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水人在眉山(二)

《骑行黑龙滩》

岁岁年年节相似,年年岁岁情不同。清明节不能回家拜祭祖先,骑车前往黑龙滩,两条线路,每条单程近20公里,不走回头路,去走成黑旅游路,回来走G351。

成黑旅游路是条双向八车道,新修的,车很少,公交T51经过。沿途看到乡村里有像公园里长廊一样的建筑、看到通往每村每户的水泥路、看到灌溉的水管满坡遍岭、看到村民背着背笼到路边卖自家柑橘,黄黄的也是一道风景……。走累了,就在摆摊的老大爷跟前蹲下来,递给大爷一支烟,聊天得知这里是新华镇,他家一共种了七八亩柑橘,一年的收成大概五六万块钱,看着他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的笑容,是满足的。抽完烟喝口水,继续前行,路边、田间地头能看到小汽车和摩托车的身影,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有了质的飞跃!有一种在北方是见不到奇特景象,晚熟柑橘还挂满果,早熟品种已开满花。一路都能闻到柑橘花香的味道,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不觉就到了黑龙滩镇,镇上大拆大建的场景,与全国各地大同小异,对植被、对自然的破坏,大地也会流泪!不能有地方特色吗?远处有一座大山,但是隐隐约约的能看到山上的村庄。前行道路变窄,是典型的山区公路。正应了那有老话:有多少上坡就有多少下坡。一路上大喇叭里用四川话广播告村民及游客书,文明祭扫、防火、保护环境、保护水源之类宣传。路边停了不少车子,是黑龙滩壁虎崖,登上最高处能看到黑龙滩尾部的壮观场景。继续前行到了丁字路口,路牌显示左拐是大坝,虽然路口有醒目的禁行标牌~大坝严禁车辆驶入,有建好的设施齐全的免费停车场却空荡荡。快到大坝时车辆开始拥堵,原来车辆都驶入大坝了。湖光潋影、景色优美,湖依山行,车水马龙、游人如梭,湖里游船点缀。高大的三棱型纪念碑映入眼帘,碑顶是一个工人的雕塑,西面是依山而刻的拂住黑龙的摩崖石刻。看大坝介绍:黑龙滩风景区是依托黑龙滩水库而形成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川西第一海”、“成都后花园”。位于仁寿县人民政府以西12公里,北距成都64公里,属龙泉山南麓。198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审定为四川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是一座人工湖泊,湖周长160公里,南北长32公里,水面23平方公里,蓄水3.6亿立方米。黑龙滩湖面宽阔,湖中有72座岛屿,湖岸蜿蜒曲折,岛上绿树成荫。

返程走351国道,看到是另一番景象,再也看不到连片柑橘了,而是枇杷和樱桃树,为眉山市政府一村一品工作点赞。一路上,摆摊的、地里干活的很难看到年轻人的身影,前天晚上几个朋友在丽利饭店吃豆花宴,有位从台湾来的张教授,和他聊起前几年去台湾旅游的一个景象,从小就听《阿里山的姑娘》长大我,脑海里不时会想起那熟悉的歌,“高山青 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去台湾就想看看阿里山的姑娘,但到了阿里山,大失所望,见不到阿里山的姑娘和小伙,看到的都是老年人,我问她们阿里山的姑娘呢?她们说她们就是阿里山姑娘啊!大家开怀大笑,突然一想几十年过去了她们不就是当年的阿里山姑娘?问起现在的姑娘和小伙呢?说去城里求学工作了…。继续前行经过龙正镇,镇子不小和北方一个小县城差不多,经过一座桥,就是东坡区界,不远处是眉山市花海、桂花湖景区,过了崇礼镇,远远看到路灯很眼熟,到跟前仔细观察路灯基座上写着‘眉州大道",到十字路口就看到了学校体育馆。

虽然没有回家祭祖,但领略了异乡风情,又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虽然新农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新农村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等到一路都能看到“阿里山的姑娘”的那一天,才是城乡一体化目标的真正实现。

2021年4月5日,与眉山校区

骑行黑龙潭(骑行黑龙滩)(1)

骑行黑龙潭(骑行黑龙滩)(2)

骑行黑龙潭(骑行黑龙滩)(3)

骑行黑龙潭(骑行黑龙滩)(4)

骑行黑龙潭(骑行黑龙滩)(5)

骑行黑龙潭(骑行黑龙滩)(6)

骑行黑龙潭(骑行黑龙滩)(7)

骑行黑龙潭(骑行黑龙滩)(8)

骑行黑龙潭(骑行黑龙滩)(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