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2018年,我翻译整理了一部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理经》(现国家文化出版局审核中);2019年我又收集、整理、翻译了《多往颂》、《培曼》、《棉花纺织》等几首苗族经典古歌(现已出版)丹寨县非遗中心认定我为丹寨县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因此曾有文化旅游单位的一位热心人建议,将我们村建设成为一个文化旅游基地并计划邀请中华网的记者进驻,落脚点计划设在我家利于将我掌握的《苗族理经》、《苗族经典古歌》以及我们村的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中国老百姓介绍,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卑微的妻子故事文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卑微的妻子故事文字(关于写我的傻瓜)

卑微的妻子故事文字

由于2018年,我翻译整理了一部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理经》(现国家文化出版局审核中);2019年我又收集、整理、翻译了《多往颂》、《培曼》、《棉花纺织》等几首苗族经典古歌(现已出版)。丹寨县非遗中心认定我为丹寨县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因此曾有文化旅游单位的一位热心人建议,将我们村建设成为一个文化旅游基地。并计划邀请中华网的记者进驻,落脚点计划设在我家。利于将我掌握的《苗族理经》、《苗族经典古歌》以及我们村的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中国老百姓介绍。

那位热心人还准备安排中华网的记者采访我。让我将自己这些年来的苦难经历讲给记者们听,借助他们的媒体,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世上还有我这样一位受苦受难,却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残疾人。让身体强壮而精神脆弱的健全人有个鞭策;让同样身患残疾的后来者有个借鉴;让一般的病人有个参照。

但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们村的“文化旅游基地”计划破产了。当然,中华网记者采访我的计划也就泡汤了。

虽然我被采访的愿望落空了,但是,那位热心人的想法,在那段时间让我将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过了几遍。想了很多很多,但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应该是我的妻子。

她是我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一切。在她面前我的努力与艰辛可以忽略不计。这使我产生一种冲动:“人家不写,我可以来写。”

她的事迹都发生在我的身上。一点一滴都记在我的心里。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虽然我文化有限,不能妙笔生花;但可以直抒胸臆。反正都是真人真事,又不需要虚构。

于是,前天我写了一篇《我的“傻瓜”妻子》,希望人们能够从她这个人身上感受到一丝的触动;得到一些启示。但是,由于我的文化太低,词不达意,写不出心中的那份感动吧?阅读量很少,点赞更是没有。这使我感到很失望。

即使如此,我还是希望继续写下去。不管是否能够博得人们的同情与感动。就算是对她这些年来,对我无微不至、不离不弃的感激心情的一个表白;就算是对她这些年来含辛茹苦、历尽艰辛、对家庭默默付出的一个肯定吧!

各位网友,或许你无意中看到,请你帮助转发。也许因为你的转发,恰巧遇到某位有心的大记者,前来采访,将她的事迹公之于众,让更多的人看到,也算是一种弘扬中华民族美德的伟大功绩。毕竟像她这样的“傻瓜”妻子,在当今社会实在太少了。

,