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杂谈##那些精彩的影视幕后故事#

电视剧《芈月传》幕后花絮,或拍摄故事,所述者颇多,我今不想再增说词。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羋月传》幕后两个不一样的故事!

孝庄太后换江山之谜(牺牲色相巩固边防)(1)

第一,讲述一下自《羋月传》热情播以来作为观众和追剧人的小故事。

前些年,有段日子,看着身边追剧青年男女津津乐道,茶余饭后,走到哪都在谈一部剧,说什么太好看之类的赞叹之词!如果你插不上话,说不上一两句剧情,你都不意思呆下在一起,你会觉得自己很另类⋯回来家里,妻子儿女也正襟围坐在一起,看得就是那部街头巷尾热议的电视剧《芈月传》。

孝庄太后换江山之谜(牺牲色相巩固边防)(2)

好奇心,我也坐下来一起看。中途看剧,不知道故事发展的起因,方向,于是会向她们问一句:那演员是谁,演的又是誰?等等之类的话,她们只是敷衍了事,不太会搭理你,别打乱她们正常追剧的兴致…

不理就不理,我自查一下剧情简介,大概地就了解了一些《羋月传》所讲的故事内容。就凭这个生僻字,我也要去弄懂这芈字的读音。芈月(芈:读mǐ )的名字据兵马俑上的残字“芈月”和阿房宫筒瓦上秦惠文王妃子“芈月”的合体陶文而来。

孝庄太后换江山之谜(牺牲色相巩固边防)(3)

怎么样,长知识了吧!追剧我是从认识生僻字"羋"字开始了。不然也还不知是历史上有芈月这号人物! 一直以来,大家脑海里对"太后"的认知,最多的应该是"慈禧太后"吧!我也是。而且作为普通人群的一员,不管是从历史书本,还是影视作品,我们都是被动的从中知道一些:"太后"的知识。主动去了解的应该很少吧

孝庄太后换江山之谜(牺牲色相巩固边防)(4)

原来,芈月原先是羋八子,该剧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女政治家芈月,一步步成长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人,秦宣太后芈月她一生波澜壮阔、纵情恣意。在至高处把持朝政、呼风唤雨,太后专权自她而始,太后称谓亦始见于她,成为千古太后第一人。她故事应该是丰富精彩很多,也加深我对这位历史第一太后的了解。从此在我的认知里,羋月比之于清朝的慈禧太后,真的不可同日而语。

孝庄太后换江山之谜(牺牲色相巩固边防)(5)

第二,《羋月传》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

要了解《芈月传》背后的历史故事,直接一点就是从我们比较熟知的商鞅变法,和秦始皇这两处讲起,简单明了。因为这部影轮视剧故事发生战国时期。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趣的时代,虽然诸侯割据,战火连绵,却是思想、学术、科技、军事以及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历史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图强求存的各诸侯国也展开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变法和改革。

孝庄太后换江山之谜(牺牲色相巩固边防)(6)

  此时的秦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实力并不突出,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任用商鞅变法。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改革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之一。

孝庄太后换江山之谜(牺牲色相巩固边防)(7)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这时商鞅倒霉了,一是失去了秦孝公这个强有力的靠山,二是他的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切身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集体反对。性命堪忧,商鞅被迫走上逃亡之路。最后商鞅被抓,并施以酷刑,在追捕中毙命,落了个“车裂”的下场。下令处死商鞅的国王即秦惠文王,“芈月”就是他的妃子,而电视剧《芈月传》的故事也正是由此开始。

  在《史记》中芈月的正式称呼是“芈八子”,《史记·卷七十二·穰侯列传》中这样说:“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及昭王即位,芈八子号为宣太后。”原来秦国的后宫分为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八级,由此可见“八子”是宫中地位较低的妃嫔,这也是芈月最初的封号。

孝庄太后换江山之谜(牺牲色相巩固边防)(8)

  在电视剧中,芈月是楚威王最宠爱的庶出小女儿,一出生就被称为“霸星”,长大后作为嫡公主芈姝的陪嫁媵侍远嫁秦国。但这个说法目前在学界还存在着争议,据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赵树国介绍,芈姝的历史原型秦惠文后并非楚国公主,而是秦国大家族的女儿,“芈姓是楚国的国姓,真实的芈月也不是楚国公主,有可能是家境落魄的宗室女。芈月的母亲曾经改嫁,她有两个弟弟,姓氏不同,一个叫芈戎,一个叫魏冉。《史记·穰侯列传》中的穰侯指的就是魏冉。”

