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篡位”,是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历史学家孟森先生所著《清初三大疑案考实》篇目所提及的三件疑案,经口耳相传后流布民间的说法。

其中,尤以“太后下嫁”,因关涉宫闱秘录、有违纲常伦序而为人所津津乐道。如孟先生所言:“谓清世祖之太后下嫁摄政王,则无南北,无老幼,无男妇,凡爱述故老传说者,无不能言之。”

太后下嫁的真实性(以讹传讹的太后下嫁)(1)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1613-1688)朝服坐像

太后下嫁的真实性(以讹传讹的太后下嫁)(2)

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坐像(1612-1650)

民间传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为挟制皇帝,威权自用,迎娶了皇帝生母、清太宗遗孀、孝庄文皇后且已时为太后的博尔济吉特氏,并自加尊号“皇父摄政王”;在多尔衮死后,更一度被上尊号“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位祔太庙。同时代的抗清将领张煌言曾做《建夷宫词(其七)》讽刺这种违背伦序的收继婚制:“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后顺治帝掌权,因欺母缘故忌恨多尔衮,将其议罪罢享、开棺戮尸。民间因此认为,无论是加封还是定罪,这都是太后下嫁多尔衮后一系列“顺理成章”的操作。

及至近时数十年间,在《一代皇后大玉儿》(台湾中视1992年)《康熙王朝》(陈家林2001)《孝庄秘史》(尤小刚2002年)《山河恋·美人无泪》(梁胜权2012)播出后,经电视文学的几番渲染,“太后下嫁”几乎成了一则信之有据的铁案。

太后下嫁的真实性(以讹传讹的太后下嫁)(3)

《一代皇后大玉儿》剧照(尔冬升饰多尔衮、潘迎紫饰孝庄)

太后下嫁的真实性(以讹传讹的太后下嫁)(4)

《孝庄秘史》剧照(马景涛饰多尔衮,宁静饰孝庄)

太后下嫁的真实性(以讹传讹的太后下嫁)(5)

《山河恋·美人无泪》(韩栋饰多尔衮,袁姗姗饰孝庄)

但考诸史料与逻辑,公诸于世的“太后下嫁”说,不过是民国初年为迎合民间猎奇心理,借以打击逊清权威,依靠几则似是而非的史料拼凑附会的政治谣言,根本经不起推敲。

这个谣言的源头之一,就是"皇父摄政王"这五个字。

从史料中看,"皇父"之称,确有证据。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皇父摄政王以疾上宾哀诏》就一目了然——

顺治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告天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昔太宗文皇帝升遐之时,诸王群臣拥戴皇父摄政王。我皇父摄政王坚持推让扶立朕躬,又平定中原,混一天下,至德丰功,千古无两……丧仪合依帝礼……

太后下嫁的真实性(以讹传讹的太后下嫁)(6)

《皇父摄政王以疾上宾哀诏》(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皇帝在位,太后在世,能够在摄政王之上还加了“皇父”两个字,这不得不使清末民初的人们联想起,才退位不久的末帝溥仪和他的亲生父亲——摄政王、醇亲王载沣。与开国类似的情形再度上演,年幼的皇帝、守寡的太后、正当壮年的摄政王。载沣好歹是亲爹,尚且没有加上皇父字样;多尔衮以叔父之实而上皇父之名,这难道不蹊跷吗?

为这个疑虑推波助澜的,还有三则确有蹊跷的可信史料:

一是来自被删改的皇帝实录中残留的线索。《清世祖实录》(也就是顺治帝在位期间大事记录)中提到皇帝对乳母李氏追封的谕旨:“睿王(指多尔衮)摄政时,皇太后与朕(顺治帝)分宫而居,每经累月,方得一见,以致皇太后萦怀弥切。”清代实录在乾隆朝后屡经官方删改,将许多早期“为尊者讳”的记录抹去或曲饰,但仍有部分残章被遗漏。这篇谕旨虽言外人,却点出了“因多尔衮缘故造成母子分居”的事实。母子分居,是因为母亲委身了叔叔的缘故,还是另有因由呢?

