按字面这很平常也很好理解。“玄去当今江西太守,顺带捎上了两个子弟”。真的是这样吗?

先来看看当时的时局大背景

①董卓之乱时,董卓挟持汉献帝到关中,将洛阳附近烧掠一空,“二百里内无复孑遗”,“汾晋之间萧然”。

汉献帝逃回洛阳时,“天子入洛阳,宫室烧尽,街陌荒芜,百官披荆棘,依丘墙间。州郡各拥兵自卫,莫有至者。饥穷稍甚,尚书郎以下,自出樵采,或饥死墙壁间”。(《魏书·董卓传附李傕郭汜传》)以至于曹操后来能够在这一地区进行屯田。“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屯田所获,使曹操征关中时,“得以为资”。

诸葛亮六出祁山用智用谋 以吏为师玄将诸葛亮(1)

②再说一下南阳久为经济都会之地,农业发达,作物繁盛。张衡《南都赋》极赞其地草木之兴,旱稻兼具而品种多样,有粳稻、糯稻和黄稻多个品种。“汉代水稻在南阳已成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稻田面积亦很可观。”此外,稻麦轮作,年有二熟,“冬徐夏<禾爵>,随时代熟”。

③按东汉公车署制,汉凡是贡举和征召之士,经过考试合格,均拜为郎,隶属于光录勋,再经过铨第,才可补为官。

东汉自光武始“四科取士”。然“行九品中正制”日益坐大门阀世家,以致于一门多侯爷,满门皆官的窘境。

中小地主要做官吏,只好先读书,有凭籍的士人,或以阀阅 门第资格被荐举,或者走权贵之路。

那么诸葛亮的军师中郎将之谓恰好解释了“诸葛被袁术署豫章太守,玄将亮与弟均之官”首先是为了获得郡籍继而“以吏为师”。

秦丞相李斯之“以吏为师”,盖古者政教合一,学术出于官司耳。

诸葛玄也深知大汉末期世序紊乱,甚恐于年龄关系,于是用上冒险计采取即有凭籍的士人,或以阀阅 门第资格被荐举,或者走权贵之路。

玄被袁术举荐豫章太守,时袁术职官后将军,(三公职〉主旧都长安三捕治安维防,担心董卓摄政不稳而窜至南阳,杀前守而据南阳。此时他看重的不只是南都即将行实的新三辅桥头堡地位,还为基于不臣之心的统筹规划居奇军需资货,募兵为己效命。署玄豫章太守实为退路之举,但后将军职无假节权,故尔托刘表署节制。

对诸葛玄来说,他将子弟“均之官”仍有一丝冀望社会井然的态度。

所以“均之官"并非如古人认为的那样随叔父*征辟*为官,一并去了豫章。

玄卒,亮躬耕陇亩,仍为半耕半读为秀才致仕途做准备。而葛亮通过考试被举荐亦寄托于大郡南阳名下。(注,和帝下改旧制郡举荐和考试制度,重新划定大小郡和蛮夷按人口比例分配举荐名额。小郡举二,大郡20万人荐一人,按此类推〉

诸葛玄深知署守文书签发没经过朝庭秩官签注,心中不安,亦知前路未卜,权衡利弊,还是朝庭秩官选聘稳妥,鉴于子弟年幼,注籍南阳郡,扎根南都宛城,上有守辅故吏照应,中有吏掾为官师,下有田亩躬耕,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道路铺就,只待会试取功名,由青年子弟通过会试秩补为郎。

至于为郎或为从吏嫌不嫌300石少,那是后话了。嫌少如丁甘不仕,志于隐,有地可凭。(汉制户均百亩,八户一井,井旁置庐)或躬耕或倎租,悉由遵便。

诸葛亮六出祁山用智用谋 以吏为师玄将诸葛亮(2)

躬耕为状态。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