孝庄太后换江山之谜(牺牲色相巩固边防)(9)

  芈八子与秦惠文王生有三个儿子,惠文王死后,王后所生的儿子秦武王继位,而芈八子的大儿子嬴稷则被送到燕国做人质,兄弟两人的命运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天有不测风云,秦武王性喜欢运动,司马迁曾用六个字来形容他:“武王有力好戏。”有一次武王因举鼎折断了胫骨,不久便死去了。武王没有儿子,但有许多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相互明争暗斗,都想继承王位。后来在母亲芈八子和舅舅魏冉操作下,嬴稷顺利继承了王位,这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儿子当了国王,母以子贵,芈八子理所当然地升格为太后,从此以后,芈八子就被称为宣太后,因秦昭襄王年幼,由母亲宣太后垂帘听政,舅舅魏冉辅政。垂帘听政原来是从这开始的也是最早的。

孝庄太后换江山之谜(牺牲色相巩固边防)(10)

  人们对战国时期秦国的历史大都比较陌生,了解最多的大概就是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了,那么这位宣太后和秦始皇又是什么关系呢?

  从秦宣太后到秦始皇,共五代,世系表如下:秦宣太后(高祖母)——秦昭襄王嬴稷(曾祖父)——秦孝文王嬴柱(祖父)——秦庄襄王嬴子楚(父亲)——秦始皇嬴政。也就是说,秦始皇的父亲是秦庄襄王嬴子楚,秦庄襄王的父亲是秦孝文王嬴柱,秦孝文王的父亲是秦昭襄王嬴稷,而秦昭襄王的母亲是宣太后,所以,宣太后是秦始皇曾祖父的母亲,也就是高祖母。

孝庄太后换江山之谜(牺牲色相巩固边防)(11)

  在电视剧中,芈月与春申君黄歇又一段美好的初恋,其实这是编剧杜撰的,历史上并无此事。黄歇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政治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这位春申君生于公元前314年,比秦宣太后小二十多岁,他们不可能产生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

孝庄太后换江山之谜(牺牲色相巩固边防)(12)

  芈月与春申君的恋情虽然属于虚构,但她与义渠君的关系却是确有其事。义渠是秦国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王国,领地在今甘肃一带,公元前327年,义渠投秦,正式成为秦国属地,但后来又乘中原诸国混战之机,脱离了秦国控制。宣太后摄政后,改变了对义渠国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的政策,她请义渠君居于甘泉宫,并与其私通,还为这位义渠君生了两个孩子,秦国强大后,宣太后设计将义渠君处死,随即派兵灭掉了义渠,领土并入秦国。义渠亡国后,义渠族也逐渐汉化,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对于此事,著名历史学家马非百如此评价:“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牺牲色相与义渠王私通,然后设计将之杀害,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使秦国可以一心东向,再无后顾之忧,她的功劳不逊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话虽这样说,但对于宣太后的这段私情众说纷纭,有褒有贬。

孝庄太后换江山之谜(牺牲色相巩固边防)(13)

  至于剧中宣太后老年时期的男宠魏丑夫,在史籍中也有记载,据《战国策·秦策》中说,太后病,将死,发出指令“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这位“魏子”就是魏丑夫,他听说后十分害怕,便请好朋友庸芮为自己说情。魏丑夫选人很有眼光,宣太后果然被庸芮说服,撤销了要魏丑夫陪葬的指令,电视剧中的这段情节与历史史实基本相符。

  宣太后之死 羋‬月‬她的历史身‬纷‬是秦始皇皇祖母宣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当年芈月辅佐儿子嬴稷继承皇位以后,朝中一‬切‬大权都是由她掌控,‬儿子‬长大后‬急‬切‬需要求‬自己掌权,因此与母子‬的关系变得僵硬,权‬衡‬利弊,‬无‬奈‬最后芈月被儿子幽禁于深宫抑郁离世,死后葬于骊山芷阳。

孝庄太后换江山之谜(牺牲色相巩固边防)(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