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子和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及生长(三)

幼苗的类型

4.幼苗的类型

由胚长成的具有根、茎、叶的幼小植物体,称为幼苗。根据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轴的生长和子叶出土情况的不同,将幼苗分为子叶出土型幼苗和子叶留土型幼苗两种类型。

子叶出土型幼苗 种子在萌发时,胚根先突出种皮,伸入土中,形成主根,然后下胚轴加速伸长,将子叶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这种方式形成的幼苗成为子叶出土幼苗。大多数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幼苗都属于这种类型,如刺槐、松树、皂角、棟树等(图2-4)。

子叶留土型幼苗 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不伸长或不发育,只有上胚轴伸长,子叶或胚乳并不随胚芽伸出土面,而是始终留在土中,这种方式形成的幼苗,称为子叶留土幼苗,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和部分双子叶植物属于这种类型,如核桃、油茶、毛、棕榈等(图2-5)。

种子的萌发过程四步(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类型)(1)

子叶出土或留土是植物体对外界不同环境的适应,这一特性为播种深浅提高依据,一般子叶出土幼苗的种子播种宜浅,子叶留土幼苗的种子,播种可以稍深。

5.幼苗的异形叶性

幼苗初期出现的真叶叫初生叶,以后长出的叶叫次生叶。有些植物的初生叶和次生叶形态不同,这种同一植株上同一生长阶段或幼株与成株间出现不同形状叶的现象称异形叶性。例如刺柏初生叶刺形,次生叶鳞片形;蓝桉的初生叶为卵形无柄对生,次生叶为细长披针形或镰形互生。这种现象反映了这些树种祖先的原始性状(图2-6),这种由于发育年龄不同而产生的异形叶性,称为系统发育的异形叶性。各种植物的初生或次生叶形态,是识别幼苗的重要特征,在园林苗木培育和销售中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种子的萌发过程四步(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类型)(2)

摘自《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关继东等编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