二是来自清中期史官的考据。清乾隆年间奉旨纂修国史的蒋良骐,依据未曾被后世删改的《清实录》,辑录了32卷反映清初努尔哈赤至雍正朝六朝史料的《东华录》。其中摘录了苏克萨哈等大臣议摄政王罪状之文,明确指出“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宮内院。……凡批票本章,概用'皇父摄政王'之旨,不用皇上之旨;又悖理入生母于太庙。”蒋氏是一位史德甚好的学者,他的记录应是可信的。其中,“又亲到皇宮内院”一句,影影绰绰,似乎说明作为外臣跑到皇帝后宫,意欲不轨。可惜,亲到内院,做了什么,于史无载。

三是来自外国史料的佐证。《朝鲜仁祖李信实录》记载李朝仁祖与金自点关于“皇父”称谓的讨论:“二十七年己丑,即清世祖顺治六年,二月壬寅,上曰:'清国咨文中有"皇父"摄政王之语,此何举措?'金自点曰:'臣问于来使,则答曰:"今则去叔字。朝贺之事,与皇帝一体云。"'郑太和曰:'敕中虽无此语,似是已为太上矣。'上曰:'然则二帝矣。'”朝鲜君臣显然对皇父的称谓,与现代人一样好奇。只是他们的讨论戛然而止于“太上皇”,并未进一步深究是否是因叔嫂通婚而产生了这个称谓。这一点疑虑,也成了当年胡适专门写信,与孟森在否定"太后下嫁"说上,进一步开展学术讨论的分歧所在——

"惟读后(指《太后下嫁考实》)终不免一个感想,即是终未能完全解释"皇父"之称之理由。《朝鲜实录》所记,但云"臣问于来使",来使当然不能不作模棱之语,所云"今则去叔字",似亦是所答非所问。单凭此一条问答,似仍未能完全证明无下嫁之事,只能证明在诏敕官书与使节辞令中无太后下嫁之文而已。"

可以确定的是,多尔衮自称"皇父",不仅朝野上下已成常识,便是外藩异域,也已广而告之。但称皇父,又亲到内宫,造成母子分居,就一定是娶了太后吗?吕不韦称"仲父",王莽称"假皇帝",也不能说,这二位就娶了皇帝的妈;而清代国俗,生母多被限制抚育幼子,多尔衮的生母大妃阿巴亥,就并未抚养他,壮母幼子分宫别居,反不足为奇。更进一步而言,假设叔嫂二人确实公开成婚,那“亲到皇宫内院”反倒不能成为罪证——丈夫回家见老婆有何不可?因此,仅以称谓定论,显然不足以成为严密的逻辑。

于是,持太后下嫁说或希望将其否定的人,都各自在前因后果上寻找更多的支持链条。

既然要结婚,不仅应该有记录结婚流程的"仪注",更应该有昭告天下的"官宣"——诏书。胡适提到的"太后下嫁之文",在故纸堆中曾出现了线索。

四川师范学院图书馆曾在1959年从广州古籍书店购得了《皇父摄政王起居注》内府钞本一册,所有者刘文兴在这部书的末尾写了个跋,宣称他的父亲,也就是前清内阁侍读学士刘启瑞,曾得见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之诏:

清季,宣统初元,内阁库垣圮,时家君(刘启瑞)方任阁读,奉朝命检库藏。既得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诏,遂以闻于朝。

证据似乎有了眉目。可惜,这个看似确凿的证言,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太后下嫁的真实性(以讹传讹的太后下嫁)(7)

文物专家、历史学家朱家溍(1914-2003)

据上世纪八十年代,故宫博物院研究室宫廷历史组研究员万依采访该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朱家溍先生得知,作者刘文兴曾当面就此事与朱老先生明言:“诏书是没有的,我因为打算卖掉这部书,所以写跋语时加点噱头,你何必认真,姑妄听之而已。”尽管刘先生坚持相信太后下嫁说,但是翻遍这部《皇父摄政王起居注》,也没有记载说某年某月某日多尔衮迎娶了太后。朱家溍先生对故宫馆藏如数家珍,从文物史角度也否定了藏有这份诏书的可能性。

既然诏书找不到,那么孝庄文皇后死后并未与清太宗皇太极合葬,且在康熙二十六年,当着孙子的面声称因“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是否说明她心虚呢?

