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第21期“生活圆桌”栏目,原文标题《你能保守秘密吗?》

文/Harps

图/谢驭飞

不要随便保守秘密理由(我跟你讲个秘密)(1)

小猪佩奇跟她的好朋友小羊苏西成立了一个“秘密俱乐部”。“秘密俱乐部”的人要说出秘密的词语相互识别,他们在一起分享秘密,做秘密的事。小狗丹尼、小马佩德罗、小猫坎蒂等陆续加入,甚至连羊妈妈、猪妈妈和猪爸爸都成了秘密俱乐部的成员。当他们意识到此间并无秘密可守,纷纷笑倒在地上。

小孩子喜欢秘密,只是喜欢秘密的形式。他们可以把任何小事封为“秘密”再作分享,以此把自己和朋友紧紧连在一起。成年人也做同样的事,只是他们比小孩更当真:分享秘密的人无疑是亲密的同盟军,而秘密的指向则是他者,是疏隔的人,不被待见的人,是同盟军又恨又怕的人。在一圈人当中,动态地存在着许多小猪佩奇和小羊苏西一样的“秘密俱乐部”。人们因为分享着不同的秘密也分享着不同的同盟军和敌人,忙着享受忠诚和遭遇背叛;到头来,谁也并没有跟谁更亲近,某些本来是秘密的事情也成了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识。可惜成年人太计较,只记得自己吃的亏,不能像小猪佩奇和她的小伙伴们,以纷纷笑倒在地上作为结局。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你能保守秘密吗?”,就表明有一个秘密马上要从他嘴边溜出来了。会这样问的人已经清楚地证明了自己不是能保守秘密的人,所以他如果够理智,就不该指望对方会做得比他好。秘密传递链由做出承诺和打破承诺构成,就算明知是虚情假意,也要做足戏份才可以。所以“交浅言深”招人忌,被迫向泛泛之交做出承诺负起责任,只是因为对方意想不到地扔出一个秘密。秘密有一种奇怪的心理作用:如果一个人必须保守某个秘密,这秘密就会像一团火烧得他坐立不安,直到他告诉别人为止。但他又极不愿意让人知道他是这个秘密的泄露者,泄密者的身份必须是秘密——这当然也跟别的秘密一样守不住。在日常生活里,一个人即使不爱搬弄是非,也要付出不少精力把自己脑子里保存的秘密和牵连人等分门别类,防止惹出麻烦。社会性动物必须有巨大的脑容量才够处理社会性问题。

寓言故事里说,希腊国王迈达斯判定牧神潘的乐器演奏优于太阳神阿波罗,被阿波罗惩罚,把他的耳朵变成了驴耳朵。迈达斯从此整天戴着头巾,但又不得不理发,因此严禁他的理发师说出去,如果泄露,一定杀头。理发师不敢对人讲,但又忍不住不讲,后来终于找了个树洞一吐为快。未几,整片森林里的树叶都在沙沙地说“国王长了驴耳朵”,理发师当然被杀了头,所有人也都知道了国王长着驴耳朵。如果这故事的读者是电脑,它可能完全无法理解国王的理发师为什么被危险的秘密憋得难受。人类的大脑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可理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