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招面试真题(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必刷题目)(1)

一、单选题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 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 ) 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

A.创造性

B.拓展性

C.基础性

D.实践性

2.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 )、 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

A.加工

B.传输

C.处理

D.破译

3.小学信息要学会使用( )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支持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A.文字处理

B.多媒体制作

C.电子表格

D.图像处理

4.小学学生要学会利用( )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A.因特网

B.电脑

C.电视

D.报纸

5.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要遵循“( )与创新相结合”的课程目标。

A.探究

B.实践

C.应用

D.拓展

6.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应以( )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的设置内容。

A.兴趣

B.热情

C.爱好

D.意识

7.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可归纳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下面 属于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是( )。

A.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B.能熟练使用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

C.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

D.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8.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环节,以下各环节的顺序安排最恰当的是( )。

①提出学习任务

②设置任务情境

③归纳总结,感悟提升

④探究学习,完成任务

⑤巩固练习

A.①②④③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④⑤③

D.②①⑤④③

9.“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信息技术素养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D.分析问题

10.2001 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了信息技术是( )课程。

A.选修

B.必修

C.校本

D.探究

1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作为小学的必修课来开设的,并且属于( )的范畴。

A.文化课程

B.分科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

D.艺术课程

12.学生是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信息技术学习的( )。

A.组织者、合作者

B.组织者、引导者

C.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D.传授者

13.《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规定,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 )学时,上机课 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 70%。

A.22

B.34

C.68

D.67

14.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 )。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信息素养

D.学习计算机

15.( )是信息技术课程特有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A.小组协作学习

B.全班或分组集体上机

C.个别指导

D.现场教学

16.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价值体现了基础性、实践性、( )和发展性。

A.前瞻性

B.应用性

C.整合性

D.综合性

17.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 )的学习氛围中学 习。

A.探究

B.讨论

C.建模

D.开放

18.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 )、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主要目 标。

A.信息素养

B.信息获取

C.信息处理

D.教育技术

19.信息技术课程必须根据学生( )和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 不同的学习需求,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A.兴趣爱好

B.身心发展

C.身体条件

D.知识水平

20.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 )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 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

A.实践活动

B.课堂

C.教材

D.网络

21.通过制作……,体会……作用;通过对……的建构,体会……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的 重要性。这些是对下列哪项的描述( )。

A.教学目标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2.课堂教学是一种双向交流或多向交流,要突出学生的( )作用和教师的( )作用。

A.主体、主要

B.主体、主导

C.主要、主体

D.主要、次要

2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练习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24.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班级授课

D.整体教学

25.以下不属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基本理念的是( )。

A.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B.在多元化和全面性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C.倡导面向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D.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6.载有教学信息的( )属于视觉教学媒体。

A.录音机

B.广播

C.复读机

D.投影仪

二、简答题

1.信息技术课程性质主要有?

2.简述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

3.简述信息技术课程基本理念。

4.简述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5.简述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原则。

6.简述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

7.简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原则。

8.简述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特点。

9.简述信息技术课程常用教学方法。

10.任务驱动法实施过程是?

11.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有?

12.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三、教学设计题

1.《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是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三 单元第 8 课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 Windows 7 窗口打开的方法和结构。在此基础上,本节课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以及图标排列方式 和表现方式。请你以《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为主题,并根据以上材料完成问题。

(1)请设定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2)请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3)结合上述材料,根据学情,围绕教学目标,请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简要 设计教学过程

2.《文字排版更美观》是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4 课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在 word 2010 中输入、选择、复制、移动和删 除文字。在此基础上,本节课主要教学任务是学生学会对文字的居中、字体字号、行间距和 颜色等排版设置。请你以《文字排版更美观》为主题,并根据以上材料完成问题。

(1)请设定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2)请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3)结合上述材料,根据学情,围绕教学目标,请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简要 设计教学过程。

3.《PPT 动画设置基础操作》是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 元第 11 课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在 PowerPoint 中的基本操作。在此基 础上,本节课主要教学任务是学生理解动画的作用、分类,并熟悉 PowerPoint 动画设置的 基本操作。请你以《PPT 动画设置基础操作》为主题,并根据以上材料完成问题。

(1)请设定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2)请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3)结合上述材料,根据学情,围绕教学目标,请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简要 设计教学过程。

4.《行列的增删和隐藏》是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 8 课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 Excel 2010。在此基础上,本节课主要 教学任务是学生学会在 Excel 工作表中插入、删除、隐藏行和列。请你以《行列的增删和隐藏》为主题,并根据以上材料完成问题。

(1)请设定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2)请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3)结合上述材料,根据学情,围绕教学目标,请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简要 设计教学过程

5.《认识 logo 过程》是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6 课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 logo 语言的基本命令。在此基础上,本 节课主要教学任务是学生认识 logo 过程,学会编写、调用和保存过程。请你以《认识 logo 过程》为主题,并根据以上材料完成问题。

(1)请设定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2)请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3)结合上述材料,根据学情,围绕教学目标,请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简要 设计教学过程。

后台踢小编领取答案,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东方胖胖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