这个说法,是明显的断章取义。事实上,这里面应有两个原因。

一是选择在关内建陵系出于政治宣誓的需要。满清入关之初与康熙二十六年的政治情势已大相径庭。在顺治七年,已在前一年去世的孝端文皇后(也就是孝庄文皇后的姑姑,两人同侍清太宗)的棺椁运送到沈阳北陵,与皇帝合葬。此时,清廷入关未久,祖陵仍新,叶落归根,是情理之中。但从顺治七年到十八年,又从康熙元年到二十六年,近四十年的执政,根基已稳,选择位于河北唐山遵化修建清东陵,是一种政治态度。依孝庄文皇后的政治才能,不可能不会想到这一点。同时,沈阳北陵在顺治七年已封好了石门,再次打开便是两番惊扰先帝,且在风水上有泄势的嫌疑,这对同样看重关外龙脉的清初统治者而言,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二是基于家族感情和死亡顺序而做出的现实安排。孝庄文皇后寿命较长,从中年到晚年的后半生,都在关内度过,与顺治帝、康熙帝子孙两代人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母亲想与自己的儿子、孙子更近一些,也合乎情理。更加显著的逻辑证明有,顺治帝的孝惠章皇后、雍正帝的孝圣宪皇后、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道光帝的孝静成皇后、咸丰帝的孝贞显皇后、孝钦显皇后(也就是慈禧太后)都是后皇帝而死,然后生前与儿子协商,就近分陵别葬的。难道说,她们也是于妇德有亏,无颜见先帝吗?显然,还是因死者已矣,不便开陵,另选他处而已。

作为更加合理的反证,在近几年的史料发掘中,又有新的发现。

在翻译满文老档中,学者发现,天聪五年七月初八,清太宗皇太极专门下谕旨,要求“凡娶继母、伯母、弟妇、侄妇,永行禁止……同族嫁娶,男女以奸论。”当然,这是文言的翻译,直译的话,更加直接。“从今以后,小妈、伯母、婶母、嫂子、弟媳、儿媳,永远停止在宗族内嫁人。”至少满族之内,再嫁之妇是不能嫁给亡夫的叔伯兄弟的。

顺治十三年,依据太后“慈训”精神,顺治皇帝曾主持编纂专门告诫后宫遵守妇德的《内则衍义》,在皇帝亲自撰写的序言中表明,“礼者持己之要,其类有九”,其中就包括“守贞、殉节”。并且,皇帝专门指示,这是“圣母皇太后休声盛德,炳若日星,永作则于万世矣。”

结合上述两者,我们可以发现,孝庄文皇后和他的丈夫在礼法上保持着一致,若真有改嫁叔叔的事情发生,儿子撰写这样的文献,岂不是直接打了太后的脸面?从制度到身体都背叛丈夫的孝庄,又有何资格要求阖宫遵守“守贞”的妇德呢?

由此可知,所谓"太后下嫁",于史料并无直接文献,于逻辑也多所不洽,反倒是否定它的反证,比比皆是,情理圆融。孟森先生于上世纪已一力证伪的流言,于今日却成了言之凿凿的历史,实在是滑稽可笑。

太后下嫁的真实性(以讹传讹的太后下嫁)(8)

历史学家孟森(1869-1938)

正本清源,"太后下嫁"这个流言的演变,孟森先生认为,很有可能来源于这样一个事实:顺治五年三月,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横死于狱中。多尔衮将豪格的妃子(是多尔衮元妃的妹妹,也就是多尔衮的小姨子、侄媳妇)纳为己妃。这不仅违背了汉人的礼法,也直接违反了清太宗皇太极生前颁布的禁令。而张煌言的《建夷宫词(其七)》正是顺治六年的作品。于是“天下哗传,明遗老由此而入诗,国人转辗而据以腾谤。”

这种披露上层私隐然后以讹传讹的事情,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是极容易形成张冠李戴的流言的。对照雍正帝亲自撰写的《大义觉迷录》,那些弑父、逼母、屠弟、酗酒、好色的诽谤,不正是此类同质化谣言传播的翻版吗?

可见,“太后下嫁”,并无实据,只是一个在清初因反对异族统治借他事变异传播、于民间潜滋暗长又在清末民初被捕风捉影的前朝八